四川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若干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市场 前景广阔, 发展潜力较大。文化业应做强做大现有文化产业 集团, 打造具有巴蜀特色的文化产品名牌, 争取尽快成为全 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三层次: 先导产业 四川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前景的先导产业, 应是信息技术 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技术产业三个产业。 四川信息技术产业在集成电路、软件、网络通信、信息 安全、光电子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有一定基础; 生物技术产 业在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有 一定基础; 新材料技术产业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钒钛新材料、 稀土磁性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有一定基础。四川以上产业的发展拥有居于全国前列的大学、 研究院所和较雄厚的科技人才队伍, 也有一些进行开发的企 业, 但在产业化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基本处于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的雏 形阶段, 应重点在科技联合攻关和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方 面努力拓展。
优化产业结构的初步方案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总体思路和选择战略产业的基 本原则, 在综合考虑过去的产业政策基础上, 四川应实施支 柱产业、战略后备产业和先导产业有机结合, 以支柱产业为 重点的新产业政策。建议全省支柱产业为信息产业、装备制 造业、钢铁业、食品业和旅游业五个产业, 其中工业支柱产 业为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电力业、钢铁业、天然气化 工业、食品业六个产业; 战略后备产业为航空航天业、核工 业、汽车制造业、石化业、医药业、环保业、文化业七个产 业; 先导产业为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技术 产业三个产业。
第一层次: 支柱产业 根据省情, 支柱产业可以分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 支柱产业和支撑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其一、全省经济支柱产业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现有支柱产业应是信息产业、装备 制 造 业 、 钢 铁 业 、 食 品 业 和 旅 游 业 五 大 产 业 。2006 年 , 五 大 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 2231.9 亿元, 占全省生产总值 28.9%。 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包括电子制造业、软件业和邮电通 信 业 等 , 是 以 信 息 化 推 动 新 型 工 业 化 的 战 略 重 点 产 业 。2006 年, 四川信息产业增加值 446.3 亿元, 同比增长 27.8%, 占 全 省生产 总 值 的 5.2%。 近 几 年 来 , 邮 电 通 信 业 发 展 较 快 , 电 子 制造业经过调整, 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技 术装备的产业, 四川具有雄厚的基础和实力。近年来, 四川
四川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重点是 “ 两 手 抓 ”: 一 手抓资金和科技投入, 一手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抓 资金、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抓好农民组织化建设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奠定产业化经营 基础。
四川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就是要继续坚持实施 “工业强省”战略, 重点抓好工业六大支柱产业。要把壮大优
第二层次: 战略后备产业 四川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前景的战略后备产业, 应是航空 航天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石化业、医药业、环保业、 文化业七大产业。 航天航空业。航天航空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对 经济带动力较强。四川航天航空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有 航天七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都飞机公司等科研院所和 骨 干 企 业 , 市 场 前 景 广 阔 。 2006 年 航 天 航 空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29.2 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 29.2%。 核技术产业。四川核工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特别 是核电设计、核设备加工制造、核燃料原件制造有较强的实 力和优势, 核技术民用产业发展迈出了较大步伐。当前, 国 家在成都、乐山建设核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四川要抓住机 遇加强与国防科工委合作, 共同促进在川核技术产业发展的 产业化和规模化。 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四川汽 车工业有一定发展基础, 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激烈。近年来 以成都丰田、成都一汽、资阳南骏等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势头 较 好 。2006 年 四 川 汽 车 制 造 业 增 加 值 85.4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0.4%, 占 全 省 工 业 增 加 值 2.7%, 当 年 实 现 利 税 23.4 亿 元 , 同比增长 47.2%, 汽车工业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快速增长。 石化业。石化业关联度大、附加值高。四川石化工业薄 弱, 但经过多年努力, 1000 万吨炼油项目和 80 万吨乙烯项目 已 经 落 户 四 川 。 这 是 全 国 最 大 炼 化 一 体 项 目 , 2010 年 建 成 投 产 后 , 预 计 可 实 现 年 均 销 售 收 入 545 亿 元 , 利 税 100 亿 元 , 对化工、轻工、纺织等产业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应作为 战略后备产业加快培育。 医药业。医药业在四川有较好的基础, 特别是中医药资 源 优 势 明 显 。 但 由 于 医 药 产 业 起 点 不 高 , 2001 年 全 省 医 药 产 业 增 加 值 仅 为 29 亿 元 , 尽 管 6 年 来 保 持 了 年 均 16.6%的 增 长 速度, 到 2006 年全省医药产业增加值为 72.8 亿元, 占全省工 业增加 值 2.3%, 产 业 规 模 仍 不 够 大 。 医 药 业 要 在 培 育 具 有 市 场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上下功夫, 争取尽快成为 支柱产业。 环保业。环保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四川环保业门类较 为齐全, 有一定发展基础, 在一些环保技术、设备、产品方 面有一定优势。环保业要在科研与产业结合上下功夫, 加快 培育一批具有技术领先和知名品牌的环保企业集团, 促进环 保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文化业。文化业是四川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特色优势 产 业 , 但 起 点 较 低 规 模 不 大 。 2005 年 文 化 产 业 增 加 值 115.9 亿元 , 仅 占 全 省 生 产 总 值 的 1.6%。 四 川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现 有 基 础较好, 特别是通过改革整合, 已经形成四川新华发行集团、
17
四川省情 2007 年第 11 期
专 题 研 究 Special Report
·工 业 新 跨 越·
是四川又一具有全国性优势的资源, 有化工控股集团等一批 优势骨干企业和化工名牌产品, 近年其发展速度明显增快等 因素, 可以将天然气工业确定为工业支柱产业。
食品业。食品业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也是 工业支柱产业。
以“四个跨越”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 省委提出农业、工业、旅游、文化由大省向强省 的“四个跨越”, 涉及了一、二、三产业, 集中 体 现 了 四 川 需 要大力发展壮大的支柱产业和战略后备产业。抓住、抓紧、 抓好了“四个跨 越”, 就抓住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 业 发 展 的 重 点和关键。应把“四个跨越”与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结 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 四川正处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时期, 同时由于在发展阶段上落后全国一步, 因而应实施重 点发展与统筹协调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根据省委提出的科学、 和谐发展要求, 我们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加快推进以支柱产业 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的初步设想。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总体思路
四川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总体战略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 结合省情, 科学选择和确定支柱产业、战略后备产 业和先导产业, 以农业、工业、旅游和文化由大向强的“四 个跨越”为突破口, 加快推动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 调整向高级化方向更替演进, 促进四川新型工业化进程和跨 越式发展。
食品业。食品业是大食品概念, 包括粮食、肉、酒、茶、 烟 等 加 工 业 , 是 四 川 的 特 色 优 势 产 业 。 2006 年 实 现 增 加 值 446.4 亿元, 同比增长 26.5%,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 5.2%, 当年 实现利税 182.9 亿元, 是四川财政的重要支柱。食品业 是四川 的传统支柱产业, 应继续做强做大五粮液、川渝中烟、四海、 高金等龙头企业, 提高食品业的科技含量, 促使其向名牌、 健康、高效方向发展。
钢铁业。钢铁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四川钢铁 业经过近年来的资产重组, 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有较快的 提 高 。2006 年 实 现 增 加 值 459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4.2%, 占 全 省生 产 总 值 的 5.3%。 钢 铁 业 作 为 四 川 的 支 柱 产 业 , 已 经 进 入 产业成熟期, 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应加强钒钛特种钢和 其它高附加值精品钢的开发利用, 发挥攀钢品牌、技术和人 才优势, 进一步整合和做强全省钢铁产业。
旅游业。旅游业是四川新兴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高速 发展, 2006 年旅游业实现增加值 518.8 亿元 , 同比增长 45%,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 6%。旅游业已经成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 结构、增加就业、富民惠民的重要支撑产业, 应在做强做大 旅游企业和开发旅游产品上下功夫。
其二、工业支柱产业 四川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是电子信息业、装备制 造业、电力业、钢铁业、天然气化工业、食品业六大产业。 2006 年, 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共实 现 增 加 值 1834.1 亿 元 , 占 全 省工业增加值 58.3%。 电子信息业。主要包括电子制造业和软件业, 是信息产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 电子信息 业 增 加 值 173.7 亿 元 , 同比增长 25.8%,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 5.5%。 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 业, 也是工业支柱产业 ( 前面已分析, 略) 。 电力业。以水电为重点的电力业是工业经济重要的基础 产 业 。2006 年 全 省 电 力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289.3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1.8%, 占 工 业 增 加 值 9.2% 。 预 计 到 2020 年 金 沙 江 、 雅 砻 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装机规 模可 达 5170 万 千 瓦 , 将 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 钢铁业。钢铁业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也是 工业支柱产业。 天然气化工业。天然气化工业是四川具有资源和产业优 势 的 特 色 优 势 产 业 。 2006 年 全 省 天 然 气 化 工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104.3 亿元, 同比增长 36.2%, 占工业增加值的 3.3%。该产业 已经接近工业支柱产业的规模标准, 同时, 综合考虑天然气
势企业集团与发展产业集群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实施名牌产 品发展战略, 通过抓企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促进六大支柱 产业发展壮大, 增强工业整体实力。
四川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 重点是要抓好旅 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要进一步深化旅游管 理体制改革, 整合旅游企业资源, 培育大型旅游龙头企业集 团。各类旅游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要围绕开拓旅游产品市 场, 大力开发具有巴蜀特色的旅游产品, 提高旅游产业的经 营水平和效益。
装 备 制 造 业 快 速 发 展 , 2006 年 实 现 增 加 值 361.4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7.3%, 占 全 省 生 产 总 值 的 4.2%,当 年 实 现 利 税 106.6 亿 元, 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装备制造业按照目前 的发展速度, 将迅速达到或超过支柱产业 5%的规模标准。
·工 业 新 跨 越·
Special Report 专 题 研 究
四川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省委政研室 省统计局 省社科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 四川始终坚持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作 为一条主线, 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在当前科学、和 谐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 省委提出了农业、工业、旅游、文 化从大省到强省的“四个跨越”和壮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战略 构想, 这是四川产业结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的标志和新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