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可比性的理解?(以具体作品为例,如

何确定其可比性的)

比较文学的三个基本属性分别是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其中可比性是基础。具体是指两个没有相互联系和影响,不存在因果关系,没有渊源关系的事物之间具有可比较的基点。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表现形式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潜在的。具有亲缘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是显性的,就像同宗同族里的人一样,呈现出可以识别的种种相似点。在此情况下可比性是显性的。然而,文学现象的相互关系不一定显露在表面而是潜在于内部,即使是民族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是如此。对于一些本属亲缘关系的潜在的可比性,人们只要细心观察,追溯根源,就可以有所发现了。而对于那些不存在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的可比性,则不可能用考据求证的方法来认识。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和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这两个人物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当你把非主要人物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的时候,这两个形象就显出了它们独特的比较价值。王熙凤

只有正确把握好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研究才能够进行下去,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所以我们要树立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印象、主观臆断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要善于透过表面的现象,把问题提到一定的范围来考察文学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切实捕捉到可比性,而不是单纯从文学现象之间表面的相似点切入,或者停留在相似点的罗列之上,得出流于肤浅的比较研究,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原始初民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以及宇宙观,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神:在西方有神话的思维,在中国式隐喻思维。

二、运用比较文学所学知识,选取两部你熟悉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红楼梦》和《爱玛》的叙事艺术。

1、叙事结构比较。从纵深看,《红楼梦》是三个叙事层次递相包容的立体结构,而《爱玛》则在单一的叙述层次上展开叙述;从横向看,《红楼梦》是几条线索交织成网状向前延伸,千头万绪纵横交汇,《爱玛》则基本上是以中心人物爱玛的行踪一线贯珠单线推进。这种叙事结构的差异就导致了两者的虚构叙事世界有堂庑廓大和小巧玲

珑之别。

2、从叙事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红楼梦》的故事时间是神话时间与历史时间的交织,其故事空间则是神境、仙境与人间世界的切换乃至投影和象征,叙述者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大跨度时空操作,形成了一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气势;而《爱玛》在短暂的故事时间(一年)和有限的故事空间(海布里这个村庄)的阈限中展开叙述,就先天地决定了它难在叙述速度和节奏的调控上,《红楼梦》或紧或慢,张弛有度,超叙述层更是有尺幅万里之势,有如

长江大河,时而飞湍急流,时而水波不兴,文情跌宕,收放自如;而《爱玛》始终如一的匀速叙述,则使它有如幽林曲涧,潺潺而流,间有波折,也是“茶杯中的风暴”。

3、叙述方式上,《红楼梦》以全知叙述为主,居高临下,洞幽烛隐,但又极力控制叙述者评论,而出之以“皮里阳秋”的反讽,“具

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使得其叙述在悲天悯人之中透着冷峻;《爱玛》则以人物限知叙述为主,人物(尤其是爱玛)在视线的遮阻之下自作聪明、一意孤行,反讽之中透着叙述者的调侃、揶揄和幽默,透露着叙述者心态的轻松和平

静。

4、从语体的角度来看。语体受体裁的限定,诗歌用抒情语体,小说用叙述语体,戏剧用对话语体。但这两部小说却超脱于法度之外而各具鲜明的特色,即:《红楼梦》在叙述语体中融入了大量的抒情语体,而《爱玛》中则对话语体(人物对话和内心独自)的篇幅比例甚至超过了叙述语体. 叙述风格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红楼梦》

宏富阔大,《爱玛》简约精致:《红楼梦》冷峻,《爱玛》平静:《红楼梦》

含蓄典雅,《爱玛》平实通达。再打个比方来说,《红楼梦》前五回的大预

叙为全书定下了悲剧的主旋律,美轮美奂的诗词韵文则成了这部小说的和声,再加上多变的叙事节奏,这三大要素共同建构了它交响乐的品质;相形之下,《爱玛》就宛如一支小夜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