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主张
知行合一 心外无理 事理无穷无尽,格之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从 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 致良知 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将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 君子之学,唯求其是 (浙大校训) 君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正确的东西。 四句教(心学的核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 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ຫໍສະໝຸດ Baidu
传 奇 的 一 生
成化十七年(1481),父亲王华考中了 状元。十岁的王守仁全家一起搬到了都 城,王华请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王阳明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还写一 些莫名其妙的东西,12岁写的打油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辩证法) 15岁 立志要带兵打仗,驱除蛮夷人, 报效祖国,被父亲拒绝。 不久后又和父亲说,要做圣贤!这次王 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 一个响亮的耳光。
评价及影响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 有如守仁(王阳明)者。 蔡元培:“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 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王阳明作为继孔孟之学的儒者,曾热情地 追求“圣人”的理想,不仅用毕生的心血和 精力创立“良知”说,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 践“良知”,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 (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 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 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 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 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 以及东南亚。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 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 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 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 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所以,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歼 灭俄国太平洋舰队回到了日本,日本 天皇为他举行庆功宴,东乡平八郎默 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 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近代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陶行 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全 都是王阳明的粉丝。
明 朝 一 哥 王 阳 明
王守仁
Q:
王守仁是谁?又叫什么?
名字来历? 哪个朝代的人? 他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王守仁主张什么思想? 他影响了哪些人? 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幼名云,别号王阳明,字伯安,汉族,浙江绍 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我国明代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教育家、政 治家和军事家。 《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必失之”。
17岁结婚 洞房花烛夜 与道士坐聊 这个看似怪异的少年是一个意志坚定, 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 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岁的 他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标—— 做圣贤。 之后广读诗书,王守仁在他二十八岁那年中了榜,被 分配去了工部。后来因得罪司礼监刘瑾,被贬为贵州龙 场驿的驿长。之后利用聪明才智,哲学思想成功地山西 剿匪,平宁王叛乱。 嘉靖七年(1528)十月,他的肺病发作,临终之前, 他的门人问他还有什么遗言。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 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