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干货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干货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干货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1版)(干货版)

更多罗辑思维和得到内容分享请加QQ群431651162。我们也将上传其他书籍。得到干货版只要更新立刻上传。群文件里有大量书籍和内容。

导读

《罗伯特议事规则》虽以罗伯特命名,其实是一本合著。第一作者自然是议事规则的创始人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他在1876年2月19日出版了这本书的第一版。此后一百五十年间,他的媳妇、孙子,以及并不属于罗伯特家族的威廉·埃文斯、丹尼尔·霍尼曼、托马斯·鲍尔奇等人,像一帮接力运动员,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对此书屡加修订,至今已经推出第11版。

“议事”是正式、体面的说法,通俗一点讲,此即一本教人怎么开会的书。我们都该听过,中国人会多,这话既是写实,也是嘲讽。嘲讽什么呢?中国人喜欢开会,却不会开会。中国式会议,不是流于一言堂,就是陷入混战。王石先生为《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1版作序,曾重点提到后一种情形,他说他所在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员以企

业家为主,企业家们阅历丰富,个性鲜明,表达欲望强烈,难以被人说服,开会期间,凌乱不堪,如随便打断别人讲话、不经举手申请就发言、讲话不控制时间、不围绕动议展开、跑题等。于是,在2008年4月,他们请来了《罗伯特议事规则》译者和推广者袁天鹏,为其制定议事规则。

为什么王石等人钟情于《罗伯特议事规则》呢?在他看来,《罗伯特议事规则》至少在四个方面远胜于同类指南;首先,《罗伯特议事规则》是人类议事智慧最伟大的结晶,不仅试图提升会议决策效率,还有意防止民主表决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同时划清了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边界;其次,《罗伯特议事规则》虽然与时俱进,不断修订,不过依然保留了罗伯特将军的初衷:把人类从议事规则分歧所造成的混乱之中解放出来,在原则的稳定性与方法论的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第三,《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性质,属于建议性而非规制性,它列出典型情况及针对性措施,并不急于推荐所谓“最佳实践”或“制度红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罗伯特议事规则》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它基于常识的力量和冷静客观的语言,无论左中右,都能在这里找到改进各自会议的技术方案。(王石《规则为什么重要》)

在这四点之外,还要补充一点,近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撰《民权初步》,参考书目之一即《罗伯特议事规则》,他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言下之意,我们要实践民权,第一步即学会怎么开会。

这则构成了我们阅读《罗伯特议事规则》最光明正大的理由。

一、有哪几种会,分别怎么开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主角,统称为“协商会议”。它具有以下特征:如会议要在“共同的场所”进行,保证参与会议的成员都有机会实时交流;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自由的行动;在任何一项决定当中,成员都拥有相同的权重,并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表达;即使成员表达的意见与会议组织的决定不同,并不意味着该成员希望退出会议组织,会议组织无权以此为理由要求该成员退出;如果有成员缺席,出席的成员可以代表全体成员做决定,不过必须满足会议组织指定的相关条件(如法定人数)。

协商会议大致可分五种类型:公众集会、固定组织的基层会议、代表大会、立法机构、董事会。这五种,循序渐进,一个比一个正规,一个比一个深化,一个比一个高端。公众集会最简单,随意性较大,一般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进一步,便是固定组织的基层会议,它需要一个固定的社团作为支撑;再进一步,便是代表大会,由“代表”之名,可知需要选举;再往后,便是立法机构与董事会(“董事会”的英文词根是board,还可译作“理事会”“委员会”,这里指一个社团或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中前三种最常见,这三种当中,则数第二种即固定组织的基层会议出镜率最高。

如果协商会议有其组织,那么这个组织通常会包括以下规则体系:法人证书、章程、议事规则、一般长效规则。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是第三条“议事规则”,这将是我们谈论的主题。

二、当会议主持人的讲究

我们首先来谈谈最基本的议事规则和程序。

议事的主体是人,所以开会有一个人数问题。多少人出席,会议才能有效召开,做出的决定才能代表整体意愿呢?当然多多益善,满员最佳。这里要说的不是上限而是下限,根据通用议事规则,即“全体成员的过半数”(这一点并不适用于相对随意、松散的公众集会,对它而言,法定人数一般不做硬性要求,或者说“出席人数即构成法定人数”)。

开会得有人张罗、主持,否则会场必将乱作一团。协商会议的进行至少需要两名会议官员,一是主持人(主席),负责主持会议、秉持规则,二是秘书,负责会议的书面记录。这二人都该计入法定人数。主持人的位置十分考究,要保证他能看到整个会场,所有与会者都能看到他,必要的时候,请给他安排一把高椅。

会议讲究礼节规范,即礼仪。如怎么称呼主持人:如果他有头衔,称头衔;否则,直接称“主持人”。成员发言,必须面向主持人,即使要对另外一位成员发言,那也必须通过主持人。一般而言,成员发言必须起立。主持人发言,称呼自己的时候要使用第三人称,不能说“我”,而要用“主持人”,如“主持人认定……”。

当指定的开会时间到了,主持人需要判断出席人数是否满足法定人数,如果满足,他将从主持人之位站起,等待会场肃静,或者示意会场肃静,然后大声宣布“会议现在开始/开幕”或“现在进入会议程序”。

进入会议程序之前,我们还得学习一个术语:动议(motion)。这个词我们也许有些陌生,其实就是提议的意思。所谓动议,指与会者在会议之上提出的、需要会议给予处理的正式建议,它可以是主张某种实质性的行动,可以是表达某种看法,或者要求进行某种调查并将结果向会议报告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等。

成员提出动议,必须取得发言权,这要求他从自己的位置上起立,向主持人申请,主持人可以点头示意,如果会议规模较大,主持人通常要使用正式措辞,如“主持人准许/请某某先生/女士发言”。如果数人同时起立申请发言,那么最先起立并称呼主持人的那位将取得发言权。

对动议的处理,可分六个步骤:

1.一位成员提出动议;

2.另一位成员表示附议;

3.主持人宣布议题;

4.与会成员就议题展开辩论;

5.主持人将议题提请表决;

6.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

三、动议,动议,动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动议大致分作三类:主动议、辅动议、再议类动议。

主动议分为实质主动议与程序主动议,其区别在于,一者关乎实体,一者关乎程序,后者通常采用口头形式,它们的运行规则基本一致。

辅动议分为附属动议、优先动议、偶发动议。

附属动议,顾名思义,指针对主动议而发起的动议,共计七种:搁置、修改、委托、改期、调整辩论限制、结束辩论、暂停。它的一大特征,即应用于另外一个动议,比如说动议A,而且要在动议A待决的时候,对其进行处理,包括推进、调整、暂停或者直接否决。所谓附属,正体现了它对动议A的依附性。

不同于附属动议,优先动议与当前待决的动议毫无关系,其对象是一些特殊的、紧急的或重要的情况。正因特殊、紧急或重要,它们有理由不经辩论便打断当前的事务,所以名曰“优先”。优先动议共计五种:要求遵守议程、提出权益问题、休息、休会、指定后续会议时间。

偶发动议与附属动议接近,不过它处理的是跟规则和程序相关的问题。基于其偶发性,必先得到解决,然后才能处理当前的主动议。而且,大多偶发动议不可辩论。其类型主要包括程序问题、申诉、暂缓规则、反对考虑、拆分议题、逐段或逐条讨论、起立重新表决、关于表决方式的动议、关于提名的动议、请求免责、请求和咨询等。

在此谈一下各种动议之间的优先级关系:与名目相反,辅动议优先于主动议;三大辅动议中,从名目可知,优先动议优先于附属动议,偶发动议则优先于“另一个待决的动议”。

最后说说再议类动议,所谓再议,即对已经处理的动议再次进行考虑。它分作四种:恢复、取消或修改、收回委托、重议。

四、场与次、休息与休会,概念别弄混

这一章主要讨论常用会议术语,如“一场会议”与“一次会议”,我们可能常常混淆。严格说来,“次”的内涵更大,包含了“场”,一次会议可以包含五场、十场会议。所谓一场会议,指组织成员在同一个场合正式集会以处理事务,会议需要连续进行,除了短暂休息,成员不可解散离场。所谓一次会议,指组织成员围绕既定的会议程序、议事日程、时间表或公开宣称的目标而开展的一场、或者连续若干场会议。

还得区分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休息与休会。它们的区别在于效果:休息结束后的会议直接从断点继续,如同没有休息一样,没有任何开幕的步骤;休会结束后的会议,一般先有开幕的程序,并且要宣读上一场会议纪要,然后从断点继续。

会议类型包括例行会议、临时会议、后续会议、年度会议、闭门会议、公开会议、电子会议等。

不要小觑了这些词语的辨析,这代表了对专业精神的追求。

五、主动议:言简意赅无歧义

先说主动议的形式。主动议一旦得到通过,便将作为会议的决定被记录下来。因此,主动议的措辞应该言简意赅且无歧义。那些在辩论之时所禁止使用的语言,同样不可出现于动议当中。此外,要尽量避免在动议当中使用否定陈述,比如,与其说“动议不赞成公开发售基金”,不如直接说“动议反对公开发售基金”。

一般而言,不要在动议当中说明动议的理由,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妨碍动议的通过。有人可能赞成动议的行动,但是并不同意所陈述的理由。如果确实需要说明动议的背景或缘由,可采用决议的形式,在“决定项”前加上“前言”,前言以“鉴于……”开头。比如:

鉴于,协会所指派的专家在调查后发现河边地带的低层写字楼普遍存在严重火灾隐患。

决定,成立一个七人委员会,其中四位是……,另外三位由主持人指派,以起草本协会关于贯彻城市防火安全条例的措施,以及对该条例的修改建议。

有些主动议不合规则,属于无效动议,应尽量避免,如主动议不可与

会议组织的法人证书或章程相冲突(对法人证书或章程提出修正案则合乎规则),不可与国家法律相冲突;同一次会议当中,不可提出本质上与此前已经被否决的主动议内容相同的主动议;无论是不是在同一次会议当中,都不可提出与此前得到通过并且已经生效的动议相冲突的主动议(若符合重议条件,则可例外);对于“得到暂时处理”的主动议,只要还在会议处理的时限之内,则不可提出跟它们相似或相反的主动议,以免引起会议混乱。

六、7种附属动议的实操范例

我们已经提及附属动议的七种类型,这一章则具体来谈,并举例说明。

1.搁置:指会议根本不想对主动议做出决定,因为无论它得到通行,还是被明确否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当搁置的动议通过,主动议即被忽略、丢弃,就是说,不再处理,没有结论,而且在本次会议期间不可重提。

举例:

一家全州规模的专业协会的基层组织会议,面对一个主动议“决定,本分部支持州协会主席杰姆斯·桑顿先生竞选国会参议员”,但是辩论陷入了棘手的境地,一方面成员尊敬自己的主席,另一方面认为他竞

选参议员并不可取,如果直接否决该决议,则可能构成对主席的诋毁,而且无论表决结果如何,都会导致内部的分裂。于是出现了搁置:

成员A(取得发言权):我动议搁置(该决议)。(附议)

主持人:有人动议有人附议,搁置关于“支持桑顿主席竞选国会参议员”的决议。主持人请A先生发言……

如果搁置最终没有通过,主持人宣布结果之后,还得继续讨论原决议即“决定,本分部支持州协会主席杰姆斯·桑顿先生竞选国会参议员”。

2.修改:指在动议得到处理之前,修改它的措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它的含义,修改的内容称作“修正案”。这是所有附属动议当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

无论是被修改的主动议的动议人,还是修正案的动议人,都无权决定是否采纳修正案,必须经过会议表决。成员对修正案的立场,并不影响他对被修改的主动议的立场,无论修正案是否得到通过,在对主动议表决之时,他都可以自由选择赞成或反对。

有些修正案不合规则,需要注意避免,如修正案必须切题,即必须与被修改的动议紧密相关,不能引入任何新议题,只能对原议题进行修

改,倘不切题,则属违规;如果修改后的动议等于在事实上否决了原来的动议,也属违规;如果修正案改变了动议的种类,如原来的动议是“将待决问题改期到下午两点”,修正案删除了“到下午两点”并将“改期”改为“搁置”,那么这个修正案显然无效。

3.委托:指把一个待决的动议交给专业小组(委员会)讨论,以便使问题得到更充分、详尽的考虑和研究,待讨论结果出炉,再交还会议,回归议事程序。

委托有三种引申形式,不再把问题交给委员会,而是继续由整个会议进行讨论,不过要求成员在辩论之时能像委员会那样有更多的自由、更少的限制,如不限制每位成员的发言次数。这三种引申形式分别是进入全体委员会、进入准全体委员会、非正式讨论。

举例:

我动议把当前议题交给委员会讨论。

我动议把当前议题交给公共关系委员会。

我动议把当前议题委托给由主持人任命(或“由主持人提名”、“公开提名并选举产生”)的三人委员会。

我动议俱乐部以全体委员会的形式讨论这份决议。

我动议非正式讨论这份决议。

4.改期:即“推迟到指定时间”、“限期推迟”,用来推迟对当前待决议题的讨论,不过必须指定什么时间可继续讨论。这个时间可以是某时、某天、某次会议,还可以是某一事件之后。无论一个问题辩论多久,都可改期。改期的理由,也许是换一个时间更方便,抑或成员通过辩论觉得现在做决定为时尚早。请注意,改期不同于搁置,后者的意图不在推迟,而是阻挠(kill)动议。

改期的时间有其限制。如果两届会议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三个月,如年度会议,以一年为期,那么改期最晚只能到“本次会议的结束时刻”。如果少于三个月,那么改期最晚可以到“下一次会议的结束时刻”。

举例:

如果只是为了把动议改期到下一次会议,那么改期的格式非常简单:“我动议把当前议题改期到下一次会议。”

如果为了把动议改期到某一事件之后马上处理(除非有优先级或更高

的特别议程),那么改期的格式则是:“我动议把当前议题改期到嘉宾发言之后。”

如果要确保动议改期之后,能在下一次会议上得到讨论(不会被其他事务挤掉),那么改期的格式则是:“我动议把当前议题改期到下一次会议作为特别议程。”当然这样的改期需要“三分之二表决”(即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表决通过)。

5.调整辩论限制:议事规则当中有两个用来控制辩论的手段,这是其一。它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减少发言次数或缩短每次发言的时间,但不限制什么时候结束辩论;二是要求在未来某一时刻结束辩论,或者要求在指定的一段时间之后结束辩论,以提请表决。它需要“三分之二表决”,且不可在委员会中使用。

举例:

如果要调整发言的次数或每次发言的时间长度,那么调整辩论限制的格式为:“我动议每次发言控制在5分钟之内”,或“我动议延长李先生的发言时间3分钟”。

如果要限制辩论的时间长度,那么调整辩论限制的格式为:“我动议对这个修正案的辩论控制在20分钟之内。”

如果要指定结束辩论并开始表决的时刻,那么调整辩论限制的格式为:“我动议9点结束辩论并开始表决。”

6.结束辩论:议事规则当中有两个用来控制辩论的手段,这是其二。调整辩论限制只能指定在未来某一时刻结束辩论,结束辩论则可立即结束辩论,此外,它不再接受除暂停以外的任何附属动议。

与调整辩论限制一样,结束辩论需要“三分之二表决”,且不可在委员会中使用。

举例:

我动议结束辩论。

我要求针对委托动议和它的修正案进行结束辩论。

我要求结束辩论所有待决议题。

7.暂停:指中断待决议题,以便立即响应其他事务。这是多数方的一种隐形权力,能够不经辩论便立即中断对一个动议的讨论,它可能会侵犯少数方与个体的权利,容易被滥用。鉴于此,议事规则规定,

暂停只能用于应对突然出现的紧急事务,或者为了提前处理另一件更需要先处理的事务。

举例:

我动议暂停这份决议。

七、5种优先动议的标准姿势

我们已经提及优先动议的五种类型,这一章则具体来谈,并举例说明。

1.要求遵守议程:指成员可以要求会议遵守既定的日程、时间表或会议程序,或者要求立即处理指定在此时此刻的普通议程或特别议程。

举例:

成员起立,不必等到主持人准许,便可说“主持人,我要求遵守议程”。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提醒会议,要求遵守哪一项议程。

假设这是一次代表大会,昨天的会议有一项决议被推迟并作为今天上午11点半的特别议程,然而现在已经是11点半,还有成员正在就当

前待决议题发言。

成员A(起立并直接对主持人说):主持人,我要求遵守议程。

主持人:有人要求遵守议程。昨天大会将税务改革的决议改期到今天上午11点半并作为特别议程。现在的议题是“决定,……”

决议处理完后,继续之前被打断的事务。

主持人:在执行议程之前,大会正在讨论的决议是“决定,……”由亨利先生发言。现在请亨利先生继续。

2.提出权益问题:指会议组织及其成员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这些情况涉及会议或成员的基本权益,或者重要,或者紧急,急需给予考虑和解决。

权益问题由成员提出,主持人裁定,无须表决,除非主持人的裁定遭到申诉。

权益问题分作两类:一是关系到会议整体的基本权益,如涉及组织的安全和保密问题,或者会场环境如取暖、通风、光线出现问题,或者官员、雇员或嘉宾出现了有损会议利益的行为;二是关系到个人基本

权益,如在某位成员未出席的情况之下通过了一份会议纪要,然而这份会议纪要对上次会议该成员出席情况记录有误,或者出现了对某位成员的不当指控等。如果这两类问题发生冲突,会议的权益问题优先于个人的权益问题。

举例:

假设会议期间,一个重要发言正在进行,隔壁却有施工人员使用手电钻,噪音传来,影响听讲。

成员A(起立,打断发言人,直接对主持人说):主持人,我提出一个影响会场的权益问题。

主持人:请A先生说明问题。

成员A:主持人,需要关上一些窗户,否则我们无法听清发言。

主持人:请工作人员找物业将左侧的窗户都关上。在此之前,请发言人适当提高音量。

3.休息:指会议进行期间的短暂间歇,然后从断点恢复并继续进行。休息的原因可能是要计算票数、获取信息、进行非正式的磋商等。如

果会议日程或时间表中安排了休息时间,待时间一到,无须动议,主持人即可直接宣布会议休息;如果主持人没有这么做,任何成员都可要求遵守议程。

4.休会:指在已知下次会议何时召开的前提之下,立刻结束本次会议。

5.指定后续会议的时间:指定下一场会议的时间(可包括地点),以继续完成本场会议的事务,这与当前会议结束的时间没有关系。需要注意,只有在同一次会议的下一场会议时间尚未确定的前提之下,这个动议才合乎规则。

举例:

我动议本场会议休会以后,于明天下午2点召开后续会议。

我动议本场会议休会以后,于4月2日星期三晚上8点在瑞格酒店召开后续会议。

成员A:主持人,我认为今晚剩下的时间不足以解决当前待决决议,所以我动议在本场会议休会以后,于下周四晚8点半在这里召开后续会议。

八、偶发动议:处处有规矩,绝非拍脑门儿

我们已经提及偶发动议的十一种类型,这一章则具体来谈,并举例说明。

1.程序问题:任何成员,只要认为有违反规则的现象发生,都可提出程序问题,要求主持人裁定并纠正。

举例:

一旦发现破坏规则的行为,任何成员都可以立刻起立,无须主持人准许而发言:

成员A:我要提出程序问题。(或者直接说“程序问题!”)

正在发言的成员就座。主持人则请成员A指出哪道程序出现了问题,或者发言人哪些话违规。

2.申诉:申诉主要针对主持人而发。通过选举,成员把自己的部分权力与责任,特别是根据议事规则进行裁定的权力与责任,委托给主持人,同时,成员必须保留收回这种授权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申诉。

最新《罗伯特议事规则》读后感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以下简称《罗氏规则》)是一本西方议事会议的工具书和参考书,通过各项逻辑严密的规则设计,就像一部运作良好的机器,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用规则来压制各自内心私利的膨胀冲动,找到求同存异的地方,然后按照规则表决,“目的是协助会议组织以最合理的方式完成其既定工作。”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组织召开协商会议是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好地凝聚共识的重要阵地、平台和渠道,《罗氏规则》的理念及其背后的逻辑原则,已有机融入人民政协会议组织流程。重温《罗氏规则》及其蕴含的会议组织理念,仍能引发新的思考。 一、《罗氏规则》简介及主要理念 《罗氏规则》作者为美国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他在一次被选为教会会议主持人后,对议事程序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军务之余,积极参与议事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研究、整理、编撰,于1876出版了《罗氏规则》第一版。经过不断丰富完善,该书至今已出版十一版。《罗氏规则》博采众家之长,是西方议事规则的集大成者,被广泛采纳为各类会议的议事准则。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深入研究《罗氏规则》的基础上翻译改编为《民权初步》,序言写道:凡欲负国民之责任者,不可不习此书。凡欲固结吾国之人心,纠合吾国之民力者,不可不熟习此书,而遍传之国人,使成为一普通之常识。《可操作的民主》一书在研究《罗氏规则》后指出:《罗氏规则》的基本规则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罗氏规则》成为“普通之常识”“生活的一部分”,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一)动议中心的理念。“动议者,行动的提议也”,动议是议事的前提,会议围绕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动议开展讨论。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罗氏规则》开篇即《动议优先顺序表》《动议规则表》,“这几页浓缩了全部的议事规则”,“所有希望活跃于协商组织会议的人都应该掌握”、“牢记《动议优先顺序表》”,“因为其中包括了所有12项优先动议和附属动议,以其优先等级顺序排列,并标明了每项动议能否辩论或修改、获得通过的所需得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提出”。对动议的处理,细化为六个步骤:一位成员提出动议;另一位成员表示附议;主持人宣布议题;与会成员就议题展开辩论;主持人将议题提请表决;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动议中心的理念制度化、理性地聚焦了会议议事主题。 (二)主持人身份公正的理念。主持人是协商会议的召集者、会议流程的把控者、会议发言的授权者、会议意愿的促成者,在协商会议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职责。《罗氏规则》指出,主持人“除应通晓议事规则,并树立严格遵守议事规则的楷模外,还应具备执行能力,能够管理众人。”为此,要求主持人身份公正,保持角色中立,不能对待决议题的是非利弊发表任何意见,不得行使辩论权,以免左右他人。必要时参加辩论前,先让出主持人之位,等到当前待决议题得到处理之后,才能恢复主持人职务。要对违反议事规则的行为应予以制止,这类行为者应立即接受主持人的裁判。 (三)程序至上的理念。《罗氏规则》指出,“一个会议组织拥有适合的规则很重要,但拥有用于决定其会议程序的规则更加重要”,“重要的是有一致的议事程序,而不是受制于主席的反复无常或成员的强词夺理。在一个严肃的公共团体中,保持秩序、得体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程序包括“面向主持人原则”、“立场明确原则”、“一时一件规则”、“限时限次原则”、“充分辩论原则”。 “面向主持人原则”指任何人发言前须示意主持人,得到其允许后方可发言。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同时,主持人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易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 第一节:如何准备 我们先从会场上的规则说起,我们暂时只讨论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会议: (1)所有成员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事实不是这样,那么为了演练起见,请暂且假设大家平等); (2)对于要讨论的问题,大家有不尽相同的意见,而且比较希望表达出来;并且 (3)大家还很希望尽快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还要最大程度地反映大家整体的意愿。 要按罗伯特规则开会,至少需要一个主持人,叫“主席”,和一个记录人,叫“秘书”。主席是所有成员选出来的。记住:“罗氏规则第一条”:主席必须中立和公正,只能维护程序,不能提议,也不能对任何议题发表评论,在多数情况下也不参加表决。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为了平衡。既然你主席管“程序”,那你就别管“内容”,这样最清楚,最和谐稳定。“秘书”也是所有成员选出来的,不过因为秘书基本只是在记录,而且会议纪要也受到大家监督,所以并不限制秘书提议或发言。只要为人公正可信,概括能力较强就可以了。 大家想怎么说,想怎么做,事先要想好,甚至不客气地说,最好都写好了,就是说你把你要怎么做说明白。这个就叫做“动议”,叫“提议”或者“提案”也行。提案是要提出解决方案,你想怎么办?你认为问题要怎么解决?不要谈问题,辩论的时候会有机会谈问题,提案里面只能说解决方案。提案除主席之外所有成员都可以提。 往往大家不习惯提出方案,总是在谈问题。罗氏规则规定这个时候主席可以提醒提议人

完善提议(但不能干涉具体内容,更不能以提议不完善为理由拒绝受理)。 综上所述,请记住:“罗伯特规则第二条”:提议人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行动建议,提案最好是书面,而且只能包含解决方案。 说到提议的“书面化”问题,罗氏规则要求(因而建议“章程”中必须明确规定)如果要召开临时会议,必须提前若干天发出书面通知,并且通知里面一定要写明计划讨论的动议,没写明的就不能讨论。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知情权”,避免“突然袭击”。“原著第10版前言”提到:“电子邮件或传真可以代替信函来发送会议的召集函,或者进行邮件表决。” 第二节:处理提议 今天进入正题了——处理“提议”。我所说的“提议”,就是上次课里说的“动议”、“提案”,这三个词在“黑皮书”里面通用,英文都对应“motion”,但我还是最喜欢用“提议”,因为比较口语,而且名词、动词都可以。 “提议”在罗氏规则里面是一个有明确意义的词,是指“正式的行动建议”。所谓“正式”,就是说只要有人提出来了,一套程序就启动了(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它的英语“motion”就是“move”“动”这个词的名词形式了),就开始处理它了,直到它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成不成,或者何时再论之类的。这套程序,我就叫它“提议处理六部曲”。 第一步:提出 除了主席不能提议,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所期望的行动建议,在适当的机会把自己的腹稿说出来,或者把书面稿念出来。什么是适当的时机?这里就要碰到“罗伯特规则”中的“发言规则”。“发言规则”也不止一条,最重要的两条就是: “罗氏规则第3条”(发言规则1):发言必须申请;只能在没有人正发言的时候,才能申请发言;申请发言必须举手并明确喊出“主席!”必须在主席请其发言之后才可以开始发言。 “罗氏规则第4条”(发言规则2):主席通常必须按照下面规则分配发言权:谁先举手并喊主席谁先发言。(讲到辩论规则的时候,还会遇到更具体的。) “发言规则”也该算是“罗氏规则”的基本规则之一了。发言的基本秩序由此建立:(1)发言必须申请,那么“随便乱说话的”就会被主席打断。 (2)有人正发言,别人就不能发言,那么“随意打断”的行为就会被主席制止。 (3)必须等主席准许才能开始发言,于是主席就会有时间分析判断谁先举的手(或者判断其它条件,后面会讲到),省得主席还得打断那些“抢话的”,降低效率。 (4)举手并喊主席,二者都需要;如果只举手,那主席可能看不到;如果只喊主席,那主席也很难判断谁先举的。 一旦抢到发言权,就只能马上说出提议的内容,最好是准确的措辞。提议措辞越明确,讨论越有的放矢,会议效率越高。提议的时候不能评论,必须等到辩论的时候。 “罗氏规则第5条”:提议的时候不能评论,必须直接说出提议措辞。 第二步:附议 它的意思不是“附和”、“赞同”、“同意”之类的。它的意思只有一个:“认为这个议题值得现在讨论”。“罗氏规则”就这么设计:不确定一个人,而是只要有任何一个人(除了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4月02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翟明磊吴达 □本报特约撰稿翟明磊发自安徽南塘实习生吴达 自小生长在城市的袁天鹏刚到南塘村就出了洋相,他喊村民“来罐可乐”,当然没有,这事被村民传为笑谈。 袁天鹏留学美国时,曾任阿拉斯加大学学生议会议员。回国后,针对中国人在开会上的无能,他成立公司专门推广源自英国议会规则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此次到安徽阜阳南塘村,是应南塘村兴农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云标邀请。杨云标总结:农村开会难,难在三大问题。一是跑题,讨论常常言不及义;二是“一言堂”,话语权多被村领导和几个话多的人垄断;三是野蛮争论,抓住人家言语中的一个词不放,甚至打起来。请来袁天鹏,就是为了让村民们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学会民主辩论与表决。 这个时不时冒点英文出来的“海龟”,刚开口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时,就有大爷大娘一时脑子绕不过弯来,“啥规则?罗伯,萝卜白菜?” 他的学员中百分之八十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眼望去,会场里白头一片,几个年轻人多是协助开会的志愿者。南塘村和安徽所有农村一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是老弱病残。学习班上连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不多,而这些年龄段的人是农村里学习能力最低、思想最保守的一群。 “南塘十三条”——乡村版议事规则 582页的一本书被删成了“南塘十三条”。再做“本土化”修改,例如,“……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抱粗腿”。 学习会拉的横幅是“合作社能力建设培训”,没有任何“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字样,袁天鹏也绝口不提。 为了让村民们能理解厚厚一本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袁天鹏将一整本书压缩成五十多条。但村民们仍然记不住。跟合作社负责人杨云标讨价还价后,582页的一本书被删成了“南塘十三条”。 学习会的开场节目是经志愿者们精心设计、排练的三个小品。演的是村里合作社开理事会,讨论该上秸秆项目,还是奶牛项目。分别展现了跑题、一言堂、野蛮争论三个场景,看得村民哈哈大笑。 当村民笑成一片,完全放松时,袁天鹏才登场讲述他的南塘版十三条。他首先用投影打出一幅画,告诉大家画上持火钳械斗的场景发生在早年的美国议会,野蛮争论并不是中国村里开会独有的。 袁天鹏开始条分缕析地介绍,罗伯特规则有一整套避免野蛮讨论的方法:它规定主持人中立,人人有机会发言,并且规定了每人的发言次数;它要求辩论双方发言前举手起立,向主持人陈述,而不得互相质疑。规则还禁止延堂脱时、强行要求发言和在别人发言之时插嘴。 为避免野蛮讨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这背后有深刻的哲学理念,一来动机不可证实;二来会议要审议的是某件事情,不是某个人,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是对议题的偏移;第三,利己是人类共性,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 村民们默默地听着,会场气氛有些沉闷,志愿者们为了活跃气氛,频频提问。没想到这样做大家

如何掀起国人开会的革命

如何掀起国人开会的革命 作者:袁天鹏 介绍:议事规则专家,美国议事专家协会(nap)中国唯一会员,译著第十版《罗伯特议事规则》并致力于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大家好,我叫袁天鹏。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开会的故事。我经常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别人问我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直接说我是教人家开会的。然后大家依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还有教人开会这种职业吗?我说这个职业是我开创的,目前只有我的团队在教大家开会,我们是用一套《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方法教大家开会。 我十年前翻译了一本书叫《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本书是一个叫罗伯特的人写的,他写这个书的原因是他很多年前,1876年的时候,他在美国参加很多公益团体,结果他发现很多热心公益,想做好事的人凑在一起,却做不成好事,他们开会的时候总是吵成一团,最后不欢而散。他当时发现美国的国会有一套完备的议事规则,可是到民间,当很多人想一起合作的时候,没有很明确的议事规则。所以他来翻译了,从美国国会的议事规则到民间的简化的翻译。而我做的工作是把《罗伯特议事规则》再翻译到中文。

我最开始是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才促使我下定决心来做这样的翻译工作。那是因为我在2003年从美国回到国内,开始创办了一家电信方面的初创企业,就像今天很多人愿意去创业。我跟我的同学跟一些朋友一起合作,创办这个企业,很快就遇到问题,最后破裂了。我反思的时候,觉得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合作,很好的去沟通,股东之间互相猜忌,很难直接表达我要什么,我怎么跟你达成一致的意见,达成妥协。所以我才想起我在美国学生会学到的这套规则,我把它引入到国内。它的目的是教会大家怎么去合作。 我开始翻译以后发现最早把这本书引入国内的是孙中山,他在1916年的时候,独自地完成了这个翻译。他认为这样的规则对中国的社会建设来说非常地重要,所以他起名叫作《民权初步》,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独立思考前提下学会与人达成合作。所以这本书就成为我未来的工作,我就开始推广它,大家就可能去想谁会愿意凭空给大家讲开会。那么我告诉大家其实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需求,我去过企业,也去过公益组织,也去过政府,去过学校,还去过很多的社区,包括城市的社区,也包括农村的社区。 我先跟大家讲一个我在公益组织的例子,这个公益组织有很多企业家组成的一个环保组织,蛮有名气的,这些企业家都是很成功的人士,他们聚在一起,想做一个环保的好事,结果他们一开起会来,一样吵得一塌糊涂,在他们成立的那天大会上,他们讨论自己的章程,一直讨论到12点还没有

罗伯特议事规则十三条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实验十三条 南塘十三条: 第一条:会议主持人,专门负责宣布开会制度,分配发言权,提请表决,维持秩序,执行程序。但主持人在主持期间不得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第二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动议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行动建议。 第三条:发言前要举手,谁先举手谁先优先发言,但要得到主持人的允许后才可以发言。发言要起立,别人发言时,不能打断。 第四条:尽可能对着主持人说话,避免不同意见者之间面对面发言。 第五条:每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两分钟。对同一动议发言每人不得超过两次,或者大家现场规定。 第六条:讨论问题不能跑题,主持人可以打断跑题发言。 第七条:主持人打断违规发言的人,被打断的人应当中止发言。 第八条:主持人应尽可能的让意见相反的双方得到轮流发言的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九条:发言人应首先表明赞成还是反对,然后说明理由。 第十条: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只能就事论事。 第十一条:只有主持人才可以提请表决。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或者没有人想再发言,才能提请表决。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爆粗腿。 第十二条:主持人应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第十三条:当赞成方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通过。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4048657.html,/epaper/nfzm/content/20090402/ArticelA0 4002FM.htm 来源:南方周末时间:2009年04月02日作者:翟明磊吴达 自小生长在城市的袁天鹏刚到南塘村就出了洋相,他喊村民“来罐可乐”,当然没有,这事被村民传为笑谈。 袁天鹏留学美国时,曾任阿拉斯加大学学生议会议员。回国后,针对中国人在开会上的无能,他成立公司专门推广源自英国议会规则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此次到安徽阜阳南塘村,是应南塘村兴农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云标邀请。杨云标总结:农村开会难,难在三大问题。一是跑题,讨论常常言不及义;二是“一言堂”,话语权多被村领导和几个话多的人垄断;三是野蛮争论,抓住人家言语中的一个词不放,甚至打起来。请来袁天鹏,就是为了让村民们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学会民主辩论与表决。 这个时不时冒点英文出来的“海龟”,刚开口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时,就有大爷大娘一时脑子绕不过弯来,“啥规则?罗伯,萝卜白菜?”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 (亨利·罗伯特著) 第一章 一.1.协商会议:泛指采用“通用议事规则“来运作的会议组织。特征: 1)它是一个有人组成的集体;它有权通过自由讨论、以整个会议组织的名义、自主地决定一致的行动。 2)会议要在共同的场所进行,即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条件和机会,实时地参与相互的口头交流。 3)会议集体的规模要在十人以上,而且人数越多,越要求议事程序正式严谨。 4)他的成员在会议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5)在任何决定中,每个成员都拥有相同权重的表决权;如果其意见获得通过,那么该成员为此决定承担直接的个人责任。 6)即使成员表达的意见与会议组织的决定不同,也不意味着该成员希望退出回忆组织,会议组织也无权以此为理由要求该成员退出。7)如果有成员缺席,出席的成员可以代表全体成员做决定,但必须满足会议组织指定的相关条件。 2.会议组织的成员是指有权参与会议组织事物的人。这些权利包括:“动议”、“辩论”、“表决”。

3.协商会议形成决定的基本原则:一个动议必须得到“过半数表决”才能成为会议组织的决定或行动。在法律规定或会议组织特别规定或“过半数表决”有可能导致少数方、缺席者或成员中某一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规定了更高的表决额度“三分之二表决”。 4.会议召开前,还要求“事先告知”------“召集函”:将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时间、地点等信息在适当的时间提前传达给组织的全体成员。 二.协商会议的类型: 1.公众集会:是形式上最简单的协商会议;一般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由发起者来定义会议的主题和立场。任何对这些主题和立场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目的是决定和实施共同的行动。 2.固定组织的基层会议:最常见的会议形式。一般是有固定组织机构的社团或一个社团的分支机构所召开的会议;“基层”泛指“局部的”,并不一定是最基层的;这类会议拥有最高权力,代表其全体成员的利益;这类组织的成员必须在成员名册上作为有效地:有表决权成员“登记后才有正式的资格。 3.代表大会:一般是针对一个规模比较大、有多级分支机构的组织而言的,是指由各分支机构选出的“代表”共同参加的会议;每届代表大会的代表都要重新推选;代表大会的成员需要以适当的“证明文件”——“资格审查委员会”——证明其代表资格。 4.立法机构:一般指国会或者州议会,是依据宪法设立的、由选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议员组成的立法机构;参加会议本身就是这

南唐十三条

南唐十三条 第一条会议主持人专门负责宣布开会制度分配发言权提请表决维持秩序执行程序但主持人在主持期间不得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第二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动议必须视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行动建议 第三条发言前要举手谁先举手谁优先但要得到主持人的允许后才可以发言发言要起立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 第四条尽可能对着主持人说话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直接面对的发言 第五条每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二分钟对同一动议发言每人不超过二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规定 第六条讨论问题不能跑题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七条主持人打断违规发言的人被打断的人应当终止发言 第八条主持人应尽可能让一件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九条发言人应该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理由 第十条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只能就事论事 第十一条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或者没有人再想发言了才能提请表决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抱粗腿 第十二条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第十三条当赞成方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过

袁天鹏: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国——南唐十三条背后的故事主持人:第二环节是袁天鹏讲议事规则,议事规则这是我们从开放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所必须熟悉知的东西。 人类解决纷争的历史:从暴力走向议会 袁天鹏:前两天电视里面放新《三国》,碰巧看到一段十八路诸侯为讨伐董卓而结盟的场面。会议上,诸侯之间都在逗心眼儿,都算计着别人出兵出力,自己摘桃子、搭便车。中国历史一直如此直到不久之前,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后是军阀混战,包括蒋介石剿共,各路军阀也仍是貌合神离,算盘都是借敌人消灭盟友。所以这些所谓联盟最后都被瓦解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断层。那我们不得不对照一下其他的国家。 有人说英国对人类文明有两大贡献:第一个是蒸汽机所代表的工业革命;第二个就是议会,代表的是平衡纷争、集合力量、团结协作的机制。议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宪章”。“大宪章”是一群诸侯看到英王收税太多,用来发动很多战争。所以对了付共同的敌人,也是一群诸侯结成联盟。这些诸侯一口气把英王给逼到了一个亭子里,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但不是要砍他的头,而是要他在“大宪章”上签字,签字以后就诸侯们就撤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英王约翰被迫签了字随以后就撕毁了了,继续发起战争。从那时起,一直到“光荣革命”,是国王和诸侯之间反复的斗争,都是英王发起的战争,诸侯们重新扳倒他,也就是说最终,从

人类学考研:2019-2020年人大人类学考研经验、真题、复试、报录比

我是小李老师,今天主要给大家分析的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 北京地区开设社会学院校:985院校: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农大、民大;211院校:北工大、北科、中财、中政法;社科院、中央党校 一、2019年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

育明教育-小李老师解析: 1、人大社会学报录比较高,每年报考人数能达300多人,录取人数20人左右,报录比一比十五 2、人大社会学的考察偏重于基础,符合人大特色,没有特别难的偏题怪题,所以适合那些跨专业或者是数学不好,不擅长统计但是记忆力、理解力较好的学生 3、人大对于本科的出身也是没有歧视的,就今年考上的学生的情况而言,有来自北京地区211、985高校的学生,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二本的考生。对于考生的专业也没有歧视,有本科就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也有工科的考生。如果真是非常的喜欢社会学,又倾向于人大这所社科领域排名非常靠前的学校的话,就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分数努力。 4、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都是两年制硕士,不论是在考博还是择业,都是不错的 二、2019年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考研情况:

育明-教育小李老师解析:2019年好多专业分数暴涨,人大也不例外,今年录取的最低分都在370分以上,新的一年新的目标分数啊,但看复试分数不够,380+才是大家努力的标准。 三、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考研参考书 621、845 (一)社会学理论 1.社会学: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和《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重点内容为韦伯、齐美尔、迪尔凯姆、帕累托和默顿。 2.人口学:佟新《人口学概论》,以中央党校出版的《人口理论概论》为补充。其中重点为各章节的人口学思想,第二编的生育制度、死亡制度和人口转变,第三编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3.人类学:庄孔韶《人类学概论》。重点在于研究方法和人类学理论 4.老年学:邬沧萍《老年学概论》。重点依旧在于理论部分。 (二)社会研究方法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前两编为重点 2.以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补充。 3.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在此要说明没有统计学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复习这一部分,建议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背一下往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名词解释。 331、437

《“萝卜白菜”规则》

南塘“萝卜白菜”规则 “萝卜白菜规则”用主持中立来破解领导人文化,用弃权无效来破解老好人文化。这就是罗伯特规则第一次在中国农村的播种与嫁接。 3月16日,安徽阜阳市南塘兴农合作社的社员代表围坐在一起,他们正在讨论与联通公司合作建立一个虚拟网,这个网络,可以让来自于两县三镇十几个村庄的500多户社员每月获赠300分钟的网内免费通话。 谁能代表合作社去与联通公司谈判? 我提议,我附议,我反对,我支持,表决开始……这些词从村民口中大声说了出来。社员们顺利推选出了自己的代表。 从去年11月开始,合作社将来源于英国议会的开会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移植到农村,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社员早已习惯按照这套规则去辩论与表决。 杨云标与袁天鹏 故事的缘头要从杨云标说起。杨云标是南塘兴农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乡村建设,在兴农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但他发现农村开会是个大难题。 “一是容易跑题,你说李连杰,他扯到猪八戒,跑得没个边了。而且老人家特别爱摆掌故,一开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一讲就收不了场。二是一言堂,谁是领导一开会就说个没完,一个会就全是他讲了。三是野蛮争论,一讨论问题,就容易怀疑别人的品德,习惯抓住人家一个词不放,搞得会议没法开”,农村会难开,杨云标对此深有感触。 这时一位朋友与杨云标聊起来,告诉他国外有个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专门解决开会的种种问题的。经朋友介绍,杨云标认识了袁天鹏。 袁天鹏在美国留学时,曾任阿拉斯加大学学生议会议员。回国后痛感国人开会无效率,成立公司专门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他曾经顺利地在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公益机构推行罗伯特议事规则。 但到农村去讲罗伯特议事规则,对于袁天鹏还是破天荒的尝试,这个从小长在城市、学在城市的小伙子,从没有下过农村。袁天鹏与农村的磨合开始了。当袁天鹏开口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时,大爷大娘一时绕不过弯,有人就问:“什么规则,萝卜白菜?” 怎样让农民们听懂自己说的会议规则,小伙子在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愁得没睡着觉。 袁天鹏思考再三,将罗伯特规则压缩成五十多条,兴冲冲地拿给杨云标。杨云标看完以后不说话,在屋里来回踱步,过了几分钟,拍了拍袁天鹏的肩膀:“这个不行啊,天鹏”。袁天鹏心里凉了半截:“怎么不行。”“五十多条村民根本记不住。只能删!”杨云标提出:“要围绕农村开会三大问题,拣有用的上。”最后,罗伯特规则删成南塘版的13条。 的确,袁天鹏与杨云标是个优势互补的组合,前者有理念,后者则能随时将村民听不懂的术语翻译成土话,这使“萝卜白菜”规则在南塘落地生根有了很好的基础。 学习会开始了,拉的横幅是合作社能力建设培训,没有任何“罗伯特”字样。袁天鹏开场也不提罗伯特规则,而是让几位志愿者给大家演了三个开会的小品。分别展现了一言堂、跑题、野蛮争论的场景,志愿者们演得活灵活现。当村民笑成一片时,主持人杨云标让村民们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制定南塘村的开会规则。然后进行讨论,哪条有理,哪条没有道理。最后袁天鹏才出场讲述农村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13条。 13条开会规矩 袁天鹏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要求发言者先表明立场,再说理由。一开始,杨云标也不理解,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为什么要这样。后来发现有道理,因为中国人总是怕得罪人,一说话总是先扯远,先谈理由,最后再说支持谁的观点。绕来绕去,这样开会效率很低。 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介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介 一、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会议要讨论,讨论难免有争执,所以要“循一定之规则”,这一定的规则就叫“议事规则”或“会议规范”。最有名的议事规则是罗伯特规则,是由美国著名的议学家罗伯特撰写的一本书名“罗伯特规则”而来。国父孙中山先生也撰写过一本叫做“民权初步”的小册子,收录在“建国方略”里。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有关议事规则的法律法规,比如台湾就有“会议规范”法规,各种会议都得照着规定议事。“会议规范”总共有一百条,包括“会议的流程”、“主席的职权”、“纪录的形式”、“各种的动议”、“表决的方式”与“选举的方式和流程”等。 勿需讳言,遵守议事规则,是走向民主和法治的第一步。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民主性质,其根本的标志在于它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的参与一个具体议题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投票。明确而公允的规则在保障它健康、有效的运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每个成员的权利,并认真的对待每个成员的意见。 英语民族在搞政治方面的优越性就在于他们懂得开会,结论就具有充分的正当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程式正义即结果正义。其实说到底,民主政治其实就是一种程式性的东西,就是一套议事决策的程式规范。 通常人们认为,在欧美民主史上,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是一种激进革命的历史,他们满怀理想地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社会公正等目标;而英美模式是保守的缓进改良的历史。可是,如果考察两百多年来欧美各国的政治变迁,考察自由、平等、民主、社会公正等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前后对比,就会发现,英美模式导致的变化程度,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也是天翻地覆的变迁。之所以给人保守缓进的印象,无非是因为反复小,血流得少。这正是英美模式成功的地方。而这种成功,至少有一半得归功于人们对程式、对规则的尊重。 人们常常会纳闷,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一到开会就头大了。原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开会,最后却往往会议还没开就打破头了,或者是开会引起的问题比开会前更多。比如,过去民主运动中出现过一加一等于三的怪事。当时两个最大的民运组织召开合并会议,结果合并不成,却演变成了三个组织,即原来的两个组织加合并成的一个组织。这显然是因为召开合并大会而引起的。这次会议失败跟与会者不懂得议事规则或不遵守议事规则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了解和并学会遵守议事规则,对于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懂得议事规则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民主社会的宽容等精神做为基础。否则就容易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条基本原则(极简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条基本原则(极简版) 第1条、动议中心原则: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动议者,行动的提议也。”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它们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动建议。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第2条、主持中立原则:会议“主持人”的基本职责是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对别人的发言表示倾向。 第3条、机会均等原则:任何人发言前须示意主持人,得到其允许后方可发言。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同时,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4条、立场明确原则:发言人应首先表明对当前待决动议的立场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说明理由。 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发言要面对主持人,参会者之间不得直接辩论。 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分钟);每人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次数也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次)。 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发言不得偏离当前待决的问题。只有在一个动议处理完毕后,才能引入或讨论另外一个动议。(主持人对跑题行为应予制止。) 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主持人应制止违反议事规则的行为,这类行为者应立即接受主持人的裁判。 第10条文明表达原则: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决问题为限。 第11条充分辩论原则:表决须在讨论充分展开之后方可进行。 第12条多数裁决原则:(在简单多数通过的情况下)动议的通过要求“赞成方”的票数严格多于“反对方”的票数(平局即没通过)。弃权者不计入有效票。

《罗伯特议事规则》读后感

《罗伯特议事规则》读后感 《罗伯特议事规则》读后感 《罗伯特议事规则》(以下简称《罗氏规则》)是一本西方议事会议的工具书和参考书,通过各项逻辑严密的规则设计,就像一部运作良好的机器,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用规则来压制各自内心私利的膨胀冲动,找到求同存异的地方,然后按照规则表决,"目的是协助会议组织以最合理的方式完成其既定工作。"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组织召开协商会议是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好地凝聚共识的重要阵地、平台和渠道,《罗氏规则》的理念及其背后的逻辑原则,已有机融入人民政协会议组织流程。重温《罗氏规则》及其蕴含的会议组织理念,仍能引发新的思考。 一、《罗氏规则》简介及主要理念 《罗氏规则》作者为美国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他在一次被选为教会会议主持人后,对议事程序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军务之余,积极参与议事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研究、整理、编撰,于1876出版了《罗氏规则》第一版。经过不断丰富完善,该书至今已出版十一版。《罗氏规则》博采众家之长,是西方议事规则的集大成者,被广泛采纳为各类会议的议事准则。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深入研究《罗氏规则》的基础上翻译改编为《民权初步》,序言写道:凡欲负国民之责任者,不可不习此书。凡欲固结吾国之人心,纠合吾国之民力者,不可不熟习此书,而遍传之国人,使成为一普通之常识。《可操作的民主》一书在研究《罗氏规则》后指出:《罗氏规则》的基本规则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罗氏规则》成为"普通之常识""生活的一部分",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一)动议中心的理念。"动议者,行动的提议也",动议是议事的前提,会议围绕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动议开展讨论。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罗氏规则》开篇即《动议优先顺序表》《动议规则表》,"这几页浓缩了全部的议事规则","所有希望活跃于协商组织会议的人都应该掌握"、"牢记《动议优先顺序表》","因为其中包括了所有12项优先动议和附属动议,以其优先等级顺序排列,并标明了每项动议能否辩论或修改、获得通过的所需得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提出"。对动议的处理,细化为六个步骤:一位成员提出动议;另一位成员

⑤模联书单

下列资料中,除了《全球通史(下)》以外,其他都是选读,而同列为必读的还包括,《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但因为是资料,找不到书,所以在此列出。 同时,选读部分还应该有的是——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日内瓦战争四公约》 同时,因本书单侧重于全球层面,所以对一些地区层面的推荐书没有列出(如研究拉美可以去看索飒的《丰饶的苦难》、研究欧盟可以去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或《里斯本条约》等)。 最后说一点,高中模联最重要的不在于了解多少外交的东西,毕竟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外交官,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你明白选择与承担的意义所在,让你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所以高中模联要有学术追求,也要有一定的学术门槛,有“学术至上”原则,但也不能太偏学术,尽搞些高深的理论,舍本逐末了。因此,下列选择的都是比较符合高中生水平的,但有所侧重罢了,请大家注意。 1. 全球通史(下) 作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anos,L.S.)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评语: 必读!理论上最好是整套《全球通史》都看完,斯塔大神简直就是神作!但问题是, 时间上可能有所不足,所以可以从(下)册开始看,也就是“1500年以后的世界”。取材详略 得当,且具有全球视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世界就被认为连成一个整体了), 对于培养模联人素质而言非常重要。 2. 联合国演义 作者: 齐传贤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评语: 其实看一些如“走进联合国”之类的书也是可以的,问题是那些书一般比较枯燥,侧重

的也是联合国系统框架简述等(虽然这有必要知道)。所这本书的好处在于比较少受天朝的价值观影响,建立在扎实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用章回小说的笔法把联合国历史娓娓道来,通过实例让人容易明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本书出版很少(现在貌似已经很少了),比较难买,还有就是成书年代较早,对于21世纪的联合国无涉及,非常遗憾。 3. 现代世界史 作者: 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评语: 帕尔默的神作,如果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那本太长的话,可以看看这本,但这本更侧重于“世界中心”的描述,但对“现代性”的讲解非常好。 4. 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 作者: (美)罗尔克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 评语: 罗尔克的神作,西方国际关系学生的教科书。对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可能有点难度,但可以考虑一下。列在第4位是因为其重要性,但如果是觉得自己还没有把握的话,可以先从后面曼昆或北大出的那几本书入手,再反过来看这本。 5. 经济学原理(上下) 作者: [美] 曼昆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评语: 曼昆大神的神作,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有人会说可以去看看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但毕竟萨缪尔森被誉为“经济学的最后一位通才”,所以其书广泛涉猎了经济学的各个层面,对于高中生而言暂时还没有太大阅读的必要(也原谅我这个数学小白看不懂)。而国际学说,其实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上,所以读经济学著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罗伯特议事规则 12条基本原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12条基本原则(罗规极简版) 译者/袁天鹏·孙涤原著名:Robert’s Rules of Order “中华民族,世界之至大者,亦世界之至优者……犹未能像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人心涣散,民力不凝结也! ……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於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於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此书譬之兵家之操典,化学之公式,非浏览诵读之书,乃习练演试之书也。若以浏览诵读而治此书,则必味如嚼蜡,终无所得,若以习练演试而治此书,则将味如啖蔗,渐入佳境,一旦贯通,则会议之妙用,可全然领略矣。 凡欲负国(公)民之责任者,不可不习此书,凡欲固结吾国之人心,纠合吾国之民力者,不可不习此书,而遍传之于国人,使成为一普通之常识……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 ——此《民权初步》一书之所由作,而以教国民行民权之第一步也” 《罗伯特议事规则》原书有六百多页(英文本更长达千页),内容挺庞大的,怎样把它用成称手的工具,来推进企业的治理和提高组织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原典是系统总结了现代组织和公民社会五百多年的实践经验锤炼而成的,系统严谨、规则周详、逻辑自洽,专业化程度很高。

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治理需要,比如说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各种委员会的工作细则等等,并为了杜绝钻议事程序的空子以逞私利的各种企图,它不厌其详,非常精密细致,可说是一本“规则词典”,以备各类正式组织和议事学专家查询、析义和解惑之用。然而,从应用的角度,议事规则大可以订立得宽松些或严密些,视本组织的具体需要而定。 一般的通则,是会议要在不同的利益方之间求得持续的合作,参会者的立场越是多元,诉求越有差异,所涉及的利益分配越是复杂,议事规则的执行就越倾向于严格。反之,议事规则就可以约定得比较弹性,不那么正式。比如说,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的正式会议,要求和校友会讨论下周末到哪里用餐的要求,自然会大不相同。 不过,现代的文明议事规则再精简,也得共同遵守一些“基本法则”。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和操作,孙涤等把《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精义提炼出来,列为下面的12条原则。 议事规则的12条基本原则(极简版) 第1条动议中心原则: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动议者,行动的提议也。”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它们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动建议。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第2条主持中立原则:会议“主持人”的基本职责是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对别人的发言表示倾向。(主持人若要发言,必须先授权他人临时代行主持之责,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第3条机会均等原则:任何人发言前须示意主持人,得到其允许后方可发言。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若对立严重,主持人应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4条立场明确原则:发言人应首先表明对当前待决动议的立场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说明理由。 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发言要面对主持人,参会者之间不得直接辩论。 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10分钟);每人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次数也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次)。 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发言不得偏离当前待决的问题。只有在一个动议处理完毕后,才能引入或讨论另外一个动议。(主持人对跑题行为应予制止)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主持人应制止违反议事规则的行为,这类行为者应立即接受主持人的裁判。 第10条文明表达原则: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决问题为限。 第11条充分辩论原则:表决须在讨论充分展开之后方可进行。

咖啡馆筹建计划书

咖啡馆筹建计划书 一、咖啡馆定位&目标 这个咖啡馆的特别之处是由“很多人”一起来开; “很多人”来投钱,“很多人”来参与;一起来开“OUR COFFEE”; 用我们一点点的钱一点点的时间,凑成很多的钱,很多的时间,以实现一个咖啡馆的梦想,做一点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想通过咖啡馆实现“很多人”的开咖啡馆的梦想!同时建立人脉,扩大交往人群。 l 定位 我们的很多人咖啡馆是 综合型咖啡馆休闲吧交友平台书吧 我们的很多人咖啡馆提供: 咖啡红酒商务简餐各式小吃休闲生活各种活动派对项目咨询咖啡馆志愿小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的很多人咖啡馆必须具备: 咖啡馆股东很多人咖啡馆会员各类活动派对策划 温馨的服务舒适的咖啡休闲区爱心公益 流畅的WIFI 高品质的咖啡&糕点 l 目标 1.持续的“活着”——河源很多人咖啡馆项目不承诺高额回报。本项目微利,甚至可能微亏,但希望我们的努力长期

平衡,使得咖啡馆能够持续的“活着”; 2.梦想——提供一个梦想的“舞台”。让有经营、服务、参与咖啡馆梦想的每一个人有尝试的机会,欢迎很多人来经营管理,很多人来服务咖啡馆的每一个客人; 3.体验——创业有风险,投钱需谨慎。如果你确实做好了盈亏的准备,并想品尝创业的酸甜苦辣,咖啡馆等着你; 4.圈子——创业者的圈子,梦想者的圈子,这是我们可以共同打造的目标; 5.人脉——这个更靠谱,把很多人咖啡馆的人脉,有效地分享给股东和会员 6.港湾——这个最靠谱,在河源,你累了、倦了、烦恼的时候,请你到我们的大家庭里来,咖啡馆的朋友们将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咖啡馆筹建计划 1.发起倡议,聚集有共同梦想的能人志士。(2013.2.11开始) 2.加大宣传,招募、建立筹备理事会(筹备组)。(2013.2.26完成) 3.第一次募资,招幕股东、筹备组增补人员、股东会投票确定并签租店面,咖啡馆硬装开始,注册公司。(时间待定) 4.第二次募资,咖啡馆软装开始,采购设备及原材料,

故事·讲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4048657.html, 故事·讲述 作者:夏登高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6年第17期 《圣经》里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圣经》就此开始“讲故事”。《旧约》从上帝创世纪讲起,《新约》从基督诞生、上十字架、三日后复活讲起。 故事,伴随着人类的起源。数万年前,原始穴居人在夜幕降临后,在篝火旁,年长者开始讲述故事。渐渐地,故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获得温暖、确证存在和寻求意义的方式。 有生活,就有故事。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在生活中,“都在切身地感受生活,感受属于自己的黄昏和清晨的颜色”[1],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说或想说。故事,印上了个人生活的花纹,是个人的成长记录,帮助我们时时跳出自身的局限,观照“属我的”生活世界。 我喜欢故事,偏爱讲述,尤其是有细节的、真实的个人叙事。 2009年我离开学校,2015年又回来。不在学校的这一段时间,主要接触官方文字,熟悉它的特点、套路、意识形态和形成过程。于是,更加感到叙事,尤其是个人叙事的可爱。工作之余,读《圣经》,了解《西方哲学史》,喜欢上一本杂志——《读库》和一个节目——《一席》。 严格讲,《读库》算不算杂志,我拿不准。它不是通过邮局发行的,必须网购、邮购,或书店买。从无意中,第一次在书店碰到,我就喜欢上它的那种叙述风格。它的作者群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家,但是有精英,还有些奇奇怪怪的人。 拿1210期举例,有台湾导演吴念真,絮絮叨叨讲他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是讲故事的人。确实,他的故事讲得真好。有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寇延丁。他们一群人真了不起,在安徽凤阳搞了个“南塘十三条”,农村版的“萝卜议事规则”。看了她的故事,我买了第十版《罗伯特议事规则》和《可操作的民主》。后一本是具体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下乡的。我想,农村白头发、豁牙齿的老头、老太都能用这个规则开会,为什么不可以在学校中推广呢?这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我想慢慢来做,当作课题来做。现在没做,什么也说不了。还有语言幽默油滑、京味儿十足的萨苏,他写的是动物园的故事。另一期《读库》上刊出他的《京城十案》,也很好看。 要说《读库》上的文章都好读,也不一定。《读库》上文章大多篇幅很长,比一般的杂志上的文章长得多,字数在五千至五万之间。字多还不是问题,关键是有些文章的叙述风格,真的是絮絮叨叨、不厌其烦。有一次,我波斯献宝般把一期《读库》推荐给一个朋友读。他翻了翻,放在案头几天,没有再翻第二次。我灰溜溜地拿回来,带家去,不敢再向人推荐了。是的,它的风格一点儿也不华丽,仅仅在讲故事,踏踏实实地讲,叙述细节,慢慢讲,像河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