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新型药物制剂(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靶向制剂的发展历史★:
△靶向制剂的概念起源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 Paul Ehrlich提出的“神奇子弹”。 △靶向制剂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是针对癌症的治疗 药物。 △随着研究的深入, 靶向制剂已被延伸到“运载”多种药品,一 诞生就受到了各国药学家的重视。
△1995年美国靶向制剂的产值已达到数亿美元,1984年日本成 功研制出靶向药物。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靶向制剂的研究。在脂质体的制备、 稳定性、药效等方面有深入研究,而且在世界上首创了中草药 脂质体并投产上市。
▲3.靶向制剂的特点★★★:
△ 1. 能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 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治疗 效果明显提高。 △ 2. 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毒 副作用。 △ 3. 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及方式, 从而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可靠性和患者顺应性。
具有靶向功能性的“纳米药物载体”
引言
传统化疗药物的“悲哀”
癌细胞的繁殖速度很快,远超过传统药物杀灭癌 细胞的速度;
毒副作用大,剂量大,抗药、耐药性;
化疗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累积量相当少,不足1%
引言
新型药物制剂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靶向制剂 第三节 缓控迟释制剂
第四节 经皮给药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简介★★
▲1.几个基本概念★★:
药物的转运:吸收、分布、排泄
药物的配制:分布、代谢、排泄 药物的消除:代谢、排泄
▲2.吸收(非血管内给药)★★: △1.吸收的概念: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影响因素(口服给药):
(1)生理因素:
♣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酸酸碱碱促吸收; ♣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多数药物吸收; 胃内容物的体积、食物的类型、体位、药物性质 ♣其他:血流量、胃肠本身的运动、食物
▲4.代谢★★:
△1.代谢的概念: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 肝脏(主要) 代谢 化学结构改变
多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失活
极性 利于排泄
少数:活性 毒性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2.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给药途径:首过效应 给药剂量与体内酶的作用:合并用药~酶诱导、酶抑制
生理因素:性别、年龄、个体差异、饮食、疾病状态 首过效应:
胆汁排泄
其他:乳汁、唾液、汗腺
二、新型药物制剂简介★★
▲1.药物剂型的发展★:剂型是活性药物进入机体前的 最终存在形式。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普通制剂、 缓释制剂与肠溶制剂、控释制剂与靶向制剂、基于体内 反馈情报靶向于细胞水平的给药系统。 ▲2.新型药物制剂★★★:精准给药、定向定位给药、 按需给药。
二、靶向制剂的分级及具备的三要素★★★
药物的靶向传输从到达的部位讲分为三级★★★:
一级:到达特定器官或组织(靶部位):毛细血管床
二级:到达特定器官或组织内的细胞:肿瘤细胞 三级:到达靶细胞内的特定靶点(细胞器)
♣ 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备 定位浓集、控制释药以及 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三、靶向制剂的分类★★★
▲3.分布★★: △1.分布的概念:药物吸收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 各脏器组织的过程。 △2.影响因素: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血液循环和血管透过性;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血脑屏障与血胎屏障
△3.药物的蓄积: ♣药物的选择性分布主要取决于生物膜的转运特性,其次 是药物与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若药物进入组织器官 的速度大于从组织器官脱离返回血液循环的速度,连续 给药时,药物将发生蓄积。 ♣靶组织或靶器官~达到满意的疗效。 ♣脂肪~贮存,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药物毒性较大~中毒。
▲1.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 Targeting Systems)★★★: △1.被动靶向制剂的定义★★★:即 自然靶向制剂,药物以微粒 ( 乳剂、 脂质体、微囊、微球、纳米粒等 ) 为 载体,被网状内皮系统 ( 单核吞噬系 统, MPS) 所捕捉,通过正常的生理 过程运送到肝、脾、肺等器官。 △2.被动靶向制剂的影响因素★★★: 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
MEDICAL
药剂学
《新型药物制剂》 (上)
主讲人:谢俊 博士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引言
由一幅小学生的“水彩 画”所联想到的。。。
“现在禽流感H7N9正危害 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使我 想到了治疗疾病的小小智能 机器人医生。小医生进入人 体后,能够沿着人体血液找 出H7N9病毒,并把它们消 灭,彻底减轻病人的痛苦。”
(2)药物因素 ♣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大、 未解离药物易吸收!酸酸碱碱促吸收! ♣药物的溶出速度: 减小药物粒径 采用药物的亚稳定型晶型
制成盐类 制成固体分散体
(3)剂型因素
加快溶出、促进吸收!
♣药物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不同给药途径:起效快慢不同
相同给药途径:剂型不同,起效快慢不同 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体内药代动力学有差异 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 口服: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靶向制剂
缓控迟释制剂
经皮给药制剂
第二节 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的概念及特点★★★
▲1.靶向制剂的概念★★★:靶向给药系统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TDDS,又称靶向制剂)是借 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 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 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制剂。
♣某些经胃肠吸收的药物可能在吸收部位和肝脏代谢 ♣经胆汁排泄使进人体循环的原形药物减少
▲5.排泄★★: △1.排泄的概念: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各种途径排 出体外。
△2.排泄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结合型不被滤过 肾排泄 肾小管重吸收:脂溶性非解离型重 吸收多,增加尿量促排泄 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增加排泄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不同药物载体)★★★ : 被动制剂:乳剂、微囊、微球、纳米颗粒、脂质体等 主动制剂:修饰后的药物载体,包括修饰后的脂质 体、微球、微乳、纳米颗粒以及前体药物等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1)磁性制剂:磁性微球、磁性 纳米囊; (2) 栓塞靶向制剂; (3) 热敏靶向制剂; (4)pH敏感靶向制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