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鼾症术后护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鼾症术后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鼾症全麻术后的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1例小儿鼾症患儿全麻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饮食管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1例患儿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的观察及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是保证患儿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的关键。
【关键词】术后;小儿鼾症;护理
小儿鼾症即俗称的小儿打呼噜,是指因部分或完全性上气道阻塞而导致睡眠中出现呼吸不畅,睡眠时打鼾,低氧血症,而致生长发育停滞、心肺功能异常、神经损害、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又称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而且可伴发多种并发症[1]。因此,一经确定应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2]。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疾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49,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5~13岁,其中扁桃体肥大10例,腺样体肥大15例。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24例。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在术前2 d护士应开始给患儿及家长介绍术前要准备的项目及手术的目的和术后的注意事项,给患儿充足的心理准备,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的情绪,接受并配合手术。
2. 1. 2 全身准备手术前1 d让患儿洗头、洗澡,男患儿理发,术前12 h 禁食,8 h禁饮。注意口腔清洁,合理饮食,勤刷牙,漱口液清洁口腔,注意预感冒。注意观察呼吸情况,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术前30 min 应用镇静剂、止血药。铺好麻醉床,床旁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等。
2. 2 术后护理
2. 2. 1 按全身麻醉后常规处理取侧卧位,并将肩部垫起,禁食禁饮6 h,防止发生误吸及有助予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对合并有腺样体刮除术者可采取口腔内吸氧或使用面罩吸氧。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及血氧饱和度,注意倾听喉部有无痰鸣音,术后6 h后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及创口出血。
2. 2.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患儿麻醉没有完全清醒前,取侧卧位,并将肩
部垫起。密切观察患者口腔内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及量,以及创面渗血情况,及时清理口腔中的分泌物,以免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术后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消肿。及时吸痰,注意吸痰时动作轻柔,保证效果。
2. 2. 3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吞咽动作,密切观察口腔内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及量,以创面渗血情况,及时清理。待患儿完全苏醒后将冰袋置于颈部冷敷4 h以上,可刺激血管收缩,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嘱患儿勿大声哭叫及用力咳嗽,轻轻吐出口腔内分泌物,以便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情况。如发现新鲜大量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2. 2. 4 全身营养支持术后禁食禁饮6 h,6 h后给予少量饮水,如没有呛咳现象,给予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冷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半流质高营养少渣饮食,3 d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软食。半个月内注意不要进食辛辣刺激及较硬的食物。
2. 2. 5 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给予0.02%的呋哺西林漱口水3次/d,餐后用灭菌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能使患儿舒适,促进食欲,预防咽部伤口感染。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含漱,不要将漱口液吞下
2. 3 术后康复指导嘱患儿术后尽量避免哭闹和用力咳嗽,术后第2天鼓励患儿说话,常做张口、闭口及伸舌动作,以防止咽部粘连.出院后,一周内复查一次,以后根据病情随访3~6个月,注意防止感冒,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3 小结
小儿鼾症会导致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因脑部供氧不足,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还会使孩子睡眠质量下降,减少生长激素的释放,影响生长发育;睡眠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长此以往,可致上牙外凸,嘴唇上翘,脸部拉长,眼神呆滞,导致“腺样体面容”;腺样体增生肥大还会引起反复的渗出性中耳炎,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因此一经确定应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儿童,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因此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术前宣教,术后保持气道通畅,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口腔内分泌物颜色、性质等情况的观察,及时了解出血征象,做好口腔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家长对本科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石芳云,洪建衡,潘晓东.微波热凝法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30-41.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