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呕家”,指其人因胃内水饮内停,以致时时呕吐,尤其支饮者,支饮往上冲 逆人就更要吐,吐后胃内津液匮乏,因此口渴,所以说“呕家本渴”。
“渴者为欲解”,此时口渴即意味着病愈,这是一般的水饮内停所致呕吐的病 愈征象。
“今反不渴”,如今病人呕吐之后,也出现口渴,但口渴时间不长,一会儿就 不渴了,此为支饮,因为支饮随吐随聚。
2、若出现呕吐、口渴兼俱者,应给予小半夏汤的加减方。尾台榕堂《类聚方广义》 :“此方,呕吐主药也。若呕吐而渴,饮而复呕吐,呕、渴俱甚者,非此方之主 治也,可兼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茯苓泽泻汤。”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1、原文解析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腹证特点:
呕。 在《金匮要略》中,用此方治疗饮邪内停之呕吐等证。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1、原文解析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其人心下水饮停滞,以致饮食不入,此类呕吐,给予小半夏汤治疗。半夏下气去水,生姜降逆止 呕,兼可散寒。
扩展应用:
1、小半夏汤为治疗呕吐之祖方,单独运用时以水印内停所致呕吐为主。但经过适当加味,可用于治疗 寒热虚实等各型呕吐。
三、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2、注意事项
5、半夏有毒,已成共识。半夏的毒性,是指新鲜生半夏外面—层滑涎 而言。而张仲景所用半夏,多数未经炮制,仅注明“洗”。因此当年仲景 所用很可能是生半夏。而仲景用半夏的44方中,与生姜或干姜配伍的多达 35方。姜与半夏配伍既可解半夏之毒,又可协同增效。临证在用小半夏汤 时既要根据病情逐步调整半夏的用量,也不可忽视生姜的用量。目前临床 上用的半夏多为炮制,因此若辨证准确,配伍生姜,并逐步加量,大剂量 使用也不必虑其中毒。
生半夏9g,生姜9g,甘草3g。 服1剂后呕吐明显减少;2剂后吐得更少,并能进食;第3剂后不再呕吐。 后因病人皮肤干燥,舌苔少津,又给予原方加增液汤3剂调治。 治愈后出院。
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24
三、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1、临床医案
中风呕逆
田某,女,59岁。 1981年12月30日突因中风偏瘫入医院抢救。医院诊为脑血管意外,并采取急救措施。 次日,患者神志渐清醒,欲饮水,少饮片刻,即呕吐。此后,呕逆频作,饮食不进。 处方:小半夏汤
三、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2、注意事项
3、半夏小剂量降逆止呕,大剂量则起到安神作用,如《黄帝内经》中 的半夏秫米汤。吴鞠通也有半夏“一两降逆,二两安眠”的经验之谈。用 于安神助眠时,制半夏用量可逐步加大至60克。
4、半夏止呕,是针对高温煎煮后的半夏而言的。而经低温处理的半夏 流浸膏和生半夏则有催吐作用,生半夏粉于120°C焙2~3小时,镇吐作用 仍存在,而催吐作用则消失(《仲景方药古今应用》,2000,675)。
3、小半夏汤所治为水饮内停于心下,因此可见心下部振水音,胸膈胀满,心下部 按之痞满而痛,有时可及动气应手等腹证表现。
4、《勿误药室方函口诀》认为:此方为呕家之圣剂,尤以水饮呕吐为宜。水饮证, 心下痞硬,背七八椎处,冷如掌大者,若以此等证为目的而用此方,则百发百中 焉。而汤本求真认为此说根于仲景所论之“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冷如掌大”, 应视为小半夏汤的兼证,而非必见证。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1、原文解析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 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黄疸患者,虽然身目黄染,但若小便颜色不变,无赤浊,则说明其体内无热。 而“欲自利”、“腹满而喘”,皆为湿盛之征象。湿盛不能收涩则“欲自利”, 湿盛冲逆心下则“腹满而喘”,此满为虚满。此时不可见“腹满而喘”而妄用下 剂,如大承气汤等,若妄用大承气汤等下剂以除其热,必然出现哕逆。若此时出 现哕逆,应给予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一、小半夏汤的出处
1、原 文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 汤主之(金匮要略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 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 五)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 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谢谢!
“小半夏汤主之”,此时应给予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均可去饮,生姜散寒去 饮,且性温,半夏降逆去饮。
因此,小半夏汤可以治疗水饮内停所致的呕吐。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1、原文解析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扩展应用:
1、小半夏汤适用于“呕而不渴者”。如日本汉方家吉益东洞翁及汤本求真均认为 “小半夏汤,治呕而不渴者。”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1、原文解析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 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扩展应用
1、由此可知,小半夏汤所治非“黄疸病”,而是黄疸病误治后所出现的变证。 2、《类聚方广义》:此方能治哕,然伤寒大热、谵语烦躁、腹满便闭诸证未退者, 当治其主证,主证治,哕自止。若哕甚者,兼用亦好。汤本求真认为“本方加橘 皮,则益妙,是本方与橘皮汤合方之意。”
摘自《中医杂志》1980;7.16
三、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2、注意事项
1、若用小半夏汤治疗不以呕吐为主诉的内伤杂病时,可以通过追问患 者是否存在晕车呕吐,胆小易惊等来加以判定小半夏汤证的存在。
2、适合于小半夏汤治疗的患者属于敏感体质,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也敏 感,所以初诊时用量不得太大,制半夏和生姜各10g为宜,随后根据病情 逐步增加剂量。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2、方证
1、恶心呕吐、口不渴,或口多清涎,或咳嗽痰多质稀。 2.胸膈胀满,心以下有振水音,心下部按之痞满而痛,有时可 及动气应手。 3.舌苔白滑或白腻,苔质较厚。
三、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1、临床医案
术后呕吐
杨某,男,67岁。 因右足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合并麟癌1级(坏死)行右小腿中1/3截肢术,患者于术后 2天,呕吐不能进食。 处方:小半夏汤
2、小半夏汤亦可作镇吐之用。如《类聚方广义》:“诸病呕吐甚,或病人恶汤药,呕吐恶心,不能服 对证方者,皆宜兼用此方。”汤本求真亦认为“此等证,先宜选用本方,或小半夏加茯苓汤、生姜半夏 汤、半夏厚朴汤、干姜半夏人参丸等,待镇吐后,用对证方为佳。”
二、小半夏汤的方证
1、原文解析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一、小半夏汤的出处
2、组成及煎服法
组成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煎服法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一、小半夏汤的出处
3、方义解析
小半夏汤是由半夏和生姜两味药组成。 方中半夏辛燥,降逆止呕、散结蠲饮;生姜辛温,和胃降逆
止呕。 生姜与半夏配伍既可解半夏之毒,又可协同增效。 生姜、半夏均为治呕之要药,两药合用则可化痰和胃降逆止
半夏12g、生姜15g 煎服法:冷水煎后缓缓服下嘱其服后少进米粥。 服后未再犯呕。次日饭后又作呕逆,又以此方治效。后家属持此方药煎取数杯,每 于饮食前服之几勺直至病情稳定出院,呕逆未再发作。
摘自门Fra Baidu bibliotek德《名方广用》
三、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1、临床医案
内耳眩晕症
王某,女,53岁。 眩晕3天,呕吐频繁,呕吐物具是清水涎沫,量多盈盆,合日卧床,稍转动便觉天 旋地转。自述每年要发数次,每次发作长达月余,痛苦不堪,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 症。”症见形体肥胖,苔薄白而腻,脉沉软滑。 辨证:水饮停胃,浊邪泛上,清空不清。法当和胃化饮,饮化浊降则诸症自除。 处方:制半夏12g,生姜10g。2剂。 5月13日复诊:眩晕、呕吐均止。原方加茯苓12g。续服2剂。并予丸药(二陈汤加 白术姜汁泛丸)常服,以求巩固。追访2年未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