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荒诞与荒诞中的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中的荒诞与荒诞中的现实
摘要:与陈铁军的原著小说《设计死亡》相比,管虎的电影《杀生》实现了审美上的“创造性的背离”。
原著中客观、疏离的现实主义风格经由导演的艺术转换,呈现出截然有别的荒诞之感。
原著止于叙述一段离奇故事,电影则以风格化、寓言性的影像语言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探讨。
关键词:《杀生》原著电影审美嬗变
管虎导演的电影《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设计死亡》,讲述了封闭空间中以话语杀人、驱逐逾矩者的离奇故事。
与原著小说相比,影片《杀生》实现了审美上的“创造性的背离”,不仅形成了充满隐喻与象征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风格,也在主题蕴含上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原著止于叙述故事的格局,而是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对人性、历史等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质询。
如果说小说《设计死亡》以客观化、写实的笔触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荒诞与离奇,那么影片《杀生》便以主观化、夸张的影像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党同伐异、打压个性的普遍现象,实为一则荒诞的现实寓言。
一、风格:由写实到荒诞
“小说与影视剧,在‘叙事’这一层面上存在着天然的美学上的可通约性,这也正是小说的影视改编的艺术发生学根据。
”[1]可以说,影片《杀生》之所以取材于《设计死亡》这篇中篇小说,正是看中了小说中所叙述的离奇故事。
但是,如果将影像文本同小说
文本加以比较,便会发现,除了牛结实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方式被村民“杀害”这条最基本的故事链条之外,我们几乎无法找到电影与小说在时空背景、叙事手法等方面上的共通之处。
电影在这些方面对原著的改头换面以及影片本身所营造的独特的直观
视像,彻底将原著的现实主义风格转化为诡谲与幽默混杂的荒诞主义风格。
在《设计死亡》中,作者陈铁军颇为幽默地将小说归结为“开头有点儿悬念,中间情节多拐几个弯儿,结尾出人意料就行了”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这部问世于1999年的小说,将故事发生地定在90年代城市大规模扩张背景下的城乡结合部,颇有时代气息。
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在叙事上虽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但并不复杂且叙事视角单一,并没有造成接受上的阻隔。
而在影片《杀生》中,故事发生地被更改为1940年代初中国西南一隅的偏僻小镇。
将发生地从不远的当下转移到遥远的1940年代,并从开放的现实色彩浓郁的城乡结合部转移到封闭的带有超现实色彩的长寿镇,影片对时空背景所做的这种模糊化、去现实化处理,为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在叙事手法上,影片大量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且采用多视角的、罗生门式的叙事方式,将故事以支离破碎的、多角度的面目呈现出来,大大消解了原著故事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与此同时,极为风格化的视听系统也对影片的荒诞主义风格颇有助益。
影片大量采用非常规的摄制与剪辑手法,运动镜头充塞画面。
演员表演夸张、怪异,服装别具一格,尤其是村民们身着黑色长袍时的
宗教化与仪式化,更使影片增添几分癫狂与怪诞。
二、题旨:由荒诞到写实
在以往作品中,导演管虎常常赋予影片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对人性、自由等普遍命题尤为关注,《杀生》亦不例外。
“小说阅读先要由语言的指引幻想出心理形象,然后从中层形象走向思想意义。
而电影因为镜头画面的物质凝固性,观众可以直接观看和感知银幕形象,在逼真如实的艺术形象中发现其中蕴藏的象征或隐喻意义。
”
[2]影片对于原著的所做的大幅度改动,并不只是满足于营造一个荒诞的、诡谲奇特的影像世界,而是要借这癫狂、怪诞的故事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索。
小说《设计死亡》的风格是冷峻的、现实主义的。
然而在现实主义的笔调下,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的故事。
用话语杀人,在庸常的现实生活中,不免令人感到奇异乃至荒诞不经。
很显然,小说无心从故事中挖掘宏大命题与深刻哲理,其目的只在于在不断释疑的过程中展现一段诡异乃至荒诞的故事。
故事本身便是叙事的中心与目的。
而在影片《杀生》中,故事成为了意义生成的路径或注脚。
在宗教气息浓厚、传统秩序根深蒂固的长寿镇,桀骜不驯的牛结实屡屡践踏宗法制度,饱受侵扰的村民联手为其设计死亡。
在影片表层叙事下,隐含的是导演对于当下社会或者人类历史的一种隐喻性表达。
在社会秩序需要集体权威去维持的情况下,试图向既有秩序进行挑战的个体,一旦超越集体忍耐限度,都将会受到制裁。
这种党同伐异、扼杀自由与个性的故事在历
史长河中不停上演。
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杀害”牛结实的帮凶。
因此,影片越是表现得癫狂荒诞,就越会给人一种沉重悲凉之感。
因为在荒诞的外壳之下,影片所讲述的,是无比真实的故事。
从现实中的荒诞到荒诞中的现实,原著小说《设计死亡》与影片《杀生》带给我们两种不同的审美体验。
小说让我们享受到阅读的快感,而电影带给我们的,则是思考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