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高校思想教育

摘要:我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之一, 在于对传统教学实践的理性主义理解, 对“实践”概念的技术性运用。要改变其局限性, 就要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向转变,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 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多年来,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 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之所作出的努力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 毋须讳言,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方面, 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传统理解也不乏片面性。。这种思维方式虽不可否认其一定的合理性,却也存在着致命的弊端, 主要表现为: 它把知识视为客观存在的真理, 具有绝对的确定性,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被认为是传授这些经过选择的确定的知识; 过分强调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认为完成认识性任务是教学的主要的乃至唯一的任务; 过于强调教学的可控性, 认为教学就是执行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不允许教学内容的非确定化、答案的多元性以及教学过程中必要的偶然事件、断裂、突变、分叉或错误的发生。总之, 在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支配下, 这种教学实践无论在教学的目的、过程上, 还是在教学的内容上, 都强调绝对的确定性。然而, 绝对确定的知识是不存在的, 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的, 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知道, 即使是自然科学的普遍性也是有限度的, 而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学面对多样复杂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面对流动多变的教学过程, 更不可能获取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普遍原则, 那种想建立一种普遍有效的教学实践的尝试就像“永动机”的梦想那样不现实。如果“单纯以纯粹科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典范, 单纯以科学的真理作为一切真理的代表, 必然以牺牲人类知识和真理及其他更为重要内容为代价”[2]。近年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失效状态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这种“教学实践”技术化的倾向是生产实践观的反映。这种实践观把实践概念窄化为“技术、生产”, 认为实践是应用科学原理的技术生产过程, 由此与理论相分离。实践的目的外在于实践过程本身,不构成对人自身生命的承诺, 实践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脱节。在这种实践观影响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便成为一门实用技术, 成为理论的技术转化, 以为“教学实践”可以是一套操作技艺和规则, 甚至可以演化成技术公式, 使教学工艺流程化。这样的“教学实践”便成为一种达到外在目的的行为方式, 成为一种工具, 与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相割裂。教学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机械的、程式化的活动, 而缺乏生命的韵律和色彩, 师生也很难体验到思维的碰撞对人的启示而带给人的欣喜与成功的快乐, 更难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 对这种“教学实践”好坏的判断, 不是根据实践的过程, 而是根据达到的结果,根据教学产品的质量。学生被看成是物, 是被加工、塑造的对象, 是教师的作品, 是被主体作用的客体,因而必将失去作为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生命性。这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观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背离, 是长期以来导致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教学过程迷失于观念世界而与人的生活世界无关的因素之一。

“实践”这个词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人们的所作所为, 也即是人的“行事”, 它是由内向外的趋向造成的行为。因而, 目的不在实践过程本身, 而在其之外。实践是为了达到一种

外在于实践本身的目的的行动。这种实践的含义源自近代。近代西方思想趋向把实践等同于生产, 实际上是用“生产”这一概念偷换了原来的“实践”概念。由于生产是一种可以和产品相分离的活动, 因而, 意指“生产”的实践其行为的结果( 即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便与行为过程本身相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