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合作探究学习的四种基本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四种模式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王建辉
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转化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使合作学习成为现代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的基本理念,在三年的课程改革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实现了合作互动式学习。
一、师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
而新的课程理念中应让学生唱主角,老师更多地成为学习的指挥者与组织者。
选题、收集资料、课外调查,撰写论文,应放给学生独立承担。
师生之间的交流自始至终贯穿于相互质疑、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之中。
我通过对新教材的深究,带动学生探究,使每个同学都成为小老师,小先生。
初二历史(上)《社会习俗的变化》中讲到“禁缠足”时,开头一句话是:“延续千年的缠足是残害中国妇女的陋习。
扫除‘缠足’这一恶俗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即1912年,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
”有个同学提出了另外的问题:女性缠足始于何时?怎样缠足?为什么要这样做?缠足不影响身体发育吗?我指导学生分成四个探究小组,各负责一项主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调查。
懂电脑的同学上网(包括校园网192.168.48.2与我市的康成网192.168.0.100)下载了许多资料;技术差点的同学干脆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询问自己的奶奶、姥姥,专门写成了探究报告。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缠足始于何时,说法不一。
最早一说始于汉成帝所宠爱的赵飞燕,另一说始于南北朝时的南齐东昏侯,而依据现代学者的看法,缠足从北宋开始的可能性较大。
还有一说始于五代时南唐李后主。
相传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缠足,使之纤小作新月状,于是人皆效之。
缠足方法大致分成试缠、试紧、紧缠、裹弯四个阶段进行,一位同学在报告里写道:“姥姥今年97岁,自三、四岁左右开始缠足。
当时,脚肿得很大,很长时间不能穿鞋,也不能走路。
扶着姥姥走了走,看着姥姥的荷叶尖脚,见她走路摇摇晃晃,弱不禁风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
”缠足大约需要三年时间,这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日子。
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正是此种情形的最佳写照。
另一位同学写道:“通过上网,我知道了封建社会妇女缠足的原因,这是一种畸形、变态的审美观,其根源在于封建社会中以女性为玩物的大男子主义。
当时的男人认为女人有一双小脚才美,才算一个女人,女人为了让男人喜欢,就只好屈从这种审美价值观。
”第四个小组认为:“缠足不仅使妇女失去了工作能力,不能独立生活与
服务社会,而且会危及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
是对妇女身体的一种摧残,是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一个例证。
”
这样,我们围绕着新教材不断提出、思考、探究一些问题,学生耳濡目染,主动参与,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质疑、善问、探究学习的习惯,教师也在合作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同学分组探究。
课改之初,我发现某些探究过程主要集中在一部分优秀同学之间进行,而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参与较少。
于是,在划分探究小组时,尽量根据学生的能力平均搭配,以便共同探究,共享探究成果与成功的喜悦。
《原始农耕文化》一课中设计了一个《动脑筋》的探究问题:“观察半坡人用来取水的陶制尖底瓶示意图,思考:1、半坡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两头尖,中间粗,还有两个小孔)一个取水瓶?2、你能设计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取水瓶吗?”同学们在观察、讨论中发表了多种见解,还有同学求教于高年级的物理老师。
对第一个问题很快有了自己的结论:尖底瓶中间的两个小孔用来穿绳子,起稳定作用;两头尖,是为了使它的重心保持在中部,一落到水中,能自动向水中倾斜,便于取水。
第二个问题中更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从各个小组展示的作品看,学生的构思、制作都很巧妙,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
从材料看,有纸质的、塑料的、铁质的、铜质的、泥质的、橡胶的;从形状看,有尖形的、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多边形的等等。
从质量看,有些同学用小论文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作品的使用原理,有些还配有插图说明。
有一个平时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在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用饮料罐改装的上窄、下粗的取水模型,他介绍说:“这样设计能增大取水容量,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
经过评比,这件作品被推选为优秀作品,并在各班展出,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各班都涌现出一批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学生。
他们用探究的眼光学习研究历史,发现问题;用合作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提高素质。
他们将自己探究的成果乃至找到的一点点资料也争相让老师、同学分享,形成了共同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
三、家庭协作探究。
为了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我经常给学生适度提出一些饶有趣味的主题,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探究。
在组织《回眸八年抗战》探究活动课时,我让学生搜集曾被日本鬼子捉去日本做苦力的“穴居野人”刘连仁的故事;刘连仁的名字,高密人几乎家喻户晓。
但是,能讲出他的故事的人并不多。
他在北海道山中“吃的最美的一顿饭”、“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被发现之后说出来的第一句话”等故事,都深深吸引着学生,家长也感到很新鲜。
甚至有
些家长牺牲了休息时间,星期天与孩子一起来到高密市井沟镇草泊村访问了刘连仁的儿子(刘连仁已去逝),满足了孩子的心愿。
四、网上交流探究。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课中,设计了一个讨论思考题:“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上,革命队伍中也存在着杀蒋、审蒋、放蒋等不同意见,请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谈谈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三种观点:(一)在当时形势下,“杀蒋”对中国不利,会造成中国更大的危机,因此不应“杀蒋”。
(二)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白色恐怖,应杀掉他;(三):“杀蒋”可能会激化矛盾,但“放蒋”太便宜了他,还是“关蒋“为妥,待以后形势好转了再杀他也不迟。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材料,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之间通过校园网“网上论坛”栏目,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同学发电子邮件给我,与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有些同学利用康成网中的“网上论坛”向全市中学生发出了求援信,互发E—mail,展开了一场“网上论战”。
经过一个月的论战,多数同学倾向于“不应杀蒋”。
辩论中,有些同学的观点、引用的论据虽然不很准确,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但是他们通过网上联盟,积极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平等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的精神,是在新课程中应大力发扬的。
史学的最高境界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素质不是灌输进的知识,而是在迁移默化中形成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走进生活,让历史活在学生心中,从而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