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姓名慕云轩
学号 ***********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10级
指导教师李辉
2014年04月30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陶渊明的简介与研究现状 (3)
第二章陶渊明的出仕 (4)
第一节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4)
第二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5)
第三节为贫而仕 (5)
第四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7)
第三章陶渊明的归隐 (8)
第一节时局动荡、社会黑暗 (8)
第二节自己内心的向往 (8)
第三节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 (9)
第四节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 (10)
第四章陶渊明归隐之后 (11)
第五章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摘要
陶渊明一生命途多舛,几次出仕与归隐,然而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
他出仕是为了博取怡养性情、享乐人生的雄厚的物质资本,并且受家族的影响,要立志做官,报效祖国。
他归隐是受不了官场的黑暗,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救不了人民和天下,同时还有向往心中田园式的生活。
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他的一生是无奈的。
关键词:陶渊明;出仕;归隐;原因
ABSTRACT
Tao yuan ming's life is not very well, there are several official and retirement, but what he pursued the ideal of life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tate of human nature, that is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the spiritual freedom leisurely and comfortable. His official is in order to gain temperament and pleasure in life the abundant physical capital, an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spiring leaders, serve for the motherland. He can't stand the dark officialdom, cannot achieve his ideal life and can't save the people and the world, as well as idyllic life yearning heart. Tao yuan ming decided to seclude when his heart is very complex, the rural life is not so good, after his seclusion. Tao yuan ming comfort myself with the people who are in ancient sages. His life is helpless.
Key words:Tao yuan ming; official; seclusion; reason
第一章陶渊明的简介与研究现状
陶渊明,出生于纪元365年,卒于纪元427年,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曾经做过彭泽令,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
他生活在晋宋交替的转折点,出生于衰败官吏地主人家。
早年曾做过一些小官,后来由于对社会深怀不满,最终于四十一岁时归隐田园,终身不再出仕,著有《陶渊明集》[1]。
历史上曾对陶渊明进行专门的评价,这种评价开始于梁朝的钟嵘。
钟嵘在《诗品》里,把陶渊明称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
所以,历代评论家也大多以“隐逸诗人”来谈论陶渊明,影响十分深远。
这种简略的论定,虽然道出陶渊明后半辈子隐居的某些情况,却没有显示其隐居的本质。
而对其前半生的出仕,则置之不顾。
所以可见,怎样认识陶渊明的出仕与隐居,是关系到如何评论陶渊明及其创作的关键所在。
在一九五八至一九五九年前后,《光明日报》下的《文学遗产》专刊,曾经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展开过很长时间的讨论。
在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上,比过去虽然有明显的进展,但仍属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因而的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仅仅就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而言,就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全盘否定或肯定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只要谈到陶渊明的出仕,就把它归为“儒家出仕思想的表现”[3],所以就予以全盘肯定;同样的,只要谈到陶渊明的归隐,就把它归为“道家避世思想的表现”[4],所以就予以一概否定,这种全盘肯定或否定的说法是不妥的。
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而言,如果不能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分析陶渊明本人,就会带来很多主观成分,会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就不能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就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特别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春秋战国中,或有各种各样的出仕,也有各种各样的归隐。
对出仕笼统地加以肯定显然是不对的,同样的对归隐无分析地予以否定也是不对的。
本文仅就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一题,略谈浅陋之见。
第二章陶渊明的出仕
关于出仕的问题,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进行考察才准确。
一般说来,在孔孟“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在封建士大夫群体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比较乐于做官,这可以说是他们的共性。
虽然其中有差别,但是并不是太大。
有的人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争权逐势,这种人的出仕,即使成功了也是充当着反动派的走卒和帮凶。
但也有的封建士大夫,由于个人和社会的种种原因,他们的出仕,除有个人的意志以外,也兼有“济民”“治国”等因素在内。
比如具有忠君爱国思想
的士大夫屈原,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李白,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①思想的杜甫等,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陶渊明最先出仕是在他29岁的时候,从他的出仕到归隐,再从归隐到出仕……,直至他41岁时隐居,短短十三年之间就有五次这样反复的过程,经历了多次的痛
苦和煎熬。
那么,数次官场生涯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为什么又重新走入官场呢?究竟什么才是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呢?
笔者认为,陶渊明和许多封建士大夫一样,深深地受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匡时济世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追求。
这不仅仅是29岁的陶渊明初次为官的重要原因,更是他多次归隐后又数次出仕的首要原因。
第一节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经做过晋朝大司马,并且还有他的爷爷陶茂和他的父亲陶逸,都做过一些不大不小的官。
由于家族几代为官的原因,从小的时候陶渊明就受着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同时他的母亲还是那个时候名流孟嘉的女儿。
在《命子》一诗中陶渊明十分频繁的向儿子细数了祖先辉煌的事迹和荣耀的门第,还为后代提出了“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5]的伟大希望。
从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种功臣迭出的家族,对陶渊明也提出了这样的期待。
生长在这样的的家庭中,耳濡目染,使陶渊明内心深处时时刻刻地闪耀着强烈的光宗耀祖的功名意识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陶渊明做官先后投到不同的政治集团的名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决心和获得功名的渴望,然而最终他的理想却没有实现。
①李白、张式铭:《李白杜甫诗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第二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百家争鸣、十分活跃的时期,法、名、纵横、兵等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改革更新。
魏晋时期的人们虽然大多数崇尚老庄哲学,但是作为封建意识形态正统的儒家思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儒家学说所倡导的报效祖国和力争上游、拼搏向上的态度在陶渊明出世为官的思想中有着很大一部分。
陶渊明积极投身政治,虽然很多次都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他都挺过去了,毫无消极颓废的心理,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在这里面起了十分大的作用。
《感士不遇赋》中有些诗句表现了他大济苍生的誓愿:“奉上天之成命,师圣贤之遗书。
发忠孝丁二君亲,生信义于乡间。
”
[6],对上古社会明君贤臣的赞同:“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问所津。
”,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不仅对社会,而且对个人生活,都很重视,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影响的外在体现。
此外,陶渊明个人十分喜欢看书,而且读的书是“杂书”。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他读的书多是儒家的经典诗集。
所以在诗人的思想中,虽然有一点道家思想的成分,但我们也可发现儒家思想在他的心灵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第三节为贫而仕
在陶渊明出仕的思想动机里,除上述家族传统、深受儒家思想和飞黄腾达的思
想影响以外,似乎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甚至有的人认为是唯一的原因,那就
是“为贫而仕”。
这一观点,当然也不是凭空想象和个人臆造的无稽之谈,因为陶
渊明的确有这个意思。
他二十九岁进入官场做官时曾经说过:“畴昔苦长饥,投耒
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7]。
(《饮酒》之十九)在此之后作镇军参军时,他又说过:“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饮酒》之十)最后官至为彭泽令时,他
还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
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归去来兮辞并序》[8]这些都可
以表明他是“为贫而仕”。
“家贫”,这个倒是事实,但是这个原因是否为陶渊明“出仕”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呢?这个问题还是不确定的,有待商榷。
因为
第一,陶渊明的出去做官,他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然而
前途也不怎么光明,或仕或隐的心情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的明显。
他曾经多次“自
免职位”,这些行动表明他并不是单单“为贫而仕”。
如果只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才出
仕的话,那么出仕为官之后,他将会非常满足,安于值守,将不会不满于现实而乱
发牢骚了。
而事实上,情况却不是这样。
第二,从陶渊明的现实生活状况方面来看,出仕与归隐后的情况有很大的不一样的。
他虽然曾经说过“少而贫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革瓢屡空”[10];以及“弱年逢家乏”之类的话,但毕竟不至于缺少到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步,总还是勉强可以维持生
活的。
然而自从陶渊明隐居田园之后,他的生活水平却明显的降低。
在这种十分穷
困潦倒的情况下,如果再按照“为贫而仕”的观点进行推理的话,该是对出仕做官
非常渴望才是。
但是事实上他却不是这样,即使他的生活过得再贫困,他也一点没
有出仕为官的想法,并且态度是十分坚决的。
从这些证据可以得出结论,他的出仕,决不仅仅是因为贫穷。
第三,如果认为他仅仅是因为贫穷才出去做官的话,这一来,陶渊明就成了一个碌碌无为之人,只是为了赢得温饱,毫无理想抱负的庸人罢了,而不是人们所熟悉的伟人了。
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他赴任作参军时曾经说过:“此
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①一个“似”字,写得十分生动传神,就给“为贫而仕”的理由打了折扣,同时把出仕的真正意图隐含在了其中。
从这些地方不难看出,陶
渊明所说的“为贫而仕”,只是一种出仕原因的托辞,而并非是他“出仕”的主要
原因,更不可能是唯一的原因了。
他出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为国“建功立业”的渴
望的爱国情操。
在我国奴隶社会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知识分子与政治官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魏晋南北朝时代虽然庶族与士族之间有着很深的差距,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11],但是处于封建社会的文人亦官亦学、亦儒亦吏的传统却没很大的改变。
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几乎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陶渊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人,同样具有这样的理想。
他非常希望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建立功业,报效祖国,功成名就,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
陶渊明在青少年时便有这样的伟大抱负和志向。
从《拟古》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②,可以看出作者年少时的远大抱负及不甘平平庸庸了却一生的思想,正是这种强烈的济世、报国的理念,使他走上了仕途之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断断续续走了十几年。
①魏耕原:《陶渊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②朱光潜:《诗论·陶渊明》,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7页。
第四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他曾经说过:“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之十六)而且竟至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程度。
他非常喜爱儒家经典书籍,内心别有一番打算。
这种打算,就是人们所称的“雄心壮志”。
在《拟古》之八里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描绘了他持剑游行的豪爽之气;在《杂诗八首》之四里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抒写了他少年时无拘无束、展翅高飞的情怀;在《杂诗八首》①之二里说:“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表达了他那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
这种抱负,进取精神和豪气,就是少年陶渊明“壮志”的真实写照
然而,陶渊明的“壮志”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说过:“道必怀邦”。
陶渊明曾在《感士不遇赋》写道:“大济于苍生”。
可见,“济苍生”“怀邦”就是他的“壮志”。
在黑暗的封建时代,作为封建式的文人,如果有“济民”“治国”的理想,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他的“治国”治的是封建之国,他的“济民”是巩固封建社会的,然而却能说明它对待劳动人民的良好态度。
这与那些愚忠之辈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是他出仕的积极方面,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陶渊明和其它封建士大夫一样,在他们的思想里深深的打上了阶级与时代的烙印。
他也热衷于功名利禄,想攀龙附凤。
在《命子》中,他一方面十分推崇祖先,另一方面却又发出了“磋予寡陋,瞻望弗及”之叹。
这一叹一赞,对比十分鲜明,他向往什么,叹息什么,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他自己的愿望一生没有达到,于是寄希望于下一代。
在《责子》诗里,他说过:“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以儿子“不好纸笔”引为憾恨。
在我国在封建时代中,读书与做官是不可分割的。
在陶渊明看来,只有精读儒家经典书籍,唯纸笔是好,才有可能继承祖辈家业,世代为官。
从而看出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对他影响之深。
①(晋)陶渊明著,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本文中引用的其它诗句都出于此书,不再重复标注。
第三章陶渊明的归隐
有关陶渊明为什么隐居,其原因究竟为何。
这些问题向来都是研究陶渊明中的主攻方向。
许多大师就这些问题还特地做过研究。
综合来自许多领域的各种各样的解释,致使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的缘故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节时局动荡、社会黑暗
陶渊明年幼时分,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热血。
他出生于世代官吏的家庭,又是功臣的后人,也曾希望在仕途中有所成就,在政治上略有作为。
但他所处
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经常发生战争:从399到410年。
孙恩、卢循起义;403年
左右,桓玄废晋安帝建国称帝;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己当上了皇帝。
导致国家
衰弱,长时间处于动荡的状态。
在这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情况下,陶渊明已经
有了弃官隐居田园的倾向。
同时在朝廷之内,皇室内部的斗争连绵不绝,军阀对政
权的野心十分强大,血腥的杀戮乃至更为激烈的战斗时常发生。
这种动荡不安的社
会状态不仅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祸,同时给上层的统治阶级也造成严重的
不安全感。
这就无形之中削弱了陶渊明的政治雄心。
另外,在这种皇族权力的争夺
之中,所有卑鄙的阴谋诡计,全都打着崇高道德的幌子,这就使秉性正直、淳朴的
陶渊明难以忍受。
李泽厚曾经说:“陶渊明使用的是一种政治性的归隐”[12]。
暂且
不谈论这句话的准确程度,但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陶渊明的隐居与政治之间有着密
切的关系。
仔细看看陶渊明的一生,他一生出仕过四次,但是都以心灰意冷而草草
收场。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开始做官,直到四十一岁归隐不再做官。
其间由出仕到入仕,再出仕到再入仕,这样循环往复,短短十三年间经历就了四次。
然而这种出仕
和归隐的反复,实际上则是拷问自己内心的过程。
虽然陶渊明最终走上了隐居不仕,过着躬耕田园的生活,但是对他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极痛楚和万般无奈的抉择。
在他
四处受阻,种种愿望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才彻底的选择了归隐。
因此陶渊明的归隐,他自己也是不情愿的。
所以说,他的隐居是社会因素所迫,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思
想无法与社会现实保持一致,因此必然会导致归隐的结局。
第二节自己内心的向往
探求内心的最大自由和心境的闲适雅致是陶渊明性情的基本特点,仕宦生活与
他崇尚自然的本性并不符合。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年。
”[13]一个“性”字,一个“悟”字,道出了他的内在品质所在。
就是这种释放内心,追求自然的品质,使他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最终回归自然的本性压制了做官的愿望,归隐田园——就是他最理想的场所。
陶渊明热爱好山好水,豪放不羁可以说是他的一种禀赋。
他自己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自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映,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14],可以说,宁静淡泊、热爱自然是陶渊明的本性所在。
外界的纷纷扰扰对陶渊明来说都是浮云,与陶渊明一点关系也没有。
陶渊明走向归隐还有其“任真”的本性。
《归去来兮辞》里面有云:“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淳”、“朴”、“真”这些字在他的许多诗歌里面都大量出现过。
陶渊明之“任真”最重要的表现在秉性的热诚,自然,对于个人心灵解放,自由的追求从其诗文中“鸟”的意象即可看出:“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等。
他意识到鸟儿可以自由的飞翔,所以把自己比喻成飞鸟,希望自己可以像飞鸟一样在天上无拘无束的飞翔,追求自我。
险恶的,礼乐崩坏的乱世是不可能与大自然相媲美的,大自然的真善美显得是那么的珍贵,令人向往。
第三节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从特别小的时候就特别热爱看书学习,这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来。
并且陶渊明读书的种类非常的多,不仅仅喜欢读“六经”,而且“六经”以外的杂书他也比较喜欢,例如文学、地理、史学类的经典书籍。
他这样广泛的读书不仅拓展了视野,还丰富了他的学识,对他的思想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类书籍之中道家无所作为的思想和儒家的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他的影响最大。
陶渊明把孔子的经典语录当作自己评判事情的准则,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少年时期就形成了济世救人的思想,另外还有一些家庭的原因,使他的思想更加坚定。
但是儒家思想同时又使他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思想,因为儒家思想强调济世救人的前提就是能够解决好自己的温饱问题,然而这是陶渊明不可能办到的。
陈寅恪在《陶渊明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曾经说过陶渊明“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15]”。
陶渊明生活在魏晋时期,在这个年代儒家思想早已不再流行,在短暂的两百年之内时常发生对外战争,同时朝廷内部也有内乱,疾病也经常发生。
不知道有多少田园荒芜败落,有多少人无辜丧命,人们命途多舛呀!
在这种混乱不堪的情况下,社会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种转变产生了社会动荡。
这种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平民百姓的思想也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们的心灵已经突破了以前传统的束缚,以前的道德与信仰对他们的作用已经弱乎其微。
这些变化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道家思想对陶渊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他的“人生无常”与“听任自然”上。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如果光看陶潜
的这些句子,他简直就像一个消极的遁世主义者。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就是一个因不满足于现状,却又无力反抗而走上归隐道路的隐士。
陶渊明性格放荡不羁,他蔑视权贵和礼法,同时还不屑于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这些品质对他的隐居田园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先有思想然后再有行动,所以陶渊明的思想对他的出世与隐居都有十分紧密的作用。
第四节陶渊明的家庭生活给他带来的深远影响
从别人给他写的传记和他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陶渊明的一生始终过着贫困的生活,并且随着他的年龄的增加,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甚至有的时候不得不出门乞讨。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冬无缦褐,夏渴瓢箪;相将以道,相开以颜。
”,这些诗句都可以表现陶渊明的生活是何等的落魄。
陶渊明年幼的时候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这种生活会对陶渊明产生何种影响呢?
首先,在思想上,过着这种凄惨的生活使陶渊明更加厌恶与憎恨上层统治阶级,喜欢与贫苦大众在一起,并且与他们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同时,还能够使他更好地、客观地发现社会的缺点与毛病,从而激发他的雄心壮志——济苍生与怀国邦,解救天下的黎明百姓。
其次,过着凄惨的生活更加坚定了陶渊明的意志,促进了他美好品德的形成。
这些都对他以后坚定不移的“固守穷节”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后,贫困的生活使陶渊明有很多的机会接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而使他自小就热爱大自然,这就成为了他以后弃官归隐田园的最直接的原因。
综合上面所论述的,明显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陶渊明的家世衰落使他从小耿直与喜欢大自然;其次,陶渊明从小就受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使他弃官回归田园。
第四章陶渊明归隐之后
知道了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有助于评论陶渊明其人。
然而详细了解他隐居田园以后是怎样生活的,对于评价陶渊明就更为重要了。
陶渊明刚刚隐居田园的时候,简直就像一个走进田园游玩的封建士大夫。
他的生活详细地表现在《归去来兮辞》里,他的田园生活包括:“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这种生活根本不像一个下层劳动者,更像一个上层统治者来体验田园生活。
即使有人告诉他冬天已经远去,春天已经来了,到了该种庄稼的时候了。
他依然无动于衷,毫不关心粮食庄家,照样和以前一样:“或命巾车,或掉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这些都表现出他不像一个农民,而像一个士大夫,生活过得非常怡然自得。
在陶渊明《归园田居三首》里所描绘的场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只不过是他刚刚离开官场,对乡下所看见的景色所流露出的赞美之情。
实际上在他的内心深处里,他还把自己归结为处于人民之上的士大夫统治阶级。
根据哲学上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陶渊明产生的这种思想,几乎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种思想的统治之下,他在居住条件上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生活环境上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他整个过着一个士大夫地主阶级的美好生活。
他虽然是弃官隐居田园,实际上他还没有弃,所以他就不可能紧密联系劳苦大众,他对农民的生活和疾苦视而不见,毫不关心。
“人的观念,概念和观点,一句话,人们的一切,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16]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钱财上的缺乏,陶渊明在内心中对自己的定位也有所改变。
当陶渊明过了几年田园生活,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里,家里发生了火灾,这场大火把他烧得一无所有。
在此之后,家里更加贫困,有的时候几乎无法维持生活,从以前的小康生活一下子变成了贫苦的生活。
解决温饱问题成了他的首要问题。
对陶渊明而言,辞官归隐田园过着贫困的生活是坏事,但是更多的是的好事,因为过着贫困的生活,这就更加坚定了归隐田园不再出仕的思想,同时也对黑暗的现实更加厌恶,使他在内心深处乐于接近农民,和他们和平相处,最终他对劳动大众与劳动的看法有了根本性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