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生长发育在这样一种四周封闭的 “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中,理所当然造成 一种地理隔绝;特殊的地理条件,阻断了中国同 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 与生俱来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文化 的传播障碍和输入障碍:一方面,中国文化要比 较完备地向四周辐射传播非常困难,障碍很大。 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传入中 国甚为艰难, 或者即便传入中国, 也因地理环境因 素的抵消耗损而量能不够,而缺乏巨大量能,外 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作用就不是很大。
恰恰因为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隔绝的状态, 使中国 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并由此造成了中 国传统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独 立性。
比如中国的文字,从早期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 体字,在其诞生和发展成熟过程中,没有受到任 何外来文字的影响。中国表意的方块字与世界上 很多民族的字母拼音文字截然不同,毫无共性之 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字的诞生发育, 完全是在与外界文明缺乏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完成 的。
东部海岸:深圳
地形地貌的差别,气候类型的差别,海拔 高度以及降雨量的差别等等,必然形成不 同的Biblioteka Baidu理气候区域环境,由此产生不同的 经济类别区域,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与 多元性格局的存在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与地理环境的 差异性密切相关。
比如,按我国地形地貌及气候差异区分的文化类 型,有河谷型文化、草原型文化、山岳型文化、 海洋型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型各有个性特点, 河谷型文化以农耕为主,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 强;草原型文化以畜牧业为主,特点是流动性和 外向性;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 而海洋型文化的特点则是开放性和冒险精神较强。 这些不同的文化类别,以地理环境差异为特征, 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最终形成 不同区域人们在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思维 意识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别。
3. 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
地理环境广阔,对各种文化有着巨大容量的承载空间,构 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强的显著特点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数千年历史中不曾中断地连续 传承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完整独立与相对封 闭。与世界其它几大文明古国的情况相比较,古埃及文化 因希腊亚力山大大帝占领埃及而被希腊化,古罗马文化因 日尔曼族入侵而被中断,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 被摧毁,唯独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连续传承未曾中断,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 力。分析个中原因,不能不归结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完整独 立与相对封闭。
从地形地貌类型看, 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可 划分为沿海低洼平原 地带、平原向高原过 度地带以及高原地带 三种类型。地形地势 西高东低,高度由西 向东依次递降,呈现 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 地貌,从西部的高山 到东部的沿海,海拔 悬殊,差距达到9000 多米。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
从气候气温方面来看,我国气
追溯“中国”一词的本义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渐 扩展的过程。“中国”二字,中是指方位,四方 之中;国的本义是城邑(大城曰都,小城曰邑)。 “中国” 一词,在古代典籍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别。
狭义“中国”,是指方形的城,主要是指天子的 都城或京城,也包括京师周边的地区。京城以外 有诸侯封国,京师处在四方诸侯封国的护卫之中, 于是就把处于诸侯护卫之中的京师称为中国。后 来,“中国”一词地理空间开始扩展,由狭义到 广义,其范围扩大到中原地区,包括黄河中、下 游流域。
处在居安求稳,和谐有序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中的农耕居 民,总是表现出一种不尚武力,热爱和平的防守心态(从 住宅的篱笆、单位的院墙、城市的城墙到国家的万里长城, 无不表现出这一防御心态) 。
C、以土为本,稳定型强,依恋故乡,
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容纳性
土地是农耕民族的归宿与希望,农耕居民很早就形成了 “以土为本” 的“恋土情结”:土地是根,再穷再苦也 要死守故土,所谓“父母在,不远游”、“金窝银窝,不 如自己的狗窝”、“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等民间俗 语,正是这种“恋土情结”的表现。由于农耕生产方式扎 根土地,生产区域长期固定,群体不流动,生产模式不变 化,反映在文化上,必然是一种不急不躁的稳定心态,形 成不轻易变动的稳定文化系统。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们习惯上称明朝或清朝 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从此,“中 国”才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中国也被称为华夏。为什么称中国为华夏呢?
孔颖达《左传注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 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夏即大的意思,指 高大壮观。中国是礼仪大国,可称为夏国。华, 指丝绸服装颜色艳丽,华彩美观。在夏前面加上 一个华字,称华夏,是古代黄河流域的祖先因其 华美丝绸服装独步天下,与周边四夷迥然有异并 引以为自豪,非得要突出这一个特点不可,于是 以“华夏”自居。由于中原地区是华夏人居住活 动的地区,处在周边四夷之中,于是又称中原或 中国为中华。
如果再从地理环境更小范围区域出发,则 可以把中华地理区域环境所涉及的、带有 明显地方区域个性差异的文化现象,细分 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 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 岭南文化等等。把诸多不同地理差异或地 缘特征的文化类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类别多样,以及 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极其丰富。
另一方面,对土地的认同,对家乡依恋,往往形成农耕居 民极强的乡土凝聚力,把这种乡土凝聚力放大,最终内化 演变成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而农耕民族浓厚的乡土情怀 进一步扩展升华,便成为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和誓死捍卫 祖国的民族精神。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发 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人类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之关系
1、 文化是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 然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因此,地理、文化、人, 这三者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2、 人类文化必须产生、发展于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一定的人类文化和一定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文化必然
候带由北向南可分为亚寒带、
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
带和热带等六种类型。从北部
的黑龙江流域到南部的南沙群 岛,气温差距冬季可达50°C 以上的悬殊,夏季的温差也可 达20°-30°C。年降雨量方 面,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
国的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多雨地区和干旱地区的降雨量 悬殊巨大,相差1500毫米以上, 多雨的地区年降雨量可达1600 毫米以上,而某些干旱地区年 降雨量不足50毫米。
四、古代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矛盾冲突与文化融合
1、我国古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异质差异
① 农耕文化的基本持征 A、安土重迁,定居封闭,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农耕生产离不开土地,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必须定居下来, 顺应季节的变化按部就班进行田间劳作。长期定居一隅被 束缚在狭小的土地上,必然封闭狭隘,目光短浅。世世代 代在单一的、传统的生产方式中重复劳动,必然形成农耕 社会因循守旧的传统习俗或墨守陈规的封闭意识。 另外,农耕民族安于故土,决不轻易迁徙,群体不流动, 死守故土,年复一年的封闭、与世无争的“定居”中,缺 乏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冒险、创新精神。
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天下中心”地 理观念意识,制约了中国人的思维视野, 导致中国人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严重阻 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拓发展。
第一次对中国人“天下中心”观念带来震 撼的,是明朝末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 玛窦。利玛窦带来了一张反映欧洲文艺复 兴地理学成就的地图,名为“万国全图”。 图上的中国并不处于世界中心,仅仅是在 一个洲即亚洲的某一部份。
对此,朝野议论纷纷,表示异常愤概,说 这一世界地图把中国画的这么小,是有意 夸大外夷而丑化中国,声称这张地图“其 说荒谬莫考”;“以中国数万里之地为一 州,妄缪不攻自破”。利玛窦面对这些指 责很是担心,怕中国皇帝看到这张地图后 怪罪他藐视中国,于是只好把中国的位置 改到了世界中心,并命名这张图为《舆地 山海全图》。经过改动,这张世界地图才 于1584年得以印刷出版,这也是中国第一 次刻印西洋式世界地图。
B、居安求稳,和谐有序,不尚武力,热爱和平
农耕生产靠天吃饭,生产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一年四 季风调雨顺收成稳定,希望远离旱涝虫灾,日子平安生活 稳定,这样就形成了农耕民族居安求稳的性格心态。
农业生产必须顺应自然气候,顺应天时,与季节变化协调 一致,保持和谐;一切农事活动,以全年二十四个农事节 气为指导,有条不紊地依次进行,这样就形成了和谐有序 的生产、生活秩序,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和谐性。
几十年以后,被中国皇帝称为“僻居荒远” 的落后英国“蛮夷”,用船坚利炮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一系列割地赔款耻辱条约的 签订,中国人不得不被迫接受这样一个痛 苦的事实——中国不再是天下的中心,不 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朝,而被中国称为 “四夷”的,则有可能是一些比中国更文 明更发达的国家。中国社会几经变革阵痛 以后,最终由传统走向现代。
4、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人类作用于自 然环境的文化活动,实际上是把自然环境中一个个
原始景观转变成为文化景观的过程。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 及其文化特征
1、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 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我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地 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各种不同区域 地理条件差异明显,整体地理环境独立封闭, 这是我国总体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
三峡大坝
三、农耕地理环境支配下的中国“天下中心” 观
春秋时代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个建 立“文化中国”的伟大理想。当时他们所 谓的“中国”,既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又 不是一个政治概念,也不是一个种族概念, 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即与野蛮相反的 “文明”; 有所谓“中国而失礼义则夷狄 之,夷狄而能礼义则中国之”的说法。
要打上地理环境因素的深刻烙印。
3、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 自己的发源地,文化源地 的自然特征与生态环境, 往往构成不同空间文化现 象的重大差别。地理空间 上的文化分异,源于自然 环境所形成的地域分隔; 特定的地理环境不仅导致 特殊文化的产生,而且对 于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极 为重要的制约作用。
庐山日出景观
2、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形成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独立性
东南面为茫茫大海,是一 望无 际难以逾越的太平洋, 西南面 是不可跨越的世界 屋脊青藏高 原和艰险难行 的横断山脉,西 北面帕米 尔高原以及高原以外 茫茫 无际的沙漠戈壁,正北面 是干旱的大草原和西伯利 亚辽 阔的针叶林地带。这 些天然的 地理障碍,把古 代中国与外部 世界隔离开 来,形成了相对封 闭隔绝 的自然环境; 也使中国 在 世界区域范围内成为一个 相 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4、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形成凸现农耕文明的 传统主体文化
中华文明最为重要 的发源地黄河流域, 土地肥沃而疏松, 加上温带气候条件, 成为中国农耕文化 发源地之一,黄河 因此被称为中华民 族的“母亲河”
黄河壶口瀑布(摄于07年4月)
陕北老农
长江流域温暖湿润,雨量 充沛,土地肥沃,湖泊众 多,为水田农耕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 然条件,长江成为中华民 族的第二条“母亲河”。 除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外,其它如淮河流域、珠 江流域、四川盆地、关中 平原等大面积地区以至于 整个长城以南的中华大地, 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重 要经济生产区域。
古代中国人建构的“天下中心”地理观, 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其一,中国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 心,也是文化或文明的中心。其二,地理 空间越靠外缘,就越偏僻荒芜,住在那里 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就越低。 其三,野蛮而不开化的周边四夷必须向具 有高度文明的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接受中 原王朝也就是受接中国的制约与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