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心理互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互动

林斯坦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原载《教育研究》2003年增刊第80-82页(引用敬请注明出处)

摘要:课堂教学中心理互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学中心理互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在教学互动的价值取向上的偏差,(2)“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学思想的负面影响;(3)社会角色和人际知觉方面存在障碍。我们应当努力探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心理达到协调的共同点和结合点,创设良好的心理互动氛围,以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互动主体性人格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诸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最基本的要素,他们之间围绕着教与学所产生的人际交往也是系统运作最基本的形式。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意识和特定心理特征的人,他们的交流总是从心理交流开始,在其人际交往的深层,普遍蕴含着相互间的心理作用关系,因此,从本质上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心理交流而引起的互动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中心理互动的作用

所谓“心理互动”,即交往一方发出信息会引起另一方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又会成为新的信息作用于前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正是通过不断地进行的心理互动,交流思想和情感,并且使其内部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机能系统得以不断地协调和发展。

1.学生全面发展和构建健全的人格的需要

.学生全面发展和构建健全的人格的需要。

过去,由于人们把课堂生活简单、狭隘地认定为特殊的认知活动,所以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仅存教与学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仅是工作交往。在这种交往中,师生都成了知识的工具,人与人之间不是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体而进行精神交往,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抽象、刻板,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

展和健全人格的构建。其实,知识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是一种全面的心理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只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而且也存在着思想、情感和态度的交流、碰撞,在心理活动的不同层面,如认知、情感、意向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展开互动并相互影响。学生本身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存在着的多种需求,也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如何面对这些变化,教师要通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心理互动来引导和促进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心理互动的作用,使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思想共振、情感共鸣、活动默契,在学习目标和思想上更多地达成一致,学生才能顺利地提高认知水平、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身心和人格得以和谐发展。

2.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本途径

.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本途径。

要在教育中充分体现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就要重视师生双方的自我意识在教与学心理互动中的作用。互动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师生的互动是构建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途径,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主体性原则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师生的互动的程度。缺乏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往往只是按教师的意图,被动地答问、讨论、辨析、选择。教师常以知识权威或价值准则的法官的角色对学生的的问题作判断,而不是站在和学生相互平等的角度上去讨论、去引导。这种状况实际上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角色变换,设置情境,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相互之间有接纳、有赞赏、有争辩、有互助,在心理互动中,逐步地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导人物,而不仅仅是某些正式的职务或权力的体现者。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既有情感投入,也有思维的深化,学习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和需要,成了一件愉悦的活动,这才是主体性真正得到发挥的表征。

.有效学习的前提。。

3.有效学习的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一种自主性的选择行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它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只有充分体现个体性、主观性的情感,才能达到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作为学校知识的全体,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是什么”的所谓陈述性的知

识,而更重要的是“怎么做”的所谓经验性或体验性的知识或技能。而这些经验性或体验性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个体的能动性、体验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性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能动性不是仅限于头脑观念的、抽象的能动性,而且还包括着身体的能动性活动的配合;还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性活动,在思维上和行为上受动于他人,在群体的共同活动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体验,更准确地把握知识与现实和具体事物的联系。研究表明,采用强化学生、师生之间互动的结对或小组的形式,能够促使学生开展针对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与思考。

二、课堂心理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1.在教学互动的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过去的课堂教学建构中,往往只重视理性的教学设计,忽视许多复杂的非理性的社会因素,包括师生的心理互动,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它对教育教学的制导性、支配性作用,将互动局限于教与学行为的层面上,没有看到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发展和人格构建的关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积极地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代之以教师边讲边问,这应当说是一种进步。但是,简单地认为老师要多提问题,学生多解答问题,这样一问一答式便是师生互动是不正确的。曾经有教师在课堂上45分钟之内竟然一口气向学生提了98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教师与学生都很活跃,教师平均不到半分钟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几乎以问题贯穿始终,但实际上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思考,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的动起来。许多问题属于学生已经懂了的;一看就明白的,无需思考或解释的。这种过多过滥、语言单调,而且较独立单一,无转换、延伸以及层次的扩展的提问,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深度,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效果。这说明,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对“互动”的认识和理解并不到位。

”的教学思想仍顽强地存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材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2.“教师中心

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是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不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