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涌保护器市场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涌保护器市场概况(2010终极版)
保护器, 国电, 概况
一、行业概况
1.发展历程
雷电电涌保护器的专业生产,欧美起步最早,一些厂家已经有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在世界防雷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在全球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如 PolyPhaser、FURSE、DEHN、Phoenixcontact、OBO的各种SPD)。

以气放管和ZnO芯片而闻名的日本三光社(Sankosha)和音羽电机(otowa)也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专业化防雷企业虽然只有二十年的历史,产品绝大部分都在国内市场销售,即使有部分出口,也还谈不上国际影响,但无论从整体技术和产品水平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及部分优势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国内的雷电防护是从不同专业领域发展起来的,如电力行业的电力防雷,铁路行业针对电气化铁路的防雷,电子行业针对家电、计算机网络的防雷,邮电行业针对程控交换机MDF等设备的防雷。

新中国成立后,建筑行业和电力行业就有了对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之后,弱电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和应用才逐步深入。

防雷在中国引起政府重视始于1989年发生于青岛市的黄岛油库特大火灾,此后国务院下令公安部、劳动部和气象局在各地联合设立防雷中心,主管各地防雷工作。

1980年代末,以四川中光和广西地凯为代表的国内专业防雷厂家开始出现。

1990年代以来,国内的防雷技术发展较快,社会各行各业对防雷产品的需求剧增,国外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给民营企业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开启了一个新的天地,发掘了一个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1990年代陆续诞生了兴业雷安、爱劳、杭州万马(后更名万利)、烟台玛斯特、天津中力、标定、普天、深圳盾牌、科通、锦天乐、雷迅、华海力达、恒毅兴等企业。

2000年以后,北京欧地安、广东明家、东方翰易、雷泰、泰科等品牌开始陆续出现。

(参见《中国防雷》2009年第2期)
2.主管机构
气象部门是雷电防护行业的主管机构。

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第31条)“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第 37条)
建设部、工信部、铁道部由于行业特点,对于涉及本行业的防雷产品及工程有与气象主管机构并行的管理职能。

军工系统由于其特殊性,在客观上不受气象主管部门的约束。

3、监管体制
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工程公司通过防雷设计资质与防雷施工资质的评审和颁发来进行专业化管理。

同时对于防雷设计采取设计审核的管理方式,对防雷施工采取竣工验收的管理方式,对于防雷产品采取产品检验报告的管理方式。

工信部、建设部、铁道部等分行业的管理部门主要通过防雷产品或防雷企业入围的方式进行管理.
气象主管机构与各分行业管理机构都已经和将要采取通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方式对防雷产品与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进行标准化管理。

4.政府高度重视催生行业迅猛发展
针对日益严重的雷电灾害,相关部门不断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全社会的防雷意识,催生了雷电电涌防护行业的迅猛发展。

2004年3月1日建设部颁布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2004年12月16日国家气象局颁布新版《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5年1月国家气象局颁布《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2006年7月20日发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2006 年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随后,各地方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纷纷以本系统的名义发出通知,将雷电防护作为强制性要求进行宣贯;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雷击事故发生后,中国气象局迅速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并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使教育防雷市场迅速启动。

2000年以后,雷电灾害更上升到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高度。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指出:当前国家安全的概念现在已由传统的国防安全扩大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食物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军事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

气象为国家安全服务的领域主要包括:气象防灾减灾、国防安全、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外交、雷电防御、空间安全等方面。

其中,建立雷电防御保障体系成为实现国家安全气象保障目标需要采取的8项战略举措之一;国务院 2006年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雷电防护属于《纲要》中所列明的“重点领域”——公共安全领域所属的优先主题——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列明: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中第一节就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5.气候因素激发需求动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强雷电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

雷电除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外,也对电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在电磁环境的威胁中,雷电放电是最重要的干扰源。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各种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应用数量的迅猛增长,城市电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防雷设施不
完善的一些建筑遭雷击的概率增大。

同时,伴随着技术进步,信息技术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抗电磁干扰及攻击的能力反而越来越差,雷电及人工产生的电磁环境危害日趋严重。

从近10年城市雷灾中受损物体的不同分类统计来看,雷电带来的损失最严重的是微电子设施,比例高达35.6%,其次是电力设备的25.5%,第三是家用和办公电器的22.2%,这些电力、电子设备占总数的83.4%,这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推动,感应雷击的危害越来越大,计算机、弱电信息系统、广播电信、监控设备、电力设备、常用电器等受到感应雷击的威胁已经超过建筑物、树木这些以往受直接雷击威胁的物体。

(中国政府网2007年7月)
据全国闪电监测数据统计结果,2009 年1—5 月(截至5月20 日)我国共发生闪电677164 次,较2008 年同期多发生8 万次。

同年7—9月,全国发生雷灾事故2543起,比2008年同期下降47%。

雷灾导致的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比2008年同期分别减少54%和27%,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同比减少50%和78%。

民用行业和电子、电力设备雷灾事故多发(中新网2009年10月)。

防雷工作在有效地降低雷击灾害事故的同时也为防雷技术的社会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潜在市场容量分析
从理论上讲,只要用电的地方,就需要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通信、安防、金融、自动化、交通、电力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综合相关资讯报告,2002——2008年,中国SPD市场整体增长速度在30%左右,2008年雷电电涌防护行业的年市场总需求(含安装与技术服务)已接近165亿元人民币。

2009年市场加速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张。

根据对电涌保护器主要应用行业的调查分析,雷电电涌保护器尚有较大潜在市场空间。

防雷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 行业强制性标准和法令、法规的出台启动了部分行业市场;
● 气候的恶化和雷电灾害频繁强化了整个社会的防雷安全意识;
● 安全生产意识的增强、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应用及更新换代引发各行业对防雷需求的上升。

1.民用建筑行业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近6亿平方米,这些建筑绝大多数分布在城市,公共建筑或小区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和安防要求越来越高,为电涌保护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建筑行业的雷电电涌保护器(含防雷箱)用于电源保护和信号保护。

用于电源保护的主要产品有总电源防雷箱、分电源防雷箱、入户端电源电涌保护模块和精细化电涌保护器;用于信号保护的主要产品有入户端信号防雷箱(电话和网线)。

其中,用于室内的有入户端电源电涌保护模块、精细化电涌保护器和入户端信号防雷箱。

从民用建筑来看,截止到2008年末,中国城镇实有住房总量124亿平方米,户均住房60平方米;未来十年,中国有望至少新建7000万~8000万套住房(年均700~800万
套)。

(《中国住房目标和市场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讲话,2009年11月2 日)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镇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3.2平方米,户均成套住宅套数0.85套。

按照这个依据测算,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49亿户,住宅1.27亿套。

假设每年50%的新建住宅直接采用雷电电涌保护器,5%的旧住宅进行雷电电涌保护器改造,不考虑电涌保护器更新的市场份额,未来中国民用建筑户内雷电电涌保护器的潜在市场规模为64.03亿元,民用建筑公共区域的防雷箱市场规模在3.24亿元,合计约67.27亿元。

2、通讯行业
通信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通信行业对防雷十分重视,是雷电电涌保护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尤其在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中,防雷是必须考虑的安全措施。

中国花了十年时间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2G移动通信网,拥有基站126万个(中国移动74万个,中国联通39万个,中国电信13万个),若平均一个移动基站约有3500元左右的电涌保护器配套,总共配置了约44亿元的电涌保护器。

按照电信行业的发展规划,这些基站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与3G网络并行运行,其雷电电涌防护设施的更换和维护还将持续下去。

2009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对3G网络建设投资预计为1700亿元,三年内投资将达到4000亿元。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运营商需要新建3G基站约40万个,雷电电涌防护市场容量约14亿元。

未来三年,围绕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和改造,并考虑大型电信系统集成商(如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等)对SPD的配套需求,整个通信行业每年对雷电电涌保护器的需求约有近20亿元的市场容量。

3、企业信息化领域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硬件系统是由数据中心(DataCenter)和基础数据链路组成,其中数据中心是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它承担着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信息数据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的关键职能。

而计算机终端设备、数据服务器及网络交换设备、存储设备、不间断供电系统等通常认为是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

雷电电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设备受雷电及其他操作过电压冲击的干扰或破坏,保障人身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中心机房雷电电涌保护器的常规配置主要有:防雷箱,24口网络电涌保护器和智能化机架式防雷器,最低配置大约需要11000元。

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9284户,按照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一个数据中心机房测算,电涌保护器的市场容量约在46亿元。

考虑到部分规模以下企业对计算机网络设备也有同样的防护需求,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电涌保护器的市场规模约在60亿元以上。

如果工业企业数据中心机房在三年内普及雷电电涌保护器,结合原有电涌保护器产品的老化更新,即使不考虑新增的数据机房,每年工业企业数据中心机房对电涌保护器的市场容量约在20亿元以上。

4、安防行业
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平安城市建设的通知》,“平安城市”建设引发了安防行业的井喷。

北京为承办奥运会安装了26万只摄像头,上海为承办世博会安装了20万只摄像头。

广州为了打造良好的“亚运环境”,到2008年全市摄像头总数达到 25万只,其中新建16万只,改造9万只,并且全部联网。

不仅特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和新农村建设,都对安防产品带来巨大的需求。

视频安防行业正处在一个较长的景气周期之中。

随着人类对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和谐的需要,视频安防数据已经成为基本的公共数据资源,数据采集点越来越多,数据处理系统越来越复杂。

从深度看,重点安防部门渗透率加大,金融、公安、交通、煤矿等部门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从广度看,居民安防设施在向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同时,大型事件比如亚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工程刺激着安防的需求。

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10年我国安防将实现增加值800亿元以上;IDC预测,我国安防视频市场在2012年前,能够保持2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为防止安装在户外的监控摄像头免受雷电电涌的损害,通常需要给监控点配置视频综合防雷箱或三合一(视频、云台控制和电源保护)信号防雷器,平均约1000 元/点。

2008年,我国监控摄像头企业数600多家,年产量达到1500万台(中国公共安全第4期《中国监控摄像机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若10%需要做防雷配置,电涌保护器的市场容量就有15亿元。

中国安防市场近年来一直呈不断上升趋势,已达千亿市场容量。

其中有近一半的是工程费用,包括采购安全供电与防雷等通用产品或设备。

5、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正在进行的全国16个路局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综合防雷接地系统改造工程主要涉及车站信息化防雷改造项目、5T系统防雷及接地、钢轨接地、保护线(回流线) 接地、等电位连接等。

其防雷接地年市场空间大约25亿左右,电涌保护器产品市场空间约有6.5亿左右(据中经纵横)。

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也给地铁与城市轻轨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目前,我国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近五十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近四十座,通过北京、上海、广州近几年的努力,地下铁道与城市轻轨的技术进步及其装备的国产化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为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截至2009年8月国务院已经批复了22个城市的79条地铁建设规划,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总建设周期5年左右。

同时,预计今后5年中国规划建设城市轻轨约500~600公里,总投资约1700亿。

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1000公里;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2000公里;到2050年前,将全部建成约4500公里的轻轨线路。

依据惯例,防雷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约占投资比例的0.1%,即未来5年中国轨道交通市场防雷产品规模总量不低于10亿元,即2亿元/年,电涌保护器容量约 5000万。

铁路和轨道交通电涌保护器市场容量合计约7亿元。

该领域的市场特征:
(1) 属于国家重点投入行业,各地建设风起云涌,市场潜力巨大;
(2) 在标准化、规范性等方面都处于亟待完善阶段,为防雷企业带来了机遇。

能够在行业相关标准方面建立市场门槛的企业就会拥有很大程度的话语权;
(3) 对新型接地产品、接地材料的需求量较大;
(4) 很多城市轻轨、地铁连续建设,为先行企业带来后续发展良机;
(5) 作为“百年工程”,该行业针对产品质量、性能和行业符合性要求较高。

6、电力行业
自2004 年南方电网公司首批变电站进行电力二次系统防雷试点改造以来,全国各省电网公司依据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相继启动了大规模的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整改。

在雷电电涌保护器的应用方面,通常一个 110kV 变电站约需用12 个,一个 220kV 变电站约需用 25 个,一个 500kV 变电站约需用 50 个。

未来3到5年,国家电网公司在变电站二次防雷方面的年投入将在 5~6 亿左右,电涌保护器约在2亿左右。

我国电网建设面临大规模技术升级,国家将加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投资,并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对现有发、输、配、用电各环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升级。

智能电网的控制系统必然需要电涌保护器的保护。

7、风电行业
2009年11月我国提出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我国将在未来的10年中确保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风电在电源结构中所占比将快速提高。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风能资源详查评估”项目总工程师杨振斌透露:在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稿中将提出,到2011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目标为 3500万千瓦;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5亿千瓦(中华环保宣传网2009年8月14)。

在2009年十月份举办的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也证实这一规划预期,并认为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一定会超过 1.5亿千瓦。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曾表示,争取到2020年使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

《第一财经》记者在 2009(首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获悉,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草案)》将写明,风电发电装机规模在2011年、2020年分别为 3500万千瓦、1.5亿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有关信息,预计到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达1.5亿千瓦,核电装机7500万千瓦,光伏发电2000万千瓦,水电3亿千瓦,生物质能3000万千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2月24日)。

从可持续的角度来看,风力发电的成本最接近火电。

真正能够产业化、大规模发展,最接近市场化运行的,就是风力发电。

风电开发给防雷器件的配套带来新的市场。

根据2011年、2020年预计达到的装机规模,按照市场普遍采用的机型计算,分别将达到约2.3 万台和9.9万台风电机组,若每台机组的防雷配套产品按1.5万元计算,2011年和2020年的电涌保护器市场容量约有3.5亿和15亿元。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 900 多个气象站测算。

我国陆地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3 亿千瓦。

沿海及其岛屿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约为 l0亿千瓦,目前己开发的 1500 万千瓦,不到储量的 1%,市场可持续性较强
该行业具有以下特征:
(1) 新兴行业带来快速增长
风电行业属于国家近几年重点投资的新兴行业,也是国家未来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为防雷企业带来很大的市场机遇;
(2) 用户相对集中
风电行业主要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垄断经营。

防雷与接地产品具备入围采购、集团推广的可能性,利于市场拓展;(3) 新兴行业在标准化、规范性等方面都处于亟待完善阶段,防雷企业若能及早介入该行业相关标准的建立,将获得很大程度上的话语优先权;
(4) 对新型接地产品、接地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8、金融行业
我国金融行业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是微电子设备集中的部门,对电涌保护器有强劲的需求。

在不考虑建筑、安防等需求前提下,我们仅对银行和信用社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需求进行测算,每个营业网点配置防雷箱,若干信号防雷器和精细化电涌保护器的费用至少是3500元。

银行总部或地区管理中心计算机数据机房的配置至少为工业企业数据中心机房最低要求的10倍以上,即每个机房配置电涌保护器约 11万元。

根据银监会2008年度报告,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5634家,营业网点19.3万个。

营业网点电涌保护器最低市场容量在6.76亿元,5634个法人机构如果仅有1个管理中心计算机数据机房,最低市场容量为6.20亿元,仅银行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网络需求就在12.96亿元以上。

如果考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交易场所,金融系统的电涌保护器市场至少在15亿元以上。

若现有金融行业的数据系统均已按照要求配置了雷电电涌保护器,在不考虑新增网点和数据中心的情况下,若每三年进行更新一次,每年雷电电涌保护器的潜在市场容量在5亿元以上。

9、石化行业
石化行业可按业务种类细分为石油及石油天然气的采掘、加工、储运、炼化、成品油销售(加油站) 等领域。

鉴于石化行业高危高爆的行业特点,在直击雷防护、接地保护、DCS系统浪涌防护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在我国石油及天然气的远距离输送及储运环节中 (如全长5880公里的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及号称世界之最的全长9102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大量采用国际一流自动化设备厂商(ABB、Honeywell、Emerson和Simense等) 的计量控制仪器仪表,该类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造价昂贵,基本上处于野外工作状态,为保障其连续准确的运行,从系统设计到应用都考虑避免雷电以及操作过电压的危害。

石化行业自控系统的防雷,在我国还属初始应用阶段。

该领域相关国际认证要求非常严格,核心技术门槛较高。

在自动控制领域,控制数据线在进入控制室一般采用安全栅(比如MTL和P+F公司的产品)与数据采集接口隔离。

如果这个领域考虑数据电涌保护器,用量巨大。

以中石化炼油生产装置为例,一个 500~1000万吨的炼油厂至少有十套以上的装置要用到DCS系统,每一个DCS系统有几千个电源及信号点,为一个中型炼化厂的DCS 系统构建雷电防护工程至少需要300万元。

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的基础建设战略,仅炼化一项的年市场容量至少在2亿元以上。

结合中石油“西气东输”和中石化“川气东送”的基础战略,石油及天然气储运及炼化方面DCS系统浪涌防护服务的年市场容量至少约为6亿元左右(电涌保护器约占1/3)。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鉴于安全生产的政治责任及经济责任,通常只选择成熟的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防雷厂商的设备,并且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10、军工航天领域
军工、航天领域近年来对大型项目的防雷配套予以高度重视。

在通信台站、雷达站、天线厂、军械库、油料库乃至军方医疗体系都已陆续出现非常明确的改造及新建项目防雷配套要求。

鉴于该市场的特殊性及敏感性,目前尚无相对清晰地针对防雷产品市场总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