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石屏彝族歌舞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石屏彝族民间歌舞
云南民族大学2007级民俗学硕士何文
【摘要】石屏地处滇南,是云南省彝族人口比例最多的县。

聚居石屏境内的彝族,主要有尼苏泼、尼苏颇、山苏和朴喇四个支系。

其中,“尼苏泼”汉称“花腰彝”,除邻近的峨山县有几个村寨有少数人居住外,全国仅石屏县有。

其民族民间文化熠熠生辉,独县异彩。

代表其文化独特特点的尼苏音乐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已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珍贵瑰宝。

【关键词】石屏,彝族,文化,歌舞
民间歌舞是民间歌曲和民间舞蹈的合称,同时又指民间歌曲与舞蹈的结合。

这种由歌、舞、乐相互交融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

民间歌舞与自然、历史、社会及劳动、民间礼仪、爱情生活的广泛联系使它成为包容广大的大众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在艺术表现上所积累的一系列简洁、精练的手法给其它各类音乐舞蹈以丰润的滋养。

它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审美原则和思维逻辑也成为传统艺术理论遗产的瑰宝。

石屏,西汉时称“旧欣”。

“旧欣”为古彝族族名,亦为其聚居地名,译为汉语为居住在山麓林水边的民族。

石屏的原住居民为彝族,勤劳勇敢的他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只是到了明代以后,云南王沐英实行军民屯田,大量的汉族入住,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明的同时,他们也占据了土地肥沃的坝区,而这里的原住居民彝族等少数民族则被慢慢的排斥到了偏远的山区。

也许恰恰正因为如此,一些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得以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一、尼苏歌舞
“尼苏”,汉称“花腰”,是石屏最具特色的一个彝族支系,除峨山县的内个村子外,全国仅石屏的龙武、哨冲、大桥有。

尼苏歌舞,因跳时皆要围成圆圈,逆时针跳跃,所以俗称“团乐”,戏称“簸箕舞”;因跳时边唱边跳,歌词与舞步默契配合,所以“歌舞”连称。

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隋唐“踏歌”时代,因受汉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在许多曲调上尚保留着“踏歌”的遗风;其曲调特点是“流畅欢快,靠四弦引头,歌舞合拍”;其舞蹈情形是“腹前击掌,顿足踏地”。

尼苏的“团乐歌舞”,号称七十二调,可惜如今已无人能全懂。

其内容丰富,句式整齐,韵脚清楚,意味隽久,唱跳并举。

其类型有:
娱乐性歌舞。

此类歌舞适用于男女青年社交活动,逢场作戏,以唱跳的形式
表达心意,试探对方,以求达到觅求知音的目的。

参加的人员,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少则十来个,多则上百个。

因山区农村的农活较多,故男女约会多在夜间。

地点一般在山头草地。

欢庆性歌舞。

欢庆性歌舞俗称“大团乐”,一般在节日喜庆活动时进行,歌词是沿习古代的创世史诗或迁徙史话。

领唱者一般是由当地著名歌手担任。

其特点是“坚定有力,觉着稳健”。

祭祀性歌舞。

此类歌舞称“伤心调”,一般是追悼死者的歌舞,唱词是传统的“祭祀歌”或哀歌,歌手通常由毕摩或祭师担任。

二、烟盒舞与海菜腔
烟盒舞最初起源于石屏、建水一带,以后由于马帮往来和一些彝族小伙子到个旧矿山当砂丁,将烟盒舞传播到了滇东南各地。

石屏彝族人民喜唱曲子,善弹烟盒。

无论吉日喜庆,社交娱乐,均爱唱跳“烟盒舞”。

“烟盒舞”,顾名思义,是经弹奏烟盒唱跳而得名,旧称“跳弦”。

石屏彝族的烟盒舞以传统的装烟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事,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分正弦、杂弦。

“三步弦”为正弦的代表,也是烟盒舞的基础和核心。

舞蹈形式有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

内容多表现生产生活,模拟动物的动作形态,十分丰富,千姿百态,优美动人。

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热烈而铿锵的四弦声,欢愉的笛子声翩翩而起。

情绪豪放浪漫,动作优美精巧,潇洒轻快;有声有韵,刚柔相济,松紧有致。

善舞者,套路形象生物,妙趣无穷,技巧动作,高雅而幽美,令人神往,令人陶醉,所以,烟盒舞能享有盛誉,长久不衰,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也为省内外音乐舞蹈专家、学者所青睐。

海菜腔是与烟盒舞同生共长的姐妹篇。

海菜腔象征着“彝汉合壁”,它的唱腔是彝族的,而唱词却是汉语。

同时海菜腔也居于滇南“四大腔”(滇南四大腔为:石屏《海菜腔》、建水《山药腔》以及通海《五三腔》和《四腔》)之冠。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广泛流传于石屏及周边的广大民族地区,也为汉族所喜爱。

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演变而来。

海菜腔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

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犹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专注如波。

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

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也融融,意也融融。

海菜腔其歌词是汉语,一般是七言四句或六句;曲调保持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细致多变,旋律悠长。

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作伴奏,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张口即来,字正腔圆,大
概是由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来的缘故。

人们在唱海菜腔时,喜欢在唱词间插入大量“白话”,让其丰富内容,强调含义。

此类被插入唱“曲子”时的“白话”,俗称“夹白”。

现在,海菜腔和烟盒舞都已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自不必言说。

三、朴喇鼓舞
朴喇为石屏彝族的一个支系,居住于县城南部的冒合乡、牛街乡山区。

朴喇鼓舞,原属其民族祭祀时跳的舞蹈,作为祭礼天地山神、祖宗神灵所演奏。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龙马山”龙马成妖,作崇人间。

后来有位骄健勇敢的男子绷鼓打跳,震住宅区龙马妖怪,使山村居民得以安居乐业。

以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朴喇男女老幼皆上山跳鼓,俗称“踩山”,这座跳鼓山坡,也因称为“跳鼓坡”。

“鼓舞”,只舞不歌,时而尖吼,舞者先喝酒提兴,再击鼓舞跳。

其形式有双人舞和集体舞二种,动作晃胯扭腰、粗犷豪放,与鼓点合拍即可,舞到兴上。

连人带鼓,在地上翻滚,直到筋疲力尽,方才收场。

观者又戏称之“乱脚舞”。

近年来,人们的思想解放,人文进化,“鼓舞”已渐渐演变成娱乐性舞蹈。

四、花腰女子舞龙
花腰女子舞龙已经成为石屏县打出的一大文化品牌。

喜庆节日,耍龙舞狮,是中国各民族的传统。

舞龙者,因奔跑、跳跃起运动量大,一般都选择身强力壮而又灵活机警的青壮力男儿,惟有石屏哨冲乡是彝族妇女舞龙。

彝族花腰舞龙,别具风格。

时而骏奔,时而团转,时而静舞,时而松开,时而聚拢,皆只见龙飞、龙游、龙腾,不见人影,宛如蛟龙出世,活灵活现,观者欣叹,无不称奇夸赞。

石屏县哨冲乡居住着古羌后裔彝族尼苏支系,人们称之为花腰彝。

他们崇拜龙,其祭龙、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

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龙即雌龙,男子舞黄龙即雄龙。

石屏的彝族每年都要举行祭龙仪式,拜祭以后就把龙接回了家,耍的龙便具有发灵性,舞龙队举着龙走村进寨,为村民们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消冲大坡龙村的女子舞龙便是源于此。

在整个祭龙活动中,最开心最有特色的也莫过于舞龙了。

五、尼苏歌舞特色
尼苏歌舞,全用彝语歌唱,边唱边跳,外人难能领会其意,但其艺术特色独特而众多,我把它归纳为十个方面:
1、围圆跳跃。

尼苏歌舞,归结说来,有三大类:自娱性歌舞;庆贺性歌舞;祭祀性歌舞。

各类歌舞自有其固定的场所,因定的气氛,固定的歌词,固定的舞步。

但无论哪
类歌舞,皆要围成圆圈,唱跳时左肩朝圆心,逆时针运行。

情绪上,体现纯朴、热情、直率。

舞蹈起来,身心合一,完全渲染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无娇柔之作,一味直来直去,坦露胸怀。

2、击掌定调。

击掌,在尼苏歌舞中的作用,哪怕大名鼎鼎的乐队指挥也无从与之比拟。

它不仅有指挥功能,还富有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

因此,凡具备歌舞知识、精通尼苏歌舞者,隔山遥听也能准确无误码地辩论舞蹈类型。

假设击掌清脆整齐、明快合拍、起头落尾一致,就说明舞场群情激昂,兴致旺盛,充满活力,跳的正是自娱乐性舞蹈。

3、循循善诱。

尼苏歌舞,皆为逢场作戏,就地歌舞。

论舞蹈场地,山头草地也可,村前寨扣也可,田野河边也可;论舞蹈人员,气力力壮者可参加,八旬老翁可参加,放牧娃娃也可参加。

那么,它凭借什么凝结来自各个山头的人心,使之通宵达旦而毫无困倦之感呢。

这全凭借着循循善诱的唱词。

例如,倘若需全体歌舞者方向即出脚走步要一致时,就有下列唱词:“顺脚、顺脚快蹬,顺脚、顺脚快蹬;大意要合,小意莫管。


4、段落性重复。

尼苏歌舞,风格奇特。

最突出的特点有两点:一是循循善诱,二是段落性重复。

所谓段落性重复,是指过门重复,正调间每小节重复,刹尾重复。

尼苏儿女随处相逢,一见皆能跟上脚步歌舞,就是因为有了循循诱善和段落性重复的特点。

只要掌握了这两个特点,学跳尼苏歌舞易如喝水。

5、奔放热烈。

尼苏歌舞,追求热烈,讲求奔放。

这特点具体体现在庆贺性歌舞里。

如跳《祭龙调》时,一不限人性,全村老少,加亲带故,只要有兴趣,皆可参加;二不讲春穿戴,可披蓑衣拟求雨,或戴笠帽拟拜风,可扛锄头示铲地,可握镰刀喻收割,只要有心,随人高兴,奔放至极。

6、意味隽久。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尼苏歌舞,因唱跳时全用彝语,外族人听不懂,看不会,不知其中乐趣,觉得索然无味。

然而,尼苏歌舞中普遍渗透着意味隽久的名言警句,处处闪烁着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如《话别调》:“枯树老枝头,来年花照开;一旦红颜褪,返老难还童;要吃趁牙好,要跳趁年轻……太阳翻过山,明天还相见;心花翻过山,何时再机见?”
7、坦露胸怀。

男女相会,起舞唱歌,两相爱上了,嘴上难说,则可借助《探花先生》表达思恋深情,直抒心怀:“正月探花上高山,采回龙台送情妹;多少丝蕊多少情,只恨阿妹不解意。

二月探花上高山,采回玛樱花赠情妹;玛樱哪有人心红,只恨
阿妹不领情。

三月探花上高山……”
8、觅求知音。

想觅求,求要挑选对象,歌舞场上是最佳的社交场所。

尼苏青年男女往往通过赛舞技、比才智,抒发情感,表达爱慕;愉悦自我,振奋精神;显示才化,增进了解;交流思想,觅求知音。

如《赠多衣果》:“领妹上高山,拾个多衣果;多衣酸味浓,不知格欢喜?如果妹欢喜,亲口尝一尝;假如妹不爱,悄悄丢路旁……”尼苏歌舞,就是借助如此平凡的山头野果的外貌、个头、形状、味道等,试探对方对自己有无好感,判断对方是否属于自己追求的人选。

9、慰扶心灵。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生路上难免有喜有悲,有笑有泪。

一旦有恢弘,可以到歌舞场去寻找欢乐,因为那里可以得到慰抚心神的“灵丹妙药”。

如:在家挨了训斥,在外受了闷气,爱情受到挫折,希望偶然破灭,只要邀约一群异性青年到僻静处唱上几调,跳上一阵,就能荣辱皆忘。

尼苏泼十分看重自己的歌友,玩场上无论年老年幼,一律称男子为“阿哥”,称姑娘为“阿姐”,所以能使老者忘其老,忧者忘其忧,愁者忘其愁。

一句话:人间忧愁,处世荣辱,都能被亲热的气氛、诚挚的感情溶化。

10、潜移默化。

教人修身养性,方法众多:或潜移默化,或指点迷途,或通晓道理,或修正错误。

尼苏泼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潜移默化地熏陶儿女,六七岁上,下田上山,敲镰教子。

石屏彝族歌舞文化,已经被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在积极开发。

在保护传统文化与开发传统文化之间,我们或许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的保护不能以贫困为代价。

二者之间的平衡,还需要我们再继续的探索。

在开发彝族歌舞文化当中我们将得到的不仅仅是利润,开发创造中将得到很多的无形资产:地方品牌,一个地方知名度,地方产品内外市场的扩大,创新后又得出来的文化资源,在这有形无形的不断转换中会实现良性循环,多方增值和多方收益:人才、文化、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文化的进步,还会造就和吸引一批文化企业家和文化商人。

只有深含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意识,有独特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的文化商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又不是简单抄袭仿造能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