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心的人,只有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能发现问题的人应该是有很多的,可是能够思考问题的人却不是很多。只有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人,才是最可贵的。

总之,问题从生活中来,又要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会使我们更加聪颖,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了那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面推荐的《我班的“废品回收箱”》,这篇数学日记,小作者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用数据说话,值得大家一读。

我班的“废品回收箱”

如果你到我们教室来,打开后面靠窗的一个学生柜,就会看到里面不是放的学习用品,而是一些废纸和饮料瓶。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我们的一堂“品德与社会”课说起。

这学期的《品德与社会》第五课叫“绿色小卫士”,其中这样一段话给了我们启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回收1吨废纸可以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亮4个小时。回收一个铝罐就等于节约了半个铝罐的石油。解决放错位置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将垃圾分类安放,由有关部门回收后再生产、再利用。

仔细看一看我们教室里的垃圾桶,就会发现,我们每天在学校丢弃的垃圾,主要就是用过的废纸和喝完的饮料瓶、易拉罐。如何把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呢?在于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利用教室后面的空余学生柜设立了一个“废品回收箱”。

现在,我们把用过的草稿纸、旧作业本、旧报纸,还有喝完的矿泉水瓶、饮料罐等主动放到废品回收箱里。过了一、两个星期就叫小区里的废品回收员来回收一次。这样,每个月下来都能有十几元的“收入”。如此计算的话,我们学校有25个班级,如果每个班级都像我们班一样设立一个废品回收箱,一个月就能有250元,一个学期算4个月就有1000元了。按照学校每学期补助给特困生200元的标准,可以补助5位特困生。而没有废品回收箱的话,我们就等于每学期把这1000元钱扔进了垃圾桶。如果每千克纸按0.5元计算,(1000÷0.5=2000千克=2吨),也就是说相当于2吨的废纸得到了回收,这些废纸可再造出1600千克好纸,又相当于挽救了34棵大树。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废品回收箱”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就要在校园里发起“帮助特困生,每班设立废品回收箱”的倡议,快来响应我们的倡议吧!

[2003届(2)班朱姗姗]

学会观察生活教案修订稿

学会观察生活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些事令我们刻骨铭心,有些事只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模糊的影子;有些人,虽然陌生,却会在我们的心湖荡起涟漪,有些人,虽然熟悉,却总是被我们忽略。 是什么让我们总是忽略他们是因为太无足轻重了吗我想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太熟悉。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身边写起,写眼前之景,眼前之事,或者熟悉的人、生活中的小事。 二、请同学们阅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材:1.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2.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1)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平时善于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2)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3.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论学习数学的三种境界

论学习数学的三种境界 发表时间:2012-01-04T10:24:58.10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课改论坛)》2011年32期供稿作者:闫照建 [导读] 做数学.数学光看不做是不行的,结果就犹如入宝山而空手返。 商丘市第十五中学闫照建 清代词学家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不但做大学问的人要经过这样三种境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也是能达到这样三种境界的. 比如我们学习数学,我认为也应该经历类似的三种境界: 一、做数学.数学光看不做是不行的,结果就犹如入宝山而空手返。数学必须得亲自去做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才能将书本知识化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成绩。无论是作为学生或老师,还是作为数学家都必须经历长时间地去“做数学”这一关.这正是所谓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吗?但数学光靠做题还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学习过程中不能老搞题海战,原因是一方面这样做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我们会因此失去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失去“研究数学”的机会. 二、研究数学.有人看到“研究”这两个字就害怕了,认为“研究数学”只有数学家才能正如自然的美景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数学王国的奇妙也绝对不是几个“数学家们”的特权!只要你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并想办法解决它,那么你就是在“研究数学”;只要你对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如痴如醉,并坚持不懈地去探究数学世界的奥秘,那么你就是在“研究数学”;如果你善于运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那么你就是在“研究数学”!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揭示的就是这种境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研究数学,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前无古人的发现!发现无处不在!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我们怎样研究数学呢?其实“研究数学”并不高深,而且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只需要掌握几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就可以研究数学了. 首先我们可以将问题“倒过来”想.比如一道几何题,都有题设和结论的,假如题设和结论互换一下将会怎样呢?是否成立?每一个数学题都可以这样想的.如果做完题在反思的时候,倒过来这样一想,说不定你可以发现什么新定理呢!在这儿我举一个例子吧,大家都很熟悉“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当然证明这个命题也很简单,只需要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证明.可是我们如果倒过来想的话就会得到这样一个命题:“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个命题是真还是假呢?其实这个命题早是在1840年,数学家莱默斯(C.L.Lehmus)就提出来了.瑞士几何学家斯坦纳(J.Steiner,1796~1863)首先给出证明,因而这个命题后来就称为"斯坦纳—莱默斯定理",大家看看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确实很容易呢?其实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数不胜数!有时候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做人也应该如此,假如我们和同学或老师之间出现矛盾时,能用这种“倒过来”的思维方式,也即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的话,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其实可以变得更美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生命在于运动,思维的精髓其实也在运动. 让我们思维“动起来”!最精彩的问题来自于运动的观点的运用!比如我们研究几何中的某个原本固定的点,你不妨让这个点运动起来试试看!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大可不必让自己缩手缩脚,眼界开阔些,是否能让这个点运动到该边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呢?甚至整个平面或整个空间上呢?不想尝试一下吗?现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和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让这个点动起来,运动到底边一端时就会发现距离和等于一腰上的高!我们再想下去,如果将这个点运动拓展到底边的延长线上的时候,距离和将会怎样呢?还等于一腰上的高吗?如果不相等的话,两个距离以及一腰上的高三者之间还有什么数量关系吗?如果仔细研究,你肯定会发现新的结论! 三、享受数学.其实研究数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很多,关键在于自己做个细心的人!俗语不是说事事留心皆学问吗?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改为:事事留心皆数学!如果学习数学时能注重训练自己思维的话,数学就可以使愚钝的人变聪明,聪明的人变得更聪明!如果在做数学的同时能经常反思,你就会从做数学中提高成绩,迷上数学,陶醉在研究数学之中!在研究数学时,有些问题常常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忍轻易放弃,苦苦寻觅,使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忽然发现方法竟如此之妙!答案如此简单!这不正是感受到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境吗? 数学不仅很有趣的,更是美的!是一种体现我们人类思维之美的科学!如果你能够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之美,更能在“研究数学”中享受数学之美!这样你就达到了学习数学的第三种境界:最高境界------享受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张景中院士写了一本书,作为献给中学生的礼物,书的名字叫做《数学家的眼光》1[1]。当我看到这本书时,首先就被书名“镇”住了!——数学家的眼光,在平白的语言后面蕴藏着多么深邃的哲理!当我看完了这本书以后,我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不仅是院士送给中学生的礼物,而且是送给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礼物!感受到它对数学教育所具有的巨大的启迪意义!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出一大堆!其实这一大堆目的,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怎样才能学习好数学?学习的方法也可以说出一大堆,其实这一大堆,从根本上说,也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学习并尝试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怎样才能教好数学,教学方法也可以说出一大堆,其实这一大堆,也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教师自身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更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数学教育的实质就在于让学生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这应该是文化数学教育方式的核心观念! 那么,什么是数学家的眼光呢?数学家的眼光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要让学生学着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呢?这就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 活生生的数学文化 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就是从数学的视角观察,感受,认识,描述,理解以至创造世界! 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陈省身质疑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980年,陈省身教授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学中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作出质疑。他说:“人们常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是,这是不对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是一个熟知的定理,为什么说它不对呢? 陈教授对大家的疑问作了精辟的解答:

第十讲 学会观察生活

第十讲学会观察生活 写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有些同学一提写作就头痛,不知怎么写、写什么,总希望有什么灵丹妙药,让自己一下了就会写作文了。其实,作文的内容,基本上是来自我们的生活。那么,要写好作文,留心观察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因为细节可能就会成为你作文中的优点。 课前准备 1.考考你——你注意身边这些细节了吗? ⑴一圆硬币的背面是什么图案? ⑵你们教室的窗户一共有多少玻璃? ⑶路口的竖排红绿灯,哪一种灯在最上边? ⑷雨天,当雷电来临的时候,是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 ⑸有很多植物是先开花后长叶的,你知道哪些? 2.请你当医生——下面这段话中有错误的地方,请你找到并分析病因,然后修改。 小花猫 说起小花猫,我对它可熟悉呢!它在我家落户两年了。小花猫可爱极了!它有一身细柔光滑的毛,淡淡的灰色中夹杂着黄褐色的斑纹。小花猫的警惕性可高了,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它的眼睛总是瞪得圆圆的,翘起的尾尖微微地摆动,仿佛时刻注意周围的动静,再狡猾的老鼠也别想从它的眼前逃过。 请你找出有问题的句子,用“”画出来。然后说说出现问题的原因,再写出正确的句子。 阅读感悟 瞎马吃草 日本著名写生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看了后,便对画家说:“这马是瞎马吧?”冈山应举感到很意外,忙说:“不,我没有画瞎马,你怎么看得出是瞎马呢?”“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这马睁着眼睛,头没在草丛里吃草,准是瞎马!”农夫根据自己的经验向画家作了解释。 后来,冈山应举经过一番仔细观察,证实了农夫所讲的话。他对自己没有经过仔细观察就作画一事,感到很羞愧。 孔雀上土堆先迈哪只脚 宋徽宗赵佶不是个有能耐的皇帝,却是个有才能的画家和书法家,他在绘画和书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还设了画院,招考各地的画师。 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掉落的荔枝。赵佶看见这种情景,非常高兴。他把画院的画师叫来,让他们当场写生。画师各显神通,画出了一幅幅的荔枝孔雀图,送给宋徽宗评赏。赵佶一幅一幅地翻阅着,说“你们虽画得不错,可惜都画错了。” “错了?”画师们异常惊愕。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几点思考 溧阳市后周小学葛丽艳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课程的学习要发展学生六个核心的素质,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是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新课程培养这一人的基本素养是多么重要。 那么,什么是数感?《新解读》中指出:“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我想通俗一点说,就是指对数的感觉、感受、感情,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以及数的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刻画客观事物,善于捕捉事物中蕴含的数学特征。它可以帮助学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策略。 数感在数学学习中的有什么作用呢? 1、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数感让现实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人们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会将它与数学联系起来,并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即会“数学地”思考。这既是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 2.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有了良好的数感,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能够更加敏感,并迅速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知识的内化,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进而有利于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要解决的问题中去。 3.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遇到与数学有联系的问题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并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数感是完成这类任务的重要条件。 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那是多么可喜的一件事情,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数学素养啊!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体验数感——教学需要引入生活 在数学中数的意义和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运算等等都是抽象的,这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存在了某种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数。学生生活在充斥着数的环境中,就经常要和数打交道。其实,学生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话语。如:“今天作业真少,我10分钟就做好了。”,“姚明可真高啊,有2米多吧!”,“一套房子要100多万哪,我家没有这么多的钱。”……象这样有意识地把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体现了数感。走到一个房间,就会对房间的面积产生敏感等等,正是数感的体现。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辨论会,有的学生慷慨陈辞:“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 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住宅的门牌号、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居

中班生活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生活活动观察记录表 实录:今天的制作狮子活动内容是用不同材料制作狮子,张子杰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狮子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 于是,他选了一个一次性盘子做狮子的脸盘,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狮子的鬓毛,并贴了两只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三只凶眼睛,接着开始做狮子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狮子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张子杰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狮子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狮子的腿,困难解决了,他有开始做了,不一会,张子杰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狮子!” 观察者随感: 从观察中可以出来,张子杰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想象力也不错,就是动手能力还不够,遇到困难总喜欢找老师帮忙,尽管狮子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但从她脸上开心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悦中! 分析幼儿对本区域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一般 C、不感兴趣 老师提供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孩子们从自己的家里带来的,所以活动的兴趣较高,尤涛已经掌握了狮子的基本特征,可是

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这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致,另一方面,老师应该在制作前,示范一下各种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范例,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不至于无从下手,由于时间原因,幼儿不能对各组材料进行一一尝试,因此我决定把这些材料提供在动手角,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装饰狮子。 [活动目标] ⒈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知道物体的转动需要一种力,获得物体转动的经验。 ⒉了解物体的转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⒊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和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风车、水车、陀螺、会跳舞的动物。 [活动过程] ⒈幼儿自由操作,观察物体的转动。 ⑴教师提供风车、水车、陀螺等会跳舞的动物玩具,让幼儿自由玩。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转转转商店去玩高兴吗? (幼儿听音乐学火车车轮转动的动作进教室) ⑵玩后引导幼儿讨论: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启发幼儿给玩具起名字) ①你是怎么玩的?(启发幼儿边说边演示) ②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们都会转动)

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摘要:数感指一个人对数的敏感性,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低年级主要是数概念的教学、简单的运算以及运用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的生成中建立数感;在数的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在数的实际运用中增强数感 关键词:数感培养建立发展增强. 在学生平时的作业或试卷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答案:小红的妈妈重55克,你的身高是125米,你今年7岁,爸爸今年20岁……这些哭笑啼非的答案,一方面让我们感觉到学生生活经验太少,一方面就不能不令我们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良好的数感所造成的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数感呢? 狭义地讲,数感就是指学生对数的敏感性。它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理解复杂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广义地讲,数感既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学公式、定量、性质、公理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也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数和运算概念的感悟和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意识。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将数感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审计观念,

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并对数感作为说明: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有的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从《数学课程》的阐述中不难看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并能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知识的、能力的东西是外显的,比较容易量化,而深层次的数感越发显得若隐若现、难以捕捉。但它往往对人的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如何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数感走向学生,给他们一双“慧眼”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低年级主要是数概念的教学,简单的计算以及运用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我想从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体会。 一、在数的生成中建立数感 数的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单独一个数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大,关键在于它和具体的情境结合在一起,而产生了实际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操作,活动交流与生活经历数的生成,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了解数,初步建立数感。 1、在生活中寻找

学会观察生活

学会观察生活 2006年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01:18 有些同学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听了老师朗读一篇好作文,或者是看了《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里的一篇好文章,便情不自禁地说:“啊,这事我也经历过,怎么就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文章呢?”有时,老师刚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思如泉涌,挥笔成章,有的同学却望着题目干瞪眼,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叫苦说:“嗨!没什么可写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所以才感到“没的可写”。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老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兴冲冲地找遍了全海岛,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的礁石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10天以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声夸奖说:“好,好,好极了!”当时,有个名家叫钟子期,高度评价伯牙的“高山流水”曲:“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从此,“高山流水”四个字就被比喻为“知音”,或者比喻为“乐曲高妙”。 伯牙学琴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我们的老师,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 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的场面;一个对周围事物不仔细观察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我们经常在一些作文里看到这样的描写:“她长得很漂亮”,“他非常生气”,“表演了精彩节目”,“朗诵了动人的诗篇”,“会场布置庄严大方”,“披着节日的盛装”等等。我们如果深入一层问一问:她哪些地方长得漂亮?他生气时是怎么样的?节目精彩在哪里?诗篇是怎样感动听众的?会场是怎样布置的?节日的盛装又是怎么样的?你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切身体验,或者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那么,怎么观察生活呢? 第一,观察生活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透彻,不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比如说,人们高兴的时候要笑,伤心的时候要哭,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时候也有特殊的情况,至深的悲痛常无眼泪,极大的欢乐却往往是热泪盈眶。就说“笑”吧,也有各种各样的笑,如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表示友好、亲切的微笑;表示敌意、轻蔑的冷笑。你都看准确了吗?理解透彻了吗? 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必须准确; 作文要写得具体,观察必须细致;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很多俗语,其实都是人们对经验的概括。它们未必很准确,却总是有些道理。如果我们尝试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这些俗语,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山边的人,馋了上山打猎,病了上山采药,总之是经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但是,在古代,环境还没有被破坏得这么厉害,山上有老虎是常有的事。尽管一只老虎的领地可达数平方公里,它也不是天天在领地闲逛,所以上山打一次猎遇到老虎的概率也不高。但对于那些天天上山打猎的老猎人来说,在职业生涯中一次老虎都没有遇到过,倒是件稀有的事。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大概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假设猎人每次上山打猎,遇到老虎的概率是p,也就是说遇不到老虎的概率是1-p。那么,在m次打猎中,每次都没有遇到过老虎的概率就是(1-p)^m。只要有可能遇到老虎,相当于说p>0,当m越来越大时,(1-p)^m就越来越小,趋向于0,也就是说,尽管每次倒霉遇上老虎的概率不高,但如果每天都去打猎的话,总有一天会倒霉的。 可能有人会反过来想:我每次买彩票,中头奖的概率不是0,那么,总有一天我会中头奖的。这种想法既对又不对,理论上来说,的确一直买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中奖,但是大概要买多少遍才会中头奖呢?以36选7为例,中头奖的概率是1/C(36,7),所以大概要买C(36,7)期会有一期中头奖,那是大概八百万期,也就是大概两万年。两万年后,福彩是否存在还是个问题。 而对于猎人来说,每次上山遇虎的概率显然没有那么低。要是听到虎啸也算遇虎的话,千分之一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估算。这样算来,大概打一千次猎就会有一次遇到老虎,对于经常上山的猎人来说大概十多年就有这个数了,难怪“上得山多终遇虎”。 现在环境破坏得严重,要“遇虎“,大概只能到动物园去了,山里反倒非常安全。“盛世出猛虎”之类的,只能是笑话了。

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学会观察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学会观察生活》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用文字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养成观察自然、社会生活的习惯。 3.从名家名篇中学习观察与写作,体会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叶圣陶曾经说:“事物的材料原都摆在我们面前,并不隐藏,可是我们要收得事物的材料,却非观察不可。自然界的事物森罗万象,互相混合着,我们要写某事物,先得把某事物从森罗万象中提出来看……这些都是观察的工夫。”这就是说,我们身边的自然与社会,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假如我们只是习以为常,并没有细致真切地去观察过,那就并不能真正构成我们的经历、体验和认识,也就不能成为写作的源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观察生活,让我们写作的源泉活起来。 二、方法指导 ①找寻有情感体验的生活片段。 师:莫言说:“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可见五光十色的生活才是写作的矿藏。可是一些同学明明脚踏富矿,却浑然不觉;还有一些同学明知富矿所在,却不知如何开采。我们就先一起来找寻一下大家的“宝库”吧! 小组交流,分组讨论:回忆自己有特殊情感体验的经历,将事情经过叙述出来,例如欢喜、崇敬、失望、忧伤、孤独、害怕等 全班交流。 师:我们已经将埋藏在我们内心的宝藏找到了,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把他挖掘出来,力求更加深入和完整,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的具体方法。 ②学会观察 师:观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吗? 明确: 1.观察要讲究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例:《雨的四季》一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观察到的不同季节的雨景。 2.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从表面到深层。 例文一: 进来一位青年教师,短短的头发,戴着一副眼镜。上身穿一件衬衫,脖子上系着一条领带,下身穿着长裤,脚穿一双皮鞋,个子中等,圆脸,皮肤黑白一般,长得有点胖。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点评:观察顺序混乱,没有由表及里。 例文一(修改): 进来一位青年教师,个子中等,身材微胖。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幅黑框眼镜,镜片上闪烁着五六个圈儿。他总喜欢穿一件白衬衫,干干净净,一条黑色的裤子总是光滑整齐没有褶皱,配上油光锃亮的黑皮鞋,透露出老师的严谨与认真。课堂上,他总是滔滔不绝,讲到得意之处,圆脸上会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可有时,好像换了一张脸,铁青的,冒出几根筋,在颤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中江县万福镇中心学校中江 618106) 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掌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使客观世界能动地服务于人类,人类才能 得以向前发展。观察生活有多种方式,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是其中的一种。如看到一块麦田,学生会去思考如何测量计算出它的面积,推算出它的产量;出去郊游,会科学合理地安 排路线,计划时间;上街买菜,会预先计算出需要多少钱;看到一块不规则的石块,会思考 如何计算出它的体积等等。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发展的重要 手段,研究任何数学问题,都要从观察数学对象开始。数学上的发现都起始于观察,教师应 培养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科学地认识生活的能力。因为: 首先,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有利于数学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是从现 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会把知识学得活,记得牢。如教师在教学圆周率及圆的周长公式时,可让学生在课前量出5分币、笔筒、茶杯等的直径 和周长,并统计好数据,让学生独立分析每个物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课堂教学时教师引 导学生计算出各个物体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从而轻松地得出圆周率和周长公式。再比如 学生在生活中多测量和估算物体的长度,就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 其次,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生活是美好的,对美的事物的 感受,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中处处是知识,对生活的刻意留心,可以丰富学生 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小学生自己统计一次成绩,并分别用分数、百分数、比例进行 分析,就会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比例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使知识成为一个网络,使学 生的思维灵活。再比如学习了比例尺,学生试着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是测量、计算、绘图 各种能力的综合作用。学生随时把身边的现象和数学联系起来,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 学生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是比较理性的 知识,如果不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如果让学生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就会使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如让学生自制圆柱体笔筒,使学生既理解圆柱体面的组成,面与半径、高的关系以及体积的概念,又体会到知识丰富生活的乐趣。另外,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家人买 卖付钱,计算存款利息等,都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有利于培养适合21世纪的开拓者、创新型人才。只 有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科学地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才能创造出更美的生活。而让学生用数 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创造的好习惯,而不是只会接受知识,生搬硬套的书呆子。 数学教师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用数学眼 光观察生活的好习惯,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主动观察的能力呢? 第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一门自然学科,数学知识广泛的 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 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平常,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郊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数学公 式时,教师要在课前或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 程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再如测量长度、度量角等,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让学生动手动脑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又如学习了物体表面积,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 如果你留意了生活,再想表达的时候,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找那些汉字,而是它们争先恐后地来找你了。 现在仍有许多孩子说写作难,为什么难?因为是被逼写的,家长、老师要求写,有进取心强的小朋友甚至自己逼自己,今天出去玩了,我一定要写出一篇多少字的文章来,更甚者在玩之前就把这目的跟自己说了,这样的写作是十分功利的。写作本该是人类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本能,不吐不快,吐出来才舒畅,这才是写作的本质。所以要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就要弱化写作的目的性,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而写作,为了发表文章而写作,为了博取老师欢心而写作……这些想法应该全部扔掉。 在抛弃一切功利思想后,让我们拿起笔来吧。我思故我在,我要把我看的我想的表达出来以证明我的存在,所以我要写作。 今天来说说怎么写一件事。 我们提倡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能胡编乱造,那么文章中所写的事必须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是一件真实的事,这是我们谈如何写记事作文的前提。 仔细观察,留心生活,这是写好一件事最关键的地方。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写好作文所以才来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为了培养一颗敏感的心,让我们有细腻的情感,不那么麻木。那应该关注哪些呢? 关注生活中的人 一件事中少不了人物的出现,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物的情感思想可以通过他的语言、表情、动作,甚至是他的长相表达出来。这些东西,不同的人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不一样,如果你注意到了,如实写下来,你笔下的人物绝对是栩栩如生。如果你觉得关注别人很麻烦,那就从关注自己练起。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前段时间我们班举行了语文单元测验,分数下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孩子们表情迥异,于是我让他们写写拿到卷子后自己的表现。 有一个孩子,以往每到写作文的时候我和他都觉得很痛苦,这次他是这么写的:(摘录如下) “哦!不!我考了个不——及——格!!!”我尖叫起来。 大家盯向我的卷子,我怒吼着:“不要再看了,我告诉你们我考了53.5分!” 大家都笑着说:“让我们看看吧。” “不——行——”我一字一板地说。 你瞧!这段对话写得很不错吧?提示语用得恰到好处,对自己的表情、语气、动作描写得十分形象,根本不用老师去教他怎么写。 关注生活中的物 在一个有心人眼里,一朵花、一片草都有其独特之处,只要你关注了就会有发现,有发现就有东西可以表达。所以,留意咱们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吧,别让日子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小学生眼中的数学世界

小学生眼中的数学世界 ——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做法及体会 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小学袁小红 作为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我已经经历了三个年头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要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为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研读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过程中,在用教材教的历程中,我切身感受到这套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用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探索、调查、讨论的建议,为我们广泛利用教学资源铺平了道路。 好的教材体系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利用和开发的重点是如何研究和处理教材,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素材,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能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世界的广阔空间。我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科学与真理源自生活。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走进生活,走向大众,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以开放的体系再现数学的基本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研读教材,了解知识结构,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及教育性;了解学生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生产、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完整版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 记录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 2012-04-24 08:35:51|?分类: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开发者】 王临光毛卫彩张娜公联梅 【观察点】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观察目的】 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 课堂学习行为是特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和测量到的外显的学习反应或行为。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就等于课堂教学效果收获了一半。 【使用说明】 观察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结束的学习行为,针对观测点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 2012-04-24 09:34:22|?分类: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 【开发者】 王仕香黄慧慧 【观察点】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观察目的】 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课堂行为。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何落实,通过观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优化课 堂教学。 【使用说明】 贯穿课堂的全过程,针对观测点记录课堂现象,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在初中学段的初期“中等生”在整个班级学生中占大多数,他们普遍能遵守课堂纪律;他们渴望进步,但又不够积极主动地勤奋学习.他们因处在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位置上,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只有少数毅力较强的中等生能较长时间保持在“中等生”的水平,大部分中等生因一个学期或一年的努力后,没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而对学习丧失信心, (1)课堂观察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而使用的一种方式,但不适用于个人使用。团队中每个人用不同的观察手段完成不同的观察任务,通过各种视角对教学进行观察,就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现象,并通过跟进的归因分 析,客观地揭示教学现象的本质所在。 (2)对于课堂观察这种方式,不能死扳硬套,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研目标,灵活地加以运用,可以是量表单独使用,也可以是定量的量表与定性的描述同时使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要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 (3)运用课堂观察开展教学研究需要一个长周期,才能看到研究的效果。对于一节课通过课堂观察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其合理性需要再进行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这样反复几次才能真正解决教学问题。 (4)因为课堂观察比较耗时、耗力,样本较小,课堂观察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最好选择代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才比较有意义 和有价值。 (5)要做好观察,仅有方法、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调整观察视角,改进思维方式;观察、指导者与教师是教师生涯中的生命共同体、合作反思的伙伴。

心理活动课学会观察

一、课题:学会观察 二、设计思想: 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培养那种以积极的探索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为重要。”观察是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基础。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探求欲,但由于注意力的不稳定性等因素,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仅停留在表象上,不能挖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深层内涵,而且容易对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视而不见。本课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帮助学生体会观察的乐趣,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三、活动目标: 1、使学生明白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观察各种现象的兴趣。 2、初步掌握观察要全面、仔细、多角度的方法,知道观察生活要用心。 四、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游戏图片。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区: 1、师:(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生:一双眼睛。 师: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可是同样的事情,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你们相信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2、摁手印游戏 教师讲游戏规则: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仔细看老师的动作,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做,看看谁和老师做的一样。 开始游戏:老师伸出食指,沾一下印油,再把手指摁在白纸上按住,(在摁手印的过程中,教师把食指换成了中指。)教师摁在纸上不动。 师:看清楚老师的动作了吗?请同学们学老师的样子摁手印。 师:我们一起抬起手,纸上会有什么?

生:一个红手印。 教师抬起手,白纸上也没有。有的同学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有的学生没有。 师:为什么老师白纸上没有红印,请和老师做的一样的同学说一说。 生:老师在印手印的时候将食指换成了中指。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同样的看,有些同学就观察到了,有些同学没有观察到,为什么呢?请没有观察到的同学不要着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去观察。(揭示课题学会观察) (二)明理区: 1、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观察,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好朋友,你们快来看看他是谁? (出示课件,请一名同学讲故事) 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这时,砖瓦石料都已备齐,国王选定动工的黄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动工时木料准备不齐,是要处死刑的。怎么办呢?晚上,鲁班睡不着。他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去。抬头望望,启明星向他眨着眼睛,天快亮了。突然,鲁班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抬手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划出一道口子,渗出了血珠。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丝茅草叶和蝗虫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出了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不是纯了,就是断了。这时,鲁班想起了铁。他跑下山去,请铁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带锯齿的铁条,用它去拉树,真是快极了! 2、教师提问: 师:听了鲁班的故事,你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

《数学的眼光》

《数学家的眼光》读后感 张芬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学生努力的学习数学,一方面却是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对数学的感情?我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放在首位。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对数学有着一情感互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要想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只有教师深入挖掘数学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自己先领悟到数学的美,并不断渗透在教学中,才可能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的美。 偶尔读到一本书《数学家的眼光》深有感触。数学教科书,有不少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在教学中,这些故事往往被老师忽视掉,认为他们不属于考试的范畴,所在讲课时,基本不讲。但是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好这些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伟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对科学的痴迷,在研究过程中的不懈努力,遭遇嘲讽时的坚持,对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和精神熏陶有着重要意义,了解这些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对学生也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不同:在普通人眼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数学家眼中就变得异常简单;普通人觉得相当简单的问题,数学家可能认为非常复杂.作者张景中院士从我们熟悉的问题入手,通俗生动地介绍了数学家是如何从这些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并得出不同凡响的结论的。 《数学家的眼光》是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写给中学生的一本科普读物,是一本雅俗共赏的科普读物。作为中学数学老师,特别欣赏这本书,一口气读完全书,他给人以启迪,使我更加热爱数学这门学科,从而在教学中能渗透一些数学思想,使我人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大一班日常生活观察记录表

班级:大一班 姓名: 2014年 9月1-5日(第一周) 班级:中三班 姓名: 2014年 9月1-5日(第一周) 东圃幼儿园中班幼儿日常活动观察记录表 东圃幼儿园大班幼儿日常活动观察记录表 项目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备注 自 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 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能按时入园, 主动向老师们问好。 ○ ○ ○ ○ ○ ○ ○ ○ ○ ○ ○ ○ ○ ○ ○ 达到:红色 基本达到黄 色 加油:黑色 能文明进餐, 做到光盘行动。 ○ ○ ○ ○ ○ ○ ○ ○ ○ ○ ○ ○ ○ ○ ○ 听音乐收拾玩具 ○ ○ ○ ○ ○ ○ ○ ○ ○ ○ ○ ○ ○ ○ ○ 能安静睡午觉 ○ ○ ○ ○ ○ ○ ○ ○ ○ ○ ○ ○ ○ ○ ○ 自己评价:本月,我一共得到( )个红圈、( )个黄圈、( )个黑圈。 教师的话: 项目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备注 自 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 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自评 同伴 评 老师 评 能按时入园, 主动向老师们问好。 ○ ○ ○ ○ ○ ○ ○ ○ ○ ○ ○ ○ ○ ○ ○ 达到: 红色 基本达 到:黄 色 加油: 黑色 能文明进餐, 做到光盘行动。 ○ ○ ○ ○ ○ ○ ○ ○ ○ ○ ○ ○ ○ ○ ○ 听音乐收拾玩具 ○ ○ ○ ○ ○ ○ ○ ○ ○ ○ ○ ○ ○ ○ ○ 能安静睡午觉 ○ ○ ○ ○ ○ ○ ○ ○ ○ ○ ○ ○ ○ ○ ○ 自己评价:本月,我一共得到( )个红圈、( )个黄圈、( )个黑圈。 教师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