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干涉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干涉主义

范跃江

[内容提要] 新干涉主义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以“人道主

义”为由进行的军事干涉。绕过联合国对其他主权国家动武,是违反联合

国宪章的。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

其主要动作是北约东扩和重新订立美日安全合作指针。新干涉主义与美

国霸权主义膨胀直接有关,对发展中国家包含着隐忧和危险。

[关键词] 新干涉主义 人权高于主权 霸权主义

[作者简介] 范跃江,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北京,邮编: 100091。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巴尔干和欧洲的范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性意义。对于美国和北约来说,其意义更是巨大,他们通过这场战争推出并检验了“北约战略新概念”,推出了打着人道主义幌子的“新干涉主义”政策。美国等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充满了霸权主义的进攻性和冒险性,其重要的表征就是“新干涉主义”政策的实施。因此,剖析研究“新干涉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干涉主义是霸权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新干涉主义,是指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的军事干涉政策。1999年4月,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不干涉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国家主权并不及人权和防止种族灭绝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观的传播会增进我们的安全”。①1999年9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54届联大发言时重申,“国家主权”不能成为一些“践踏人权的国家”免受“国际干预”的借口,军事干预有时是“必须”的。②根据北约国家一些头面人物的说法,所谓新干涉主义,“是指人道主义干涉,即出于维护人权等道义原则而进行的军事干涉”。

人道主义干涉的思想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近代法学奠基人格老秀斯早就指出:如果国内司法管辖表现为对人类施暴,那么,国家主权的排他性就不存在了。这就是西方所谓的“主权有限论”的法理依据,它在西方传统国际政治思维中具有较为普遍而持久的影响。这一观点认为,主权的合理公正行使具有一定的限度,人道主义干涉就是为使别国人民免遭超出限度的专横和持续的虐待而正当使用的强制。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行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常常被援引的实例主要包括:1827年英法俄三国联合干涉希腊;1860年法国干涉叙利亚;1876年—1878年俄国干涉波斯尼亚——黑

《参考资料》,1999年4月2日、6月16、23日。

②新华社1999年9月22、5月27日、9月22日电。

论新干涉主义

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1898年美国干涉古巴等。但是,早在1883年,法国的著名国际法学家福德尔就明确指出:“人道主义干涉是非法的”,因为它构成了对国家独立权的侵犯。随着国家主权及不干涉内政原则的逐步确立,反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呼声不断高涨。

1928年缔结的《非战公约》,对国家的战争权进行了重大限制,人道主义干涉合法论也因此受到了更大的质疑。1945年联合国建立,人道主义干涉更无合法性可言。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者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办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宪章还指出,除了依据第五十一条行使合法自卫权和安理会依宪章规定采取集体安全行动外,任何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虽然有关国际法条文如此明确,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谋求其霸权利益,却在国际关系中屡屡使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单是在亚洲就先后介入或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柬埔寨战争及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等战争行径。但在遭到了一系列的失败、挫折后,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对以后的国际冲突将更多地依靠代理人进行,而自己尽可能少直接介入的政策。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经济发展顺利,科技进步迅速,军事实力显著增强。美国不少政治家逐渐忘记“越战教训”,主张摆脱“越战后遗症”对其外交战略的影响。同时,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衰弱,使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力真空,这为美国持久有效地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现对全球事务的支配提供了契机,“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成为美国的现实选择。①在此背景下,美国政治家平添“万丈豪情”,挂在布什和克林顿等人嘴边的口头禅常常是:“我们必须,也能够是世界的领导者”。

1997年,美国提出的“塑造—反应—准备”军事战略,强烈地反映了美国力图构筑单极世界的霸权欲望。其战略目标,就是尽可能阻止在全球特别是欧亚大陆出现能对美国霸权提出挑战的大国或大国集团。其主要战略手段,则是凭借政治、经济、军事优势,继续维持美在全球的军事存在,大力强化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多个军事同盟,并扩大其职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各地区建立起以其为首的分层次的安全体系。其主要动作是推动北约东扩和重新订立美日安全合作指针。1998年12月,美国公布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讳地声称,决不允许出现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在此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制造“新干涉理论”,提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人道主义干涉无国界”理论为基础的“新干涉主义”。同时,美国也频频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强权政治和霸权行径,以各种名义干涉别国内政。美国还越来越对联合国阻挠其违反国际关系原则的行动表示不耐烦,开始撇开联合国,采取同北约等盟国独来独往的“单边主义行动”。美国舆论把冷战后美国、特别是克林顿政府的干涉主义倾向称之为“克林顿主义”,而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干涉主义”。

这种论调的出台有着深刻的政治及经济根源,从本质上说,是冷战后国际战略力量发展

①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1页。

不平衡的必然反映。一方面,社会主义及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遇到重大挫折,国际战略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另一方面,美国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凸显,谋求单极世界的野心膨胀。美国经济连续9年保持增长,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5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从90年代初的24%上升到目前的28%;同时美国还在不断地扩充经济实力,竭力巩固世界经济霸权;军事上更是具有绝对的优势,1999年,美国的国防预算达到2762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支出的35%,大约相当于除美国之外前8位国家军费支出的总和,最近公布的新财年国防预算更是达到了2888亿美元。新干涉主义作为霸权主义的集中表现,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延伸,其实质是要维护美国的“一超”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21世纪世界新秩序。

二、新干涉主义强烈冲击国际法体系及各国公认的国际准则

在现代国际法中,联合国宪章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性,其中的“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法的经典原则,是构成国际法大厦的基石,也是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的根本保障,同时,这些原则也是对人类社会惨痛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但是新干涉主义者却要“挑战传统”,他们声称主权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已经“过时”等等。

主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独立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主权,人权必然失去必要的保障。历史反复证明,国家主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否定主权原则就是否定现代国际法的基石,最终只会导致国际社会四分五裂。邓小平多次强调,维护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的根本保障,他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

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①当今国际社会是主权国家的社会,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及国际关系的基础,不能以人权原则来代替或反对国家主权原则。西方一些学者强调,追求民主、自由、人权不光是一个道义问题,它属于西方的利益及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鼓吹“新的人道主义秩序”,认为保护种族、宗教和少数民族免遭冲突的危害和不受怀有敌意的政

府的排斥,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不可推卸的义务。②这种论调的实质就是要彻底否定国家主

权原则,以人权取代主权。

人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在现代社会中,从人权的保护、实施,对人权受害者的救

助以及对罪犯的惩罚,都离不开国家及其国内法的实施。③可见,人权固然重要,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国内部管理事项,在地位上从属于主权。“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的提法显然不符合当今国际现实,不利于国际秩序的和平稳定。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欧内斯特・利菲弗博士曾告诫世人,人权运动的支持者“并没有认真对待主权概念引起的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利菲弗认为主权构成了一道必要的、最终绝对牢固的壁垒,使人权不能闯进对外政策和国际政治领域。一国政府充其量也只能在悄悄地或秘而不宣的外交活

动范围内向另一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做法提出告诫。

④太平洋学报 2000年第1期

④[美]威廉・奥尔森:《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22页。

刘文宗:《论主权与人权》,《人民日报》,1993年6月13日。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6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