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析
传统的外语教育方法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现代外语教学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式教学;需要坚持以任务为中心,鼓励探究式教学;要营造民主氛围,重视互动式教学,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广现代化教学。
标签:教育信息化;自主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现代化教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主要是采用3P(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方法,一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是采用这种模式:结合例证解释语言知识点的用法,然后让学生或进行口头练习,或进行书面练习,然后再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巩固,常用所谓的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refect)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学。这种以练习引导语言学习的方法在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对于巩固基础知识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其传统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外语专业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突出运用性和长期性,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尤其是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充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结合外语学科特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一、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式教学
自主式教学起源于人本主义理念。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其主要代表为Maslow和Rogers. Maslow曾经指出,学习应该以学习者为本,以兴趣为前提,以激发动机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感知、认识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展。Rogers则提出意义学习这一概念,认为“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Rogers 还提出了10条学习原则:人类生来就有学习潜能;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便发生了;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时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往往受到抵制;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当对自我威胁很小时,学生用一种辨别的方式知觉经验,学习会取得进展; 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当学生负责任的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由此看来,人本主义者强调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减少教育的胁迫性,保护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发挥每个学生天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主动参与,自发的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
以人为本体现在外语教学中上,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一方面关注学习者的整体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教师无论课型如何如听力、写作、阅读等,都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方面的不同,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学习任务,使整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相结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培养自我评估意识,使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学习内容,指导自身的学习行为。又如,在教授翻译课时,教师一方面针对口译的特点对全体学生进行口译笔记、数字传译、演说技巧、误译处理对策等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性格内外向、学习风格如是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还是动觉学习者等,元认知策略等方面的不同,采用同伴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于知,乐于学。实践表明,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尊重学习风格有助于他们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业成就。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自我反思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外语学习资源或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二、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合作探究式教学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构主义深刻的影响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受建构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产生合作学习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受同化、顺化和平衡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而且这种个体与环境不断作用,平衡状态连续发展的过程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个人的整体知识就是在连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和变化的过程中建构的。美国著名就教育家Burner也指出:知识的习得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主张用小组等形式,最大限度的促进学习者自身与他人的学习。由此不难看出,合作探究式教学主张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和发现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这其中教师并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和鼓励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行、合作性等。
采用探究式教学运用于外语教学中,需要强调以任务为中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语言的学习强调实践性,以任务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另外一方面目前任务型教学理念已经比较普及,大学生早在早前基础教育阶段就对该模式有所接触,比较了解其程序和功能,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及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探究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教学中无论是外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无论是知识建构还是技能操练都可以进行任务型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而言,可以围绕外语学习中的某个技能目标,设定若干个细小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顺序、进度等,通过运用相关语言教学资源和学习策略,在合作探究中完成某项活动,有一定的学习成果并达到评估要求。
在外语教学中鉴于语言知识纷繁庞杂,学习技能多样,因此教师宜采用按照知识分板块进行教学,对某一语言知识点先进行阐释归纳,然后设定研究任务,提出要求并提供学习资源如网址、杂志、相关研究概况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要求他们在查阅参考书、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体验和思想,或者拟定学习计划,提出阶段性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就某一语言、文化知识点撰写相关论文或者摘要。最后根据创新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学术规范要求等评定作业质量,记录成绩作为课题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