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构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0/18
3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本章思考题
1. 概念:构造反转、反转构造、正反
转构造、负反转构造、叠加构造
2. 反转构造的描述(反转率)? 3. 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2016/10/18
3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二、构造反转与反转构造
构造反转(structural inversion):构造变
形作用的反转。
盆地反转(basin inversion)
反转构造(inversion structural):在构造
运动极性倒转过程中形成的叠加构造
2016/10/18 1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4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5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aidu Nhomakorabea
Mitra (1993) 、朱起煌(1994)、陈昭年,陈景发(1995, 1996)、张功成(1996,1997)对反转构造进行深入的定性定 量研究,一些新的理论以及对传统认识修正的观点补充了反转理论
2016/10/18
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刘树臣(1993)、周祖翼(1994,1995)等也开始了反转构造 在造山带的初步研究,造山带反转的研究也逐渐丰富了反转构造 理论。

现今反转构造的“盆”“山”结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反转构造尺度不仅仅限于盆地研究,也可以扩展到造山带中。 2004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32 届国际地质大会针对造山 带内的构造反转和构造继承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和理论。


2016/10/18
10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反转构造成因可以总体分为:均衡作用;压扭作用(走滑 作用、挤压作用);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及热力作用等。
2016/10/18
3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四、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1、有利的生、储、盖、圈、运、聚条件;
2、增加新的圈闭类型;
3、对储层孔、渗的影响;
4、构造反转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时空匹配关系
三、图形分析题(共3题,任选2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
四、论述题(共3题,任选2题,每题16分,共计32分)
2016/10/18
35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16
2016/10/18
17
2016/10/18
18
2016/10/18
19
反转构造类型——负反转构造
2016/10/18
20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21
2016/10/18
22
Gabriel O. Grimaldi and Steven L. Dorobek,2010,AAPG
地震剖面解释
地化、分析测试
2016/10/18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三、反转构造描述
1、反转期 2、反转程度 3、构造反转的原因
2016/10/18
28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29
构造反转的原因
1、区域构造体制的变化 2、热体制变化
构造反转类型
2016/10/18
1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反转构造类型——正反转构造
2016/10/18
14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10/18
15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 C B3 B2 B1 A A b C B3 B2 B1 A c C B3 B3 B2 B1 A B2 B1 A B3 B2 B1 A C B3 B2 B1
Glennie 和Boegner (1981)是最早明确地使用“反转”一 词来描述反转构造和盆地;Bally (1984) 、Harding ( 1983, 1985) 、Williams (1989) 、Cooper(1989) 等也 相继对反转构造的涵义进行了阐释;王燮培、费琪(1989 , 1990)等是国内较早将反转构造引入石油构造分析的学 者;周祖翼(1994,1995)、胡望水等(1993, 1996, 1997, 2000)、朱起煌(1994)、陈昭年,陈景发(1995 ,1996)、张功成(1996,1997)等相继对反转构造理论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野外实际地质状况 反 转 构 造 的 识 别
1991年国际地科联构造地质专业委员 会在英国举办了反转构造野外短训班 禇庆忠(2003)等总结反转构造在地震剖面 上有以下特征:下伏“盆形”基底,在地震剖 面上,基底波明显的呈“盆状”。反转构造一 般产生于断层的上盘,断层一般不断至基底, 只出现在与反转构造有关的地层中,下伏巨厚 的沉积层等 有机质参数(如镜质反射率)、古地磁、液 相包裹体、同位素、磷灰石裂变径迹 (AFTA,即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40Ar-39Ar等方法 27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进步和油气勘探地震技术的改进和认识的提高, 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密切关系得到重视
2016/10/18
8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第三阶段:反转构造的定量、模拟研究阶段;90年代——本世纪初
;地震高分辨率勘探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实验室砂箱模拟、磷灰 石裂变径迹分析、平衡剖面、有机地化等技术的发展 。
3、局部反转:重力滑动、断块体
掀斜旋转运动、走滑断层活动等。
2016/10/18 30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反转构造成因机制
有关反转成因机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反转构造的形成机 制,二是反转构造的动力学背景。而现阶段对反转成因体 制仍有争议,比如是垂向应力作用还是水平应力作用,均 衡抬升作用有无影响,热力作用因素是否存在等。
反转构造是一种重要的复合型叠加构造, 它是指同一地质体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构造作用发生反向变化所产生的与前期构 造性质相反的一种复合叠加构造。 根据伸展构造和压缩构造叠置顺序,将在 伸展构造之上叠加压缩构造的地质体称为 正反转构造,反之,为负反转构造。
2016/10/18
6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考试:1月3日(周二)闭卷
教1-205 14:30-16:30 成绩:平时上课20%+实习作业 20%+考试60%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 图形分析题、论述题
2016/10/18 34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重点内容——每章的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共7题,任选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构造样式;2、底辟构造;3、正花状构造;4、推覆体;5、 反冲断层;6、天然水力破裂;7、负反转构造;8、潜山披覆构 造;9、双层构造;10、花状构造;11、龟背式背斜构造;12、 反转构造 二、简答题(共3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第九章 反转构造
Inverted structure or Inversion tectonics
一、概述
二、构造反转与反转构造
三、反转构造的鉴别与描述 四、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2016/10/18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一、概述
1、反转构造——叠加构造 2、构造叠加的概念 3、研究历史及意义
a C B3 B2 B1 A A b C B3 B2 B1 A c C B3 B3 B2 B1 A B2 B1 A B3 B2 B1 A C B3 B2 B1
①对象。先存断裂,盆地中的半地堑、地堑系统, 热冷却坳陷以及造山带中的逆冲体系等构造地质体 是反转构造产生的前提。
②构造体制转换。这是反转产生的关键因素,即受 构造应力场的先后变化影响,对于先存控盆断裂发 生应力体制转换,使得后期产生的构造与前期性质 相反的复合构造。
2016/10/18 23
2016/10/18
24
2016/10/18
25
三、反转构造鉴别
2016/10/18
26
反转构造的识别
针对反转构造识别,cooper(1989)在牛津国际反转构造大会就提出了较详细的 准则。反转构造的识别主要在三方面:一是野外实际地质状况,二是地震剖面解释 ,三是分析测试技术。
③时空配置。早期为拉张应力场控制的地堑、半地 堑断陷盆地等地质体在晚期又遭受挤压变形,形成 伸展构造之上叠加压缩构造的地质体为正向反转, 反之为负向反转。
经典正反转构造演化示意图 2016/10/18 7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第一阶段:反转构造研究的萌芽阶段;上世纪的20~30 年代; Lamplyugh(1920) 、Stille (1924) 、Prouvost (1930) 第二阶段:真正意义学术研究的阶段 ; 80—90年代中期 ; Glennie和Boegner (1981) 、Bally (1984) 、Harding ( 1983, 1985) 、Williams (1989) 、Cooper(1989)、 Hayward (1989)、王燮培、费琪(1989, 1990) ;概念、 分类、识别方法、形态特征、运动学机制及动力学成因
周祖翼(1995)认为盆地所得的反转构造几何学、运动学 等成果完全可以应用于造山带,并给造山带研究提出新的 思路和启示。2004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32届国际 地质大会针对造山带内的构造反转和构造继承也提出了很 多新的方法和理论。
经典正反转构造演化示意图 2016/10/18 1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