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力资本成本核算2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人力资本成本核算2500字

摘要:知识经济已把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转移到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上来,因而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最稀缺的企业资本,然而在传统会计理论指导下,人力资本仍然游离在会计资产之外。文章在分析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原则,并在此指导下,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一、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1、会计核算科目不完整。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不承认人力资本价值,也就是不承认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对企业的一种投资,否认企业收益是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这一缺陷在会计核算中的表现为:没有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确认,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出的会计科目中没有任何有关人力资产的项目。另外,否认人力资本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权,不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方,只列示非人力资本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所有者权益的实收资本项目中不包括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在此核算理论的指导下,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没有设置用于核算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的任何会计核算科目。

2、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在对企业支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进行核算时,将工资支付计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与“营业费用”中;而对为企业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人员支付的工资进行核算时则计入“应付福利费”中,并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个人福利费,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公益金,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对于职工而言,职工个人从企业中仅仅获得了固定的工资收入,而并没有真正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的分配;对于企业方,则认为不仅支付了职工固定工资费用,而且支付了职工的个人福利费用,也就是从企业方来看,企业职工不仅获得了企业应该支付的固定工资,而且企业职工也参与了企业的剩余价值分配。而事实上,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得到的,这些福利支出形成的资产在形式上仍然归企业所有,并不为企业职工所拥有,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企业职工未真正分享到企业的剩余。二、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原则1、配比原则人力资本会计把人力资本视为一项资产,计入“人力资本账户”,而传统的会计原则把人力资本作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处理有悖于会计配比原则,加大了当期成本,造成了一些管理者只顾短期业绩,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根据配比原则,结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人力资本的投资费用应与各期实现的收入相配比,而不应该一律作为当期损益,使得当期费用有时远大于当期收入,导致配比不合理。人力资本会计应设置人力资产账户反映人力资本价值状况,把原来分散在管理费用等项目中的人力资本取得、培训等支出计入人力资产账户,再按一定收益期分摊计入有关费用,这样更符合收入和支出的配比原则。2、权责发生制原则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按照权责发生制,正确反映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出及其收益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而传统的会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如招聘员工、培训骨干等支出、人事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等等,笼统作为当期费用入账。事实上,这些支出的收益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并不由本期全部承担,把它确认为当期费用,显然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只有先将支出中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在本期予以确认,再将剩下的费用以递延和其他方式在以后各期分别确认,以明确权责关系。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凡是影响在一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如对企业职工支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列入当期损益。凡是影响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如发招聘职工的广告支出、现有职工的培训和稳定支出、改善劳动环境和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的支出等),列入资本性支出。这样,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反映才更真实,才使得当期资产不至于少计,不至于低估。这一原则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一脉相承,综合全面反映了人力资本会计在确认和计量上对传统会计的突破。三、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修正传统的会计核算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债权人的清偿权加上业主权益的清偿权等于企业的资产总值。它体现了财务资产中心观,而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最稀缺的人力资本仍然游离在会计资产之外。这种会计平衡公式,在以财务资本密集为特征的工业时代是有效的,但是应用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显然是不适应的,因为知识经济已把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转移到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上来。传统会计平衡公式所贯彻的是“财务资本至上”的逻辑。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等式右边所体现的是企业财务所有者的权益,这个等式所暗示的理论前提是财务资本至上与资本雇佣劳动的假设,而这个假设日益经受知识经济时代新的产业理论的挑战。因为知识经济扩展了资本的相对市值上升,人力资本作为新的核心资本正取代财务资本的地位。这一变化日益改变着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相对关系以及产权特征。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的会计平衡公式所有权观进行改进,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会计的产生、体现新的产权理论的平衡公式。人力资本以及劳动者权益等概念引入会计平衡公式后,会计平衡公式将改变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此时,会计平衡公式的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揭示了企业的所有财富,包括物力资产和人力资产,由债权人、劳动者和所有者三方共同占有的关系,反映了企业对债权人权益、劳动者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对会计信息资料的需要。参考文献:[1]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戴新民.现代会计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3]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