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对
策研究
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
----以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为例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泸水县为例,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对泸水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1、交通问题;2、代课教师待遇问题;3、读书无用的影响4、资金、设施问题。
主题词:少数民族教育现状对策
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2、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育发展模式。3、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必须是公平、公正和兼顾各方利益。4、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帮扶。
关键词: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泸水。
1.提出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能够推迟到七周岁入学。”本文所指的基础教育即指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所导致的基础教育在民族间的差距,使中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具体情况,这里民族地区指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落后的怒江地区,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也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内容。
1.1泸水县概况: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经99°34′—99°09′北纬25°33′—26°32′之间。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县域东西横距58公里,南北纵距95公里,国境线长136.24公里,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县城及州府驻地六库海拔885米,距省会昆明569千米。
泸水县辖六库镇、鲁掌镇、片马镇、老窝镇、上江镇、大兴地镇、称杆乡、古登乡、洛本卓乡,共 6 镇3 乡,71 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万人,境内有傈僳、汉、白、彝、景颇等 21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7%。
1.2泸水县基础教育现状: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有26个民族,由于地处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这理所当然的使其成为研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选择之一。加之云南省地处国家边陲,以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4.1%,位居全国第八,亦是属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高原山区省份,境内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差异不但仅是地域间的(比如山区和平原地带的差异)和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更多的是民族之间。因此选择云南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样本比较理想。
由于泸水的历史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城市和山区二元化比较严重。今年来泸水县对基础教育发展道路的努力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和机会。
经过对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相关领导的访谈,尽可能比较全面地包括基础教育所能涉及的问题,包括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基础设施、交通、家长的支持、教育费用等各个方面。调查在学校选择上从泸水县最好的学校泸水一中,到条件中等的中心校,以及偏远山区条件非常艰苦的学校和教学点。都尽量做到了店面结合、多角度综合。
2.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1泸水发展基础教育的优势与机遇
2.1.1中央和国家等各级领导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国家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及云南省各级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都对基础教育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些列的关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文件盒政策。泸水县委领导对基础教育高度重视,在对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中,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当地政府为其做出的努力等方面都是其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政府在基础教育的重视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2.1.2社会和经济的发张使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社会和经济的发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是县城还是山村,都有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从调查结果看,由于泸水县委领导班子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素质的提高,很多在以前或是别的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问题,像女童问题、家长对待子女的性别歧视问题、宗教对教育的影响问题、政府不支持教育的问题等,在泸水
已经基本上不存在。这些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统计结果中能够看出:
2.1.2.1父母支持子女上学的态度积极。
父母十分支持子女上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91.4%不支持和十分不支持的占4%。从总体上说,由于父母不支持子女上学而辍学的学生已经很少。
2.1.2.2入学机会基本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
泸水各民族认为男女拥有一样上学权利的占到了90.1%,认为有差别的占6.5%
2.2泸水县发展基础教育的制约因素
2.2.1交通问题。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山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两山夹一江的地理特征使泸水原来就薄弱的教育资金显得更加短缺。面对被山区隔开的一个一个小村庄,她们要么选择一村一所小学,要么就是选择在一个乡或是几个村联合办学。但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往往连最基本的学校设施都配备不全,师资短缺、教学用品短缺不利于发挥教育资源的集中优势。后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教育资源,但交通和学生们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老师们心中抹不去的阴影。学生要到集中地学校上学,都要经过很远的山路,山路崎岖,沟壑交错,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即使学生们能够寄宿,在学校里每月都有补助的情况下,学生的交通费和零用钱也成了家长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