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及其执行力的提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及其执行力的提升

作者:钟效铭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1期

摘要:教育政策执行难表现为:(1)贯彻教育方针难;(2)落实“减负”要求难;(3)实现教育公平难。对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分五个方面:(1)提高教育政策质量;(2)加强政策执行人员的培训工作;(3)加大教育政策资源的投入;(4)健全教育政策的评估和监督体系;(5)建立教育政策机制。

关键词:教育政策;执行现状;执行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G5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1-0091-03

一、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一)贯彻教育方针难。“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是一切教育政策的出发点,然而,多年来却不能完全贯彻。如果说贯彻教育方针难情有可原,那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也难,简直就不可思议了。当然,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一定就能实现“全面发展”。然而,如果连课程都开不齐、课时都无法保证,何谈全面发展呢?课程改革也好,素质教育也罢,其实质不都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吗?如果我们德、智、体、美、劳并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扎扎实实地从贯彻方针政策人手,不急功近利,不追名逐利,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那么,至少可以保证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标不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二)落实“减负”要求难。党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体现了时代要求,是从大局出发、着眼发展的关键举措。如果说,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理论上的模糊性和实践上的难操作性,那么减轻学生负担则是再明确不过的要求了。我们不妨看看“减负”具体到什么程度:规定了学生在校的时间;规定了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规定了各个年级学生家庭作业量;禁止教科书之外的一切教辅资料;严禁晚上、双休日、节假日补课,等等。如此详细明确的规定,为什么无法真正落实呢?对素质教育持怀疑态度的人所持的最流行的观点就是:搞素质教育升学率就会下降;减轻学生负担就要牺牲教学质量。难道只有时间加汗水才能获取教学质量吗?难道只有牺牲学生的快乐和个性,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换取教学质量吗?我们能不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政策执行力来求得高质量呢?

(三)实现教育公平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把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然而,相关政

策法规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所造成的社会不安定问题愈来愈严重。同一座城市,同一个社区间,同是普通中小学,有的是省一级学校,有的是市一级学校,有的是区一级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收费标准各不相同,滥收择校费、赞助费、优质学位费屡禁不止。即使同一所学校,重点班、平行班、特长班比比皆是,班主任、科任教师,教学资源配置畸轻畸重。谁都清楚,如果就近上学,未必能上优质学校;平等接受教育,接受的很可能是不公平的教育。

二、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构建

(一)企业执行力的启示

在企业管理中,执行力——就是根据企业的性质、特点和它的服务方式等,把企业好的理念、好的思想、战略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执行力的提升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执行,简单来说就是“做”。执行贯穿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任何人、任何机构、组织、团体都可以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样也是既定政策的执行者。执行力问题讨论的就是执行的力度和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执行不力,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偏差,甚至错误,最终使实际运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方案的流产。所以,企业一切的成效靠执行来支撑,执行力较弱的公司也是缺乏成效的公司。研究表明,影响执行力的因素有四种:

第一,计划本身的问题。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都要制定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对象的策略和实施计划。然而,由于个人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有可能造成计划的缺陷。 (1)计划的不合理性。计划的不合理主要指本身存在很大的漏洞,执行难度过大。还有就是计划的制定者们对市场不了解,或了解不透,不是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计划,而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想象,凭想当然办事,这就容易出台许多无法执行的计划。(2)计划内容含糊或模棱两可。制定的策略计划是要人去执行,如果人看不懂或理解不

了,那执行起来就会产生很多偏差,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管理制度问题。作为企业运作必不可少的制度体系来说,需要包含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如薪酬制度、福利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从低层到高层所有人员的所有行为都规范在公司既定的管理章程里;把所有的公司行为都规范在公司既定目标的允许范围内,然后加以衔接、协调,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以为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一个公司里,制度对于执行力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制度不合理;制度不健全,不成体系,制度不够完善,有各种漏洞可钻;制度的贯彻实施存在尺度、宽严不一的现象,都会使权利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员工作积极性。

第三,实施流程问题。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需要执行的,而执行是一个过程,就像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一样,是一环套一环的,非常讲求顺畅,如果流程不合理或不畅通,就会直接影响实际的执行。流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职责分配不合理,职责不明晰。二是流程设计不合

理,表现为不够全面,环节太多,太繁琐;可操作性差,能动性太小。有研究显示,处理一个文件只需要几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数天。有时一件事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审批,导致具体执行人员失去耐心而影响了执行的最终效果。缩短非必要部门的中间审批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进行科学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第四,缺乏高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在管理流程的运作中,反馈是相当重要的,及时、迅速、准确地反馈既反映了流程的顺畅,也有力地保证了执行的效果。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人都有过所发文件或方案石沉大海的经历,这对执行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监控说起来实际上是一种前馈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它的最大的好处是监督的时效性和即时性,可以把很多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时间的拖延,资源的无端浪费。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开始意识到监控的重要性,开始重视监控机制的健全完善,但很多还是停留在领导者的想法和做一些表面文章上面,并没有具体制定系统、完善、规范的监控制度和规范,这就容易造成“无法可依”的严重后果,计划的执行大多是靠执行者的自觉、自愿和个人自发的某种积极性。

(二)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通过对企业执行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对教育政策的执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教育政策质量。为避免教育政策执行偏差,首先应提高教育政策的质量,这是教育政策得以正确执行的前提。为提高教育政策质量,在制定方式上,教育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发扬民主作风,尤其要重视借用“外脑”,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在内容上,作为教育学和政策学的交叉学科,教育政策不仅要遵循政策科学的规律,而且要遵循教育规律。在程序上,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以及教育政策方案的选择,都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避免官本位的干扰。

2.加强政策执行人员的培训工作。教育政策执行人员的有关素质,直接决定采取执行的方式,是直接影响教育政策执行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政策真正实施前,不能只停留在目前媒体上的宣传或发红头文件方面,而应举办政策执行人员的专业培训班,加强对执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不仅使执行人员能正确理解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尤其要强调更新观念,树立法治意识,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执行人员的认知水平,从根本上避免转型期复杂的政策环境对执行人员的影响。

3.加大教育政策资源的投入。教育政策资源主要包括经费、人力、信息和权威资源。目前教育执行资源的不足最主要体现在经费资源的不足上,经费资源不足的直接结果,很可能是降低政策目标或政策的残损式执行。所以,在政策执行前,要加大政策执行经费的投入力度,政策的执行经费,不仅包括执行机构本身的开支,而且还要考虑政策实施后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