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理科)
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
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B. 百家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彼此水火不容
C.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 “百家争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ACD项正确,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相互诘难、批驳,但又彼此借鉴,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不属于孔子思的是
A. 克己复礼
B. 宽刑薄赋
C. 民贵君轻
D. 仁者爱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强调宽刑薄赋,故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属于诸子百家当中哪一家的思想
A. 法家
B. 墨家
C. 道家
D. 儒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道家思想,故C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峻法,故A项排除;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B项排除;儒家强调仁和礼,故D项排除。

【点睛】首先明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反映的思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4.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故D项正确;ABC项是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的,故排除。

【点睛】“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关键信息。

5.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 孔子
B. 朱熹
C. 陆九渊
D. 李贽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宋明理学的了解。

孔子是春秋战国事情的人,可以排除;李贽是反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先驱,也可以排除;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是理的学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因此答案为B。

6.下面属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人伦者,天理也
D. 知行合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主张知行合一,故D项正确;ABC项是程朱理学的内容,排除。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李贽
D. 王夫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故B项正确;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故A项排除;李贽强调个性自由发展,故C项排除;王夫之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故D项排除。

8.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普罗泰(塔)戈拉
D. 梭伦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洛塔戈拉提出的,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梭伦无关,故选C项,故排除A、B、D项。

【点睛】“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9.下列哪位思想家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A. 但丁
B. 彼特拉克
C. 薄伽丘
D. 莎士比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是指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意大利”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0.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
A. “因行称义”
B. “因信称义”
C. 《九十五条论纲》
D. “先定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这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因行称义”是罗马教会的主张,故A项排除;《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的著作,故C项排除;D项是加尔文的主张,排除。

11. 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
A. 肯定人、注重人性
B. 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 崇尚理性
D. 批判专制教权、追求民主和个人自由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就是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故选D。

12.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第一个将其思想付诸于实践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第一个将孟德斯鸠的思想付诸于实践的宪法,故C项正确,英国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当时孟德斯鸠刚刚出生,故A项排除;BD项都晚于C项,排除。

【点睛】“第一个将其思想付诸与实践”是关键信息。

13.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
A. 《论法的精神》
B. 《天真汉》
C. 《社会契约论》
D. 《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C
【解析】
【详解】抓住“源头”二字,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个全面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学说,故C正确。

A是阐述法律的著作,属于孟德斯鸠主张。

B是伏尔泰著作,主张天赋人权。

D是康德著作,提出理性批判思想。

14. 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组合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的知识的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知④是错误的;印刷术是隋唐时期的,应该在公元6世纪,而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在公元前5世纪。

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不会有影响。

排除④,所以选A。

15.“赋”这种文学体裁兴盛于哪个朝代
A. 秦
B. 汉
C. 三国
D. 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盛行“赋”这种文学体裁,故B项正确,AC项排除;唐朝兴盛诗,故D项排除。

16. 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的是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聊斋志异》
D.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 B.《红楼梦》不涉及花妖狐魅的故事;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晚晴谴责小说,都与题干不符。

因此选C。

考点:古代文学
点评: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政治等为基础的,文学、艺术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和外交关系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注意理解好代表作品、特点和经济背景。

17.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
【答案】A
【解析】
考查古代文学知识的理解。

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越来越简单和直白,主要是适应市民百姓的需要。

18.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小篆
C. 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D. 甲骨文---金文---楷书---小篆---行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存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商周时期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以及唐朝的楷书,因此汉字大体经过了五种字体的演变,即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所以正确答案选A。

19. 和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框架的是
A. 牛顿力学理论
B. 万有引力理论
C. 量子理论
D. 自由落体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现代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中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等人的量子论为主要突破,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框架.故C正确。

牛顿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故排除A。

B项属于牛顿力学内容之一,故排除。

D项,为早期物理学理论,故排除。

20.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
A. 物种的人工选择
B. 上帝创造万物
C. 自然创造万物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故D项正确,AC项排除;B项是上帝造物学说的内容,属于基督教学说,排除。

21.有一句广告词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水让‘他’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

”这个“他”及其发明是指
A. 史蒂芬孙和火车机车
B. 瓦特和万能蒸汽机
C. 富尔顿和汽船
D. 卡尔·本茨和汽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壶水让‘他’转动了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及其发明是指瓦特改良蒸汽机,故B项正确;ACD项是交通方面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一壶水让‘他’转动了世界”是关键信息。

22.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
A. 《新学伪经考》
B. 《四洲志》
C. 《海国图志》
D. 《天演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故C项正确;A项是康有为编写的,宣传维新变法学说,排除;《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故B项排除;《天演论》是严复翻译的,故D项排除。

【点睛】“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世界史地巨著”是关键信息。

23.下列历史人物与思想主张不符合的是
A. 魏源——师夷长技以自强
B. 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C. 陈独秀——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 李大钊——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梁启超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陈独秀主张“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李大钊提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4.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 阐明“中体西用”思想
C. 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中体西用”思想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故AB两项错误;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维新派、洋务派、革命派的政治主张的识记。

2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 民主、自由
B. 民主、科学
C. 民族、民权
D. 民族、民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故B项正确;自由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故A项排除;民族、民权和民生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故CD项排除。

二、材料题。

(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14分。


26.阅读材料:
材料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材料二儒学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

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材料三过去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就是国学。

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

可是。

百余年来,国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一落千丈。

这种变化。

原因之一就是近
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

——2007《中国青年报》材料四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老子》、《孔子》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

那时有人出来讲《论语》,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而是给孔子戴上一顶“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的帽子。

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

——解玺璋《大众史学,复兴还是商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发展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在西汉、两宋时期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请分别举出一位)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近代以来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案】(1)仁;仁政。

(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和人们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

(3)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新文化运动以后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左”倾路线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仁者能好人……人而不仁,如礼何”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即可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仁政的角度回答孟子发展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什么思想。

(2)本题根据材料二“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和人们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影响等方面说明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在西汉、两宋时期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

(3)本题根据材料三“近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据材料四“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遭到了无情的批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左”倾路线的冲击等方面说明近代以来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再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角度说明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请回答:
(1)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哪位发明家发明的?指南针在我国古代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2)结合材料说说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有了什么认识?
【答案】(1)北宋毕昇;北宋时期
(2)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大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科技发展可以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解放人们的思想,改变认识世界的方式,扩大人们的活动空间,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改变人们是生活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指南针用于航海。

(2)根据材料“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和所学知识可以从造纸术对文化的作用、火药推动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新航路开辟、印刷术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科技对文化、思想解放、军队战斗力、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来分析出答案。

三、简答题(20分)
28.在近代欧洲牵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分别举一位代表人物。

它们能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的核心是什么?
(3)指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共同影响。

【答案】(1)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代表人物分别:但丁、马丁·路德、伏尔泰。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核心: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信仰得救;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3)有利于解放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动员。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14—18世纪的西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但丁;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伏尔泰。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兴起的共同根本原因可以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方面来分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的核心是信仰得救;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