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作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江春水向东流》作品分析
还记得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类似的老国产电影总会立刻调台,我总认为国产电影的情节十分老套。
然而这次在课上看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竟然被它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
在课后又找到了这部60多年前的电影,将它仔细看完。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讲述的是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
导演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表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
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
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
没多久,素芬和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
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
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
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
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忠良找了份工作。
渐渐地,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
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
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
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
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
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
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
后素芬收到忠民的来信,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
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
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在这部影片中,每位人物的塑造都十分的深刻,形象。
例如男主角张忠良,这么一个由一个抗日的热血青年转变成混迹于官僚阶级的腐败青年的角色,让观众们看了都为他的那种丧尽天良的行为而气愤;张忠良的母
亲,一个为了儿子而连夜缝丝绵背心的伟大母亲,在历尽艰辛之后获知儿子的改变,却还表现的那么从容,让人不得不为这位高龄演员的高超的演技而喝彩;女主角素芬,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勤劳,善良,贤惠,一人支撑整个家庭,面对变心的丈夫选择了跳河,以死亡验证誓言的虚假,不禁让人想起了诗经中的一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影片的结尾。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该穷困的人依旧穷困,抗儿与素芬的婆婆在黄浦江畔无家可归。
富人依旧过着富人的生活,毫发无损的庞浩公和王丽珍。
其实这部电视剧对我最大的启示是:生活中的问题真的很难用对错来分,不是简单的爱恨能评价的,似乎每个角色所做的事都情有可原,这样的感触让我的价值观一时陷于混乱。
张忠良和王丽珍在一起可以实现他的梦想。
在爱情和事业的天枰上,他选择了事业,而他的事业恰恰是个人财富和权势的膨胀。
他想过有尊严被人看得起的生活,难道这也有错吗?在获取游戏筹码的交易里,他只能献出他自己,以及他的婚姻、妻子、儿子,还有他对爱情曾有的忠贞。
他把自己献给了爱他又有权势的王丽珍,在这个过程里他是痛苦的。
但是野心和贪婪最终另他麻木不仁,沉醉在物欲的满足里不能自拔。
是不是君子爱财取之无道才酿成了这一场悲剧,是不是素芬的不觉醒和太过坚持也是悲剧之所在呢。
有野心的人都是很可怕的,他们牺牲的往往不是自己,还有别人无辜的一生。
《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动用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
这部史诗式的影片还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
但是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
这是蔡楚生娴熟地运用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技巧所获得的良好艺术效果。
特别是他吸收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的手法,并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用交叉和对比相结合的形式,在同一时间下转换空间,使之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
这是一部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经典名作。
该片从1947年10月开始上映,在上海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80多万人次,创造了解放前国产影片上座最高纪录。
影片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是因为它
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都具有特别突出的成就。
这部影片能够抓住观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几位主要演员表演极为精彩,朴实无华,生动逼真。
不仅塑造出他们的个性特征,而且传达出他们的心理状态,使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银幕上,刻印在观众的心里。
在中国电影史上,该片被誉为“史诗式的影片”而列入优秀影片的行列。
这个称号是它当之无愧的,它记录下了那些历史。
更加难得的是,这部60多年前的影片在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仍然不显得“过时”,影片中对感情与利益的阐述令我们这些活在21世纪的人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