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迎香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 应用:鼻塞,口歪,面痒。
(3)足阳明胃经常用穴 承泣 定位:双目直视,瞳孔直下0.7寸。 应用:眼睑颤动,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口眼歪斜。 四白 定位:双目直视,瞳孔下1寸。 应用:目赤痛痒,迎风流泪,口眼歪斜,眩晕。 地仓 定位:口角旁0.4寸。 应用:口角歪斜,流涎,眼睑颤动。 颊车 定位: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上下齿咬紧时,在隆起的 咬肌高点处。 应用:口眼歪斜,颊肿,齿痛,口噤不语。
(1)体表标志定位法 体表标志定位法又叫自然标志定位法,它是以人体 解剖标志作为定位的依据。常用的体表标志有以下两种: 1)固定标志 指标志不受活动影响者,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 肚脐等,以及各部骨节的突起和缝隙、肌肉的隆起和凹陷。其中主要 是指“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由于这些标志固定不移,所以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 堂,鼻尖取素了,两乳之间取膻中等。这是输穴定位的基方法之一。 2)活动标志 指关节、肌肉、皮肤随着适当的活动而出现的标志,包括 关节的间隙、肌肉和肌腱的隆起或凹陷、皮肤的皱纹等。 临床可利用这些标志作为取穴定位的依据,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 陷处取听宫,屈肘纹头取曲池,拳掌横纹头取后溪,取阳溪穴时应翘 起拇指、指长伸、拇短刖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是穴位。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
(一)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 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经络组成经络系统。经是经脉,就如路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琪 特点是纵行且分布较深;络是络脉,就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 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里有经气循环传注,昼夜不停,如环无端。通过经气 的运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都得到适当的调节,从而使整个 杨体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经络中的经气,来源于脏腑之气, 所以 经气的虚实又决定于脏腑之气的盛衰。 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共同说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 病理弯化,阐述各个内脏同体表一定部位的特殊联系。针灸、推 拿等技能的学习与应用,都以经络理论为重要依据。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应用:胃痛,腹胀,呕吐,噎膈,泄泻,痢疾。
丰隆 定位:在外踝高点上8寸,胫骨前嵴处两横指处。 8 应用:痰多,哮喘,咳嗽,胸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
内庭 定位:在足背第二、三趾间的趾缝端,约跖趾关节与趾蹼缘 间的中点处。 应用:齿痛,鼻衄,腹痛,腹胀,泄泻,热病。
阴乔脉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肾经上行;阳乔脉起于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膀胱经上行。二脉交会于目内眦,有 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的功能。 阴维脉与六阴经相联系,在颈部与任脉会合,主一身之 里,阳维脉与六阳经脉相联系,在项部会合于督脉,主一 身之表,它们分别调节六阴经脉和六阳经脉的经气,以维 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冲脉、带脉、阴乔脉、阳乔脉、阴维脉、阳维脉六脉 腧穴,寄附于十二经与督脉、任脉之中。督、任二脉各有 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脉”。 十四经脉(见P61图2-69)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 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因而是针灸治疗、 保健按摩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4)足太阴脾经常驻用穴 隐白 定位:足母 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 应用: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 太白 定位:第一跖骨小头后缘,当赤白肉际处。 应用:胃痛,腹胀,身重,肠鸣,泄泻,便秘。 公孙 定位: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当赤白肉际处。 应用:胃疼,呕吐,钦食不化,腹胀腹痛,泄泻,水肿,心烦失眠,嗜睡。 三阴交 定位:在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的后缘处。 应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经闭,遗精,水肿,小便 不利,遗尿,失眠,高血压等。
十二经脉的名称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十二经脉中属 脏的经脉为阴经,属腑的经脉为阳经。其体表分布左右对称,在 四肢的分部规律见下表:
十二经脉四肢分部规律表
经脉 部位
阴经 (属脏)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经 (属腑)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2)输而气血,营养周身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 领带经络的传注,才能输而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 器官,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脉 中,卫气运行脉外,如果经络功能正常,营卫之气密布周身, 营气调和,卫气固密,就能发挥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手三里 定位:侧腕,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应用:手臂麻痛,肘挛不伸,偏瘫;齿痛,失音,腹胀,吐泻;眼目渚疾。
曲池 定位: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 应用:热痛,上肢不遂,月经不调,目赤肿痛,高血压,胸中烦满等。
肩髁 定位: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胧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出现 凹陷处。 应用:肩臂挛痛不遂,齿痛,风热瘾疹。
(二)腧穴基础知识 1、 腧穴概述 (1)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接受 针灸、按摩刺激的部位。
(2)腧穴分类 分布在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三类。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 穴”,全身经穴共有361个。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 春有奇效,故称“经外奇穴”。那些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 是以痛处为穴的腧穴,称阿是穴。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前缘 中间 后缘 前缘 中间 后缘
手
上肢
足
下肢
十二经脉通过脏腑、手足、阴阳、表里经脉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 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付注系统。其流注次序见P60表2-5。
表中反映了十二经脉中阴阳经之间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 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 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紧经相表里;手厥阴 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阳肝经相表里。互为 表里的阳经与阴经在脏腑之间又形成六组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 阴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等。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下出于会阴,上抵颏部,诸阴经都相与交会,所以 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诸阳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下出于会阴,上至头面,诸阳经都相与交会,所以 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号足少阴肾经并行,下出于会阴,上至会阴,故有“一源三歧”之说。
带脉起于胁下,绕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诸经。
1.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及许多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等 组成。其中十二经脉是主体。其基本内容见P59表2-3。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 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 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 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总 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叫“十二正经”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乔脉、阳乔脉、阴维脉、 阳维脉八条经脉的总称。由于它们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偶,与十二正 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的调世作用。 当十二经脉运行的气血满盈时,就流溢到奇经八脉中储存起来;当十二经脉 中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可调动其储蓄,把气血还流于十二经脉中。此外, 由于奇经八脉也各有其循行路线,因此它们所涵蓄的气血,同样起着营着机 体、内温脏腑、外濡腠理的作用。
(3)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作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每个腧穴都有 较广泛的主治范围。本经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 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而又有其 共同性。
2.腧穴的定位方法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可分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 寸定位法,手指比量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4种。
从表中还中看出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如下:
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 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 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 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 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 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2 2)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 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 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阳胆经均通于目 外眦。 3)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 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紧经与手厥阴心 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指寸法必须在骨度分寸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 量全身各总,否则会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然监床应用中 应该互相结合。
(4)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定位方法, 此法只适用于少数腧穴的量取。
如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定百会;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 叉,食指端取列缺;直立垂手时中指的尖端到达处定风市; 两髂嵴上缘连线中点定腰阳关等。
(2)骨度分寸定位法 将人体各部,按照比例分别规定为一定的 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这种假定的长度叫“骨度”。 骨度的单位是寸,这里的寸就是等分。如肘横纹到腕横纹 为12寸,即是将这段距离划分为12个等分。不论任何年龄、体 形、男女、老幼都可按照这种标准测量。此法是腧穴定位的基 本方法。目前常用的人体各部骨度分寸。 (3)手指比量定位法 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故又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简称“指寸法”。 医者根据病人身材高矮和手指的长短粗细情部,适当做出 增减减比例,也可用自己的手指来测定穴位。此类方法较多, 临床常用的有以下3种: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应用:头痛,项强,咳喘,咽喉肿痛,齿痛。
(2)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穴
商阳 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应用: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颔肿,手指麻木。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中心处。 应用:头痛,目赤肿痛,耳聋,齿痛,咽喉肿痛。
1)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 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 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 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 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接线员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适用于四肢的直寸及胸腹部直寸和横寸取穴。
2.经络的生理功能 . (1)内属脏腑,外络肢体 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 八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又沟通于十 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经络的这种相互 联系,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 织器官。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梁门 定位:脐上4寸,旁开2寸。 应用: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天枢 定位:肚脐旁开2寸 应用:腹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痛经,水肿。
梁丘 定位:髂前上棘与髂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上缘上2寸的凹陷处。 应用:膝胫痹痛,胃痛,乳痛。
犊鼻 定位: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应用:膝关节痛。
应用时,应以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作为取穴位的主要 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部腧穴的具体情况,适当参合 其他方法,灵活运用,以求取穴的准确。
3.十四经脉的常用腧穴 . (1) 手太阴肺经常用穴
中府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应用:咳嗽、气喘、肺胀满、肩背痛。
尺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应用:咳嗽、咳血、潮热Leabharlann Baidu气喘、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