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隋唐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
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
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思考:如何评价科举制?
制度一:三省六部制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 经济上控制着财政, 军事上有强悍的武力。
制度二:藩镇制度。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德宗贞元二年,“关中仓廪 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 ‘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 也!’上忧之甚,会(浙江东、 西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陕, 李泌即奏之。上喜,遽至东宫, 谓太子曰:‘ 米已至陕,吾父 子得生矣!’”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2.唐朝后期某些藩镇“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
,实非王臣也”。这反映出当时(A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课堂练习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3.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资治通鉴》
拓展:藩镇割据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高门阀华,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 ——赵翼《廿二史札记》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 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隋(581-618)
唐(618-907)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 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晋书·刘毅传》
制度三:科举制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隋文帝分科取士,
隋炀帝设进士科 开科取士, 科举制正式形成。
强化殿试,严格考试, 由皇帝亲策,“天子 门生”
科举制废除





Leabharlann Baidu

190


5年
唐太宗:进士科 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内 容
科举制不断完善。
进一步形成规范的 考试制度。更加注重 考试公平。八股取士。
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B )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推进 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分析其意图。
制度二:行省制
课堂练习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1.“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 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
位同宰相”的是( D)。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 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 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
制度三:科举制
课堂练习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1.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
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
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课堂练习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4.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
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D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 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
元代的江浙行省( B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课堂练习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3.“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 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 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
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 D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C.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D.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北宋(960-1127)
元(1271-1368)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制度三:科举制的演变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
,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
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
——《朱子语类》
制度一:三省六部制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 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思考:三省六部制实施的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2.三省相互补充,分工明确,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宋史》
制度一:二府三司制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制度二:行省制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 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 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 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 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 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 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二、宋元的政治制度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 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 号为“二府”。……中书、枢密 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 书先后上殿。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D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赋税供纳 不上供 少上供 少上供 上供
兵额与功能 拥重兵以自立 驻重兵防骄藩 驻重兵守边疆 驻兵少防盗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