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和个性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在英语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
persona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即指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
由此理解,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解释为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人格”一词。
人格有时与个性同义,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①
人格有时和性格、气质同义,有时却要比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
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
二、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个性的了解。
(一)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也就是说,无论何人,孤立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不存在的。
心理学史上有些心理学家,如沃伦和弗林斯等人,在个性定义中罗列了许多个性特征,把个性看作个人所有特征的总和。
其实,个性并不是许多特征的简单总和,也不是个性特征的大杂烩,而是由各种特征整合而成的有机的心理模式。
现在,这种看法已经不流行了。
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一贯强调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也将发生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倾向于把心理特征简单地罗列和堆砌,使个性失去整合性。
后来,研究者引入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观点,才使个性研究纳入了整体研究的轨道,这就是所谓的结构观,这一观点认为,个性是由密切联系的不同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结构整体。
(二)个性的独特性
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的。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根本找不出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
即便是在遗传方面的差异很小的同卵双生子,也会在个性上各有差别。
但是,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毫无共同之处,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既包括着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不同方面(差异性),同样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相同的方面(共同性),也就是说,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包括着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的心理特点,同一阶层、同一性别、同一年龄诸多的共同心理特点,个性中的不同部分包括着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个人特
点。
个性是人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体。
(三) 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是他个性的表征,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他个性的表征。
例如,一个处事稳重的人,偶然表现出轻率的举动,不能说他具有轻率的个性特征。
正因为个性具有稳定性,才能说明某人的个性特征。
正因为个性具有稳定性,才能够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心理面貌上加以区分,才能够了解人和使用人,才能够预测他在特定情境中
的行为。
但是,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个性也具有可塑性。
一个人的个性是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
正因为个性具有可塑性,培养和发展个性才成为可能。
(四)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而且还受社会因素制约。
在个性形成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
如果仅仅把其中一种因素作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就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还原论。
但是,也不能把这两种因素的作用等量齐观。
野生儿在出生时无论继承了多么优越的遗传素质,如果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个性是通过他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才变成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这也是个性的形成的过程。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性的本质特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个性具有社会性。
三、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结构也可以称为个性组织。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体。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这两大部分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它们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个性倾向性的各个成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
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动力或总动机。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动力。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且不同程度地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构成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成分。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并不彼此孤立,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的调节,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影响个性倾向性。
因此,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第二节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人既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成员。
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
例如,衣、食、住、行、性、社会存在、社会交往、社会化等等。
这些要求反映在头脑中,就形成了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一种内部状态,一种倾向,需要反映着人的体内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或暂时的要求。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互并存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另一种需要随即成为下一个满足对象,这种现象表明,需要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具有动力性的特征。
有一些需要明显地带有周期性的特征,如对饮食和睡眠等的需要;有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使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例如,学习科学文化的需要,欣尝艺术作品的需要。
通常每一次需要的满足,都将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
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人才会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需要是人产生和维持情绪和情感的中介,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绪;凡是不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否定的情绪。
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人为了满足需要,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其意志。
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常常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被反映出来。
二、需要的分类
(一)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根据人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脑对自身生理要求的反应。
如对饮食、睡眠、休息、运动、排泄、摄取热量和性等的需要,都是生理需要。
它们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生存和延续所必需的。
如果正常的生理需要不能满足,人就无法生存,或不能延续其后代。
生理需要带有明显周期性特点。
基斯等人在1950年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生理需要不满足实验,证明在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是无法正常生存和交往的。
他们以36个志愿人员作被试,在24周内连续使他们处于半饥俄状态,他们所得到的食物热量不到常人所需要的一半,但却要求他们做与正常人在时间和强度上相同的工作。
此间,实验者对被试的测查表明,在未挨饿前,他们每天摄取的热量大约有一半是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而另一半则消耗在工作和其它活动中。
但是在挨饿期间,被试几乎有70%的热量都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只有不到30%的热量用于其它活动。
在整个实验期间,被试的体重减轻了25%左右。
尽管他们的智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却表现出注意力不易集中;性格变得忧虑、淡漠;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有些被试变得神经过敏、暴躁、易怒、失去信心和产生自卑感等等。
他们最关心的是食物和食物有关的事物。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但是,人的生理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程度更大,因而带有更明显的社会和历史烙印。
例如,动物的生存更多被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被动依靠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体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而人更多是通过主动适应和改造环境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
我国古代理学家朱熹曾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味美者,人欲也。
”中国人是一个特别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吃则讲究色、香、味,满足的是口欲;而举办宴会,整一个满汉全席,则更多是一种交际手段。
这种将饮食提升到文化层面是动物无法做到的。
不仅如此,现代人对于吃饭,大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即“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这是对生理需要认识的升华。
2、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脑对社会需求的反映。
如对工作、交往、求知、审美、道德、尊重和成就的需要等等。
社会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这些需要并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和生理需要相比,社会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影响更大。
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风俗习惯,其社会需要也将有所不同。
社会需要通常是由社会要求转化来的,当个人认识到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要求就转化为个人的社会需要。
如果人的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虽然不会威胁到机体的生存,但人会因此感到难受,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和不愉快的情绪。
(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等实实在在的有形物品的需要,如对生活用品,学习工具、科学研究仪器等的需要等等。
在物质需要中,既可以有生理需要,又可以有社会需要。
2、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需要。
如交往的需要、道德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创造的需要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是人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促进个性的正常发展。
交往需要在精神需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长期缺乏社会交往会导致个性变态。
需要是一个复杂的个性心理倾向,以上对需要进行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同类型的需要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
例如,对食物的需要,就其起源来说是一种生理需要,就其对象来说是一种物质的需要。
同样,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不能截然分开,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要求有一定的物质的东西,如书籍、报刊、影碟机、电视机等等,这些东西同时也是人的物质需要的对象。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在需要应力求实现。
所谓基本需要,就是指人类共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但不包括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某些特殊愿望。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也有一种成长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来他又把成长的需要增加为三种: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
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
他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基本满足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不占优势的需要则将被减弱。
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图10-1 马斯洛需要层次示意图)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在人类各种基本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它具有自我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生理需要包括食物、空气、水分、温度、性交和睡眠等的需要。
其中最重要的是饥和渴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理需要是容易得到满足的。
如果生理需要中的一种不能满足,它就会完全支配这个人的行为。
当生理需要满足后,人就会被更高一层的需要所支配。
(二)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就作为支配个体行为的动机。
安全需要指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也包括工作岗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储蓄、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等。
满足安全需要的首要条件是减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例如,儿童需要建立各种生活常规,否则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
马斯洛指出,健康成人的安全需要都能得到充分满足。
但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经常会有安全需要的表现。
例如,婴儿看到陌生人会哭闹,爬到床边时不敢再动等等。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后,人就会为归属和相爱需要所支配。
归属需要就是参加和依附于一定的组织、群体等的需要。
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的爱,因此也是一种归属需要。
马斯洛认为爱不是指性,性是生理需要。
成熟的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关心、尊重和信任。
如果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人就会感到孤独和空虚。
马斯洛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离婚和传统的群体瓦解等因素,使人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将导致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尊重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基本满足后,尊重需要就作为支配个人行为的动机。
尊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它导致威望、地位和认可等情感;另一方面是自尊;它导致胜任、自足和自信等情感。
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自卑感和失落感。
(五)认知和理解的需要
认知和理解是解决问题和克服人所面临的各种困难的保障,也是保证基本需要的满足的发展性条件,并且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大学教授之所以受到人的尊重,是因为他们更多地将认知和理解需要作为满足基本需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他们的工作稳定度、收入、归属感和受尊重的程度将比一般人得到更大的满足。
由于这种需要是发展性、成长性需要,所以它不是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需要强度也不比基本需要大。
然而正是对这种发展性、成长性需要的追求程度,才导致了人需要层次的高低不同,也就导致了人社会地位、学识地位、权力地位的不同。
(六)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多数儿童和某些成年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的本性,它不仅在成年人和普通的儿童身上发现,甚至在洞穴人的文化中也存在,但它是在有强烈自我实现需要或愿望的人身上得到充分表现的。
和认知需要一样,审美需要的强度不但低于基本需要(如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等),而且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很大。
例如,有人可以不顾个人安危追求真理,有人为艺术废寝忘食,但也有些人对认知和艺术需要相当淡薄。
认知和审美是人的高级心理能力,马斯洛认为,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动机。
(七)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上几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还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独创的概念,泛指创造的需要、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等。
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个性发展理论中最高理想的目标。
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时指出,在所有具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中间,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每个人都在这个方面或那个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独创性;个人特有的潜能的极度发挥;个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愿意做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马斯洛认为,你在社会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这种动机就叫自我实现。
例如,音乐家必须作曲,艺术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作。
人必须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
我们称这种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人或成年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人。
马斯洛强调,就人的童年经验而言,2岁以内,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如果人在童年时期被剥夺了安全、爱与尊重的需要,那么这个人今后很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他认为,在人口比例中,能够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在爱和归属需要与自尊需要之间的某一个层次上度过一生。
象哥德、贝多芬和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他们是达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境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自我实现的人。
马斯洛晚年又把需要概括为三个大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图10-2),并且还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增加了一个超级需要。
(图10—2 需要层次归类)
马斯洛认为,个人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更象波浪式地演进的图形,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图10-3需要与心理发展)。
例如,处在婴儿时期的人,主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后来才产生了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青少年时才会出现正真意义上的尊重需要等等。
马斯洛认为,需要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1) 人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2) 当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之后,需要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但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3) 由于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所以在同一时期,有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但是,每—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
(4)当人的某种需要满足之后,它就不再成为一种激励行为的动机。
二、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1、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这个特点。
同时指出低级相高级需要的
差别,有利于把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区别开来。
2、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我们也应当研究这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能按照客观实际的发展过程,培养和促进人的需要的形成发展。
3、马斯洛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每个时期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表明人在一定的时间里,他的行动受这个主导需要的调节支配,这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了解人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可以使我们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表现,便于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动机诱导。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结构,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一个按层级组织起来的系统,它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反映了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科学的一面,这是一种激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共同规律,为研究人类的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对管理、教育等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源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条件局限于西方社会,其研究结果更多是反映西方社会人文,所以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主要表现在:
1、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然而在他看来,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完全是一个人自然成熟的过程,它可以脱离社会生活条件,仅需靠改善个人认知,认识到自我的内在价值就可以实现,所以,他的自我实现观点常常被批评为脱离社会实践的观点,具有突出人的个人价值,忽略人的社会存在条件和价值实现条件的偏颇倾向,这一点常常为那些将个人价值看的高于一切的自我专注型人在理论上提供了借口。
2、他的需要层次发展的模式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十分符合客观实际。
例如,他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不能够达到逾越性满足,也就是说,当是低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高级需要就不可能发生和发展。
可是事实上,人的高级需要常常是在低级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而且常常是在牺牲了低级需要的前提下得到满足的。
否则,我们将无法解释那些公而忘私、舍己救人、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的社会利他行为。
3、马斯洛的许多研究结果是推断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这就使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假设的性质。
例如,马斯洛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仅仅是少数,仅占他所调查材料的lO%左右,但这种结论所依据的研究方法多是观察和推理,虽然也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实,但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工作者为了弥补马斯洛理论的不足,也曾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实人类需要的层次性,也初步获得了一些进展,但实证研究的深度还远未达到马斯洛理论假设的深度。
四、默瑞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瑞是系统研究人类需要的先驱者之一,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个性的中心概念。
默瑞指出,需要是一个假设性的结构,它表明了在人的大脑区域内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把知觉、统觉、智力和动作等组织起来,在一个不满意的情境中改变着方向。
默瑞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性源泉。
在一般情况下,个体总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平衡状态,而需要恰恰和机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因此需要经常推动着个体的活动。
默瑞对人的需要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
例如,他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身体能量)和次级需要(心理能量)。
前者涉及到生理的满足,后者涉及到精神或情绪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