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

1.下表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 )

C.均输法 D.市易法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以邀倍息”“贷者常苦于不得”及“破富民以惠贫民”可知体现的是变法中的限制高利贷,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的青苗法,故A项正确;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均输法是政府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采购物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市易法是政府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 )

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D.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

解析: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是保甲法的作用,故A项错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民生角度的历史作用,故B项错误;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符合关注民生的角度,故C项正确;方田均税与增加农民劳作时间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3.王安石制定的“强兵”之法有( )

①设明法科②保马法③设军器监④将兵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明法科与科举制度的改革有关,因而不属于“强兵”之法,故①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马法、设军器监、将兵法都与军事有关,故②③④正确,所以选择D符合题意。

答案:D

4.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这说明王安石( )

A.继承了古代墨家的思想

B.主张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

C.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

D.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

解析:墨家思想是立足于小生产者,而不是材料所提到的“天下国家之用”,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实用性,而非强调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错误,C项正确;诗赋与经义也可能实用,王安石对此不一定反对,故D项错误。

答案:C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

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而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

答案:B

6.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王安石主张任用熟于“理财”的人,而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第二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第(2)问,从材料中关键信息“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概括即得。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三中“为天下国家之用”,强调注重实用。第二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取士之法的内容。

答案:(1)焦点:要不要“理财”。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

(3)理念:注重实用。措施: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基础巩固]

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要( )

A.克服危机维护统治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使人民生活富裕 D.增加政府收入

解析: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A

2.在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秋收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是( )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解析:青苗法针对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出现的困难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使之免受高利贷的剥削,所以对农民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故选A。

答案:A

3.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解析: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A项农田水利法是政府鼓

励开垦荒地和修建水利工程。B项免役法是民户向官府交钱,官府雇人充役。C项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计算税收。市易法是朝廷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贩赊货,按规定收取利息。因而选D项较合适。

答案:D

[能力提升]

4.“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

A.打击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打击高利贷者

解析: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再结合所学可知,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答案:C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解析: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A、B、D三项表述有误。

答案:C

6.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本题通过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考查学生对两次改革内容的深度理解。

答案:B

7.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

D.保甲法、保马法

解析:有些变法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例如,青苗法的实施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有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二是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虽然比起高利贷百分之一百甚至几百的利息,半年20%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