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菌筛选方法及策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发菌株的选择:
1.选择纯种作为出发菌株,借以排除异核体或异质体 的影响;
2.不仅效果好,而且要考虑其它形状,如生长快、营 养要求低等;
3.对诱变剂敏感的菌株;
4.选择已经诱变过的菌株。
诱变剂的选择(物理: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碱基类 似物,5-氟尿嘧啶;烷化剂,亚硝基胍,甲基磺酸乙酯) 要考虑诱变剂本身的特点,如紫外线作用于DNA分子的嘧 啶碱基,而亚硝酸主要作用于DNA分子的嘌呤碱基,两者 复合使用,突变谱宽,效果较好。
第三章 高效有机物降解菌的构建 技术及策略
第一节 高效有机物降解菌的构建技 术
一、传统分离及驯化技术 二、诱变技术 三、细胞融合技术 四、基因重组技术 五、基因工程
.
1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第三章 高效有机物降解菌的构建技
术和策略
第二节 高效有机物降解菌的构建策略
一、优化污染物的降解途径
1.重组互补代谢途径
2.改变污染物代谢产物流向
3.同源基因体外随机拼接
4.拓宽氧化酶的专一性
二、提高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
1.重组表面活性剂编码基因
2.重组污染物跨膜转运基因
三、增强细菌的环境适应性
1.增强细菌的抗毒能力
2.增强细菌的放射线耐受性
.
2
第一节 高效有机物降解菌的构建技术
一、传统分离及驯化技术 不经人工诱变,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
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或自然分离。 微生物自然突变有两种原因:
率)→少数突变(突变率)→少数正变(正变率) →少数降解酶活增加幅度大(增加率)且要求稳 定
.
13
三. 原生质体融合
原生质体融合 (Protoplast fusion)指在一 定选择条件下,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胞的原 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 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
.
15
三. 原生质体融合
原生质体融合特点: 1 杂交频率较高 2 遗传物质体传递更为完整 3 存在着两株以上亲株同时参与融合形
成融合子的可能 4 提高效果的潜力较大
.
16
三. 原生质体融合
3.1选择亲株:必须选遗传性状稳定且具有优势互补
的两个亲株,而且必须带有可以识别的遗传标记(多 为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标记)。
3.2原生质体制备:去除细胞壁是制备原生质体的
关键,一般采用酶解法去壁。多酶混合除壁效果较好。
影响因素:菌体前处理、菌龄、酶浓度、酶处理 温度、PH、渗透压稳定剂(不仅起保护原生质体免于 膨裂,而且还有助于酶和底物的结合。
原生质体对渗透压极其敏感,低渗引起细胞破裂。 多采用甘露醇、山梨醇、蔗糖等有机物和氯化钾和氯 化钠等无机物。稳定剂的浓度一般均在0.3-0.8mol/L 之间。
.
6
一、传统分离及驯化技术
纯化:1.菌落纯 2.菌株纯
1.菌落纯:从“种”的水平来说是纯的,其方 法有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
2.菌株纯:较为精细的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 性能鉴定:菌的生长情况、酶活测定、效
果测定
自然选育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选育方法。但自然选育的效 率低(10-8—10-10)。
(1)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低剂量的宇宙射线、各种 短波辐射、低浓度的诱变物质和微生物自身代谢 产生诱变物质的作用引起的突变; (2)在DNA的复制过程中所发生的错配。
.
3
一、传统分离及驯化技术
来源:土壤、水、空气、动植物极其腐败 残体、有机物污染地区、污水处理系统中。
采样 筛选
增殖培养 性能鉴定
纯种分离
始于1976年,最早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 后来早微生物中得以应用。使细胞间基因重组 的频率大大提高了,已大于10-1 (而诱变育种 一般仅为10-6 )。发生基因重组亲本的选择范 围更大,可以在不同种、属、科,甚至更远缘 的微生物之间进行。
.
14
三. 原生质体融合
在有些情况下,两种或多种微生物在共同存
.
7
二、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物理、化学
等因素,使诱变的细胞内遗传物质染色
体或DNA的片段发生缺失、易位、倒位、
重复等畸变,或DNA的某一部位发生改变
(又称点突变),从而使微生物的遗传物
质DNA或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微生
物的遗传变异。因此,诱发突变的频率
远大于自然突变。
.
8
.
9
诱变过程
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复合处理 可以将两种或多种诱变剂分先后或同时使用, 也可以用同一诱变剂重复使用。复合处理可扩 大突变的位点范围,使获得正突变菌株的可能 性增大。
.
12
筛选过程
特点:发生频率低;随机性大 过程:先初筛,后复筛,测突变菌株性能
诱变育种的基本筛选程序: 出发菌株→绝大多数个体死亡,少数存活(存活
.
10
诱变过程
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
菌种的生理状态:对分裂中的细胞更 有效;
细胞悬浮液要求生理状态一致,为分 散均匀的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浮液(一方面 分散状态的细胞可以均匀地接触诱变剂, 另一方面可避免长出不纯菌落)。
.
11
诱变过程
诱变剂的剂量:诱变率随诱变剂量的增加 而提高,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提高剂量,反 而会使诱变率下降,使负变异株多,因此,主 张用中等剂量,如75%-80%或更低剂量。
.
17
三. 原生质体融合
3.3原生质体融合:融合促进剂:聚乙二醇(PEG,浓度为 25%-40%)可有效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另外,紫外线照射和脉冲电场等物理因素处理也能促进 原生质体融合。
在时才能降解某种污染物,单独存在时不能降解
该污染物,这可能是因为彼此为对方提供了生长
所必须的条件或为对方消除了生长的障碍,使得
它们在共存的条件下能够顺利降解环境污染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融合这两种微生物,融合子就会具备两个亲本的 基因与优点,能够降解某种环境污染物,这也是 目前污染治理工程菌制备的一个主要途径。
.
4
.
5
一、传统分离及驯化技术
采样:应根据筛选的目的、微生物分布情况、 菌种的主要特征极其生态关系等因素,确定具 体时间、地点和目标物。
增殖:为提高分离效率,常以投其所好的原则 在培养基中添加特殊的养分,使其所需菌种的 数量相对增加。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对环境和培养基的特殊要求进行富集培养 和要求,控制这些条件使之有利于某类和某种 微生物,而对其它微生物不利,再对培养时间 加以控制,可以达到初步的分离和富集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