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教学反思调查报告.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教师教学反思调查报告农村教师教学反思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然而,纵观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是徒有其表,有名无实,有“形”无神。教学反思更多只停留在了应付检查,甚至“作秀”的层面上,特别是在比较偏远的广大农村学校中并没有真正被重视并付诸实践,为此我特地对我校近五十名教师的教学反思情况作了一个调查分析,以期为后面的对策研究提供比较真实的依据,也更期待能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学者专家对教学反思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引领。

一、研究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提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方法研究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均被视作核心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中,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反思之风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教学反思是否真的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成为其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自觉行动,究竟反思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可不可以解决,如何解决等问题就成了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了。因此,利用教学反思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的调查研究,适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帮助,既是教师成长的

需要,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学校关于教学反思实践的总体开展情况,了解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内容、方法和水平以及调查影响教师反思实施的因素等。

2.针对当前教师的反思现状、了解反思所面临的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的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设计问卷、个别谈话的方式对我校教师进行了调查。

(一)开展教学反思的现状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各位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和校本教研的推行,以及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教学反思,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和现状都堪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学校教学反思管理的目标化、任务数字化导致教师的倦怠。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硬性规定任务,进行量化考核,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数字化,每周、每月要交的篇数,甚至还有字数要求。这种盲目追求篇幅和数量的管理举措,使教师对教学反思完全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基于实际问题的探索,为应付检查而反思。这种“重量轻质”的结果就是见物不见人,使本应充满生机、探究的反思过程简单地

“物化”为机械的任务,迫使更多的教师被动应战而非主动出击,背离了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反思趋于看点化、形式化、功利化。这种低效甚至无效劳动使教师难以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体会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创造的快乐,不仅丧失了创作的内动力,更产生了新的职业倦怠,甚至滋生了抵触情绪。

2.教师反思意识的出发点偏离教学活动本身的要求,导致反思水平低劣。通过对教师反思的调查分析显示,在对反思活动的认识上,有45%的教师把反思仅看作了对教学工作的一种回顾和总结,也有极个别的把教学反思仅当作一种常规检查的形式再加以应付。事实上,反思不仅是对自己一节课、一段时间工作的简单回顾和总结,而应是对自我行为,尤其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审视、判断进而修正进行再创作的过程,更应是我们教师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而真正提高自我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反思意识,教师才会有进行反思创作的原动力,也才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避免脱离实际的“闭门反思”。

3.教学反思形式的格式化、简单化导致反思内容的肤浅化、空洞化。从调查中发现教师反思的形式通常是在课后写点教学日记,补充一下教案,做点评课记录,内容也多半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形式也不过是教学中的

“成功”与“失败”之处,今后的改进办法等等。内容往往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而忽视了对自己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反思,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体现的反思。一般的反思多停留在了操作层面,而忽视了思想层面的深层次反思。更有教师脱离自身去“复制”,去抄袭,去拿别人的反思当“八股”格式往上套,产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物理”课后写成了“英语”课的张冠李戴的反思。

4.教学反思作用的表面化、虚无化导致教学反思的“失真”。在调查中发现,对教师尤其是已经成长为经验型教师而言,长时间地处在同一个教学岗位,往往容易使他们产生惰性,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甚至变得思想僵化,不愿寻求变化和发展,于是这就导致了他们往往把教学反思仅仅作为一种课后的“表演秀”,反思时会大谈倾听学生发言,上课时却掐着时间让学生坐下,上课时我行我素,灌输“填鸭”,反思时却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种脱离实际的“反思秀”事实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于学生不利,还让教学反思完全失真,对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已经毫无意义。

三、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

1.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时间不够。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严重不足,平时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管理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超负荷的劳动至其无精力再承担其他任务,因此来不及思考,只好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2.对反思的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很多教师认为,反思就是搞教育研究,而教育理论研究是教育专家的事情,离自己太远、太虚、太空,一线教师只需要干好本职工作。长此以往,导致教师本身理论素养的不足,写反思感觉无处下手,只能邯郸学步,去模仿、重复别人,很难有创新。

3.缺乏专业引领,无反思氛围。任何工作都必须有基本的思想指路和方法论的具体指导,在反思的写作、反思的意义和形式上均没有系统科学的理论,这也导致了部分教师只知反思名,不识反思神,不识其庐山真面目,凭自己的想象在摸着石头过河,再加之长期以来在旧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成长,无反思的习惯,也就没有反思成长的土壤。

4.学校对教学反思的管理与评价导向有误,指导不够。学校目前也仅只把写教学反思作为对教师常规检查和教学评价的一项指标,以全体教师“齐步走”的方式对教师的反思创作做了硬性要求,而且平常更多的时候在关注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成绩这些方面,也放松了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质量监控力度,更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也一定程度的导致了教师消极、懒惰、应付现象的产生。

四、应对的策略与建议

1.培养教师反思意识,提高理论素养,增强个人反思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