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与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解读《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三章《学习与迁移》
成都市杨柳小学 李晓娲 李茂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们是杨柳小学的李晓娲、李茂,今天我们解读的是《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三章《学习与迁移》。
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使学生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的问题和情景而做准备。
学习过程和学习迁移成为理解人是如何形成其重要能力的关键。
这里我们想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出示视频《万字难写》)
迁移的概念
迁移被定义为,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视频中的小男孩把固定的经验生成个人的错误思维,显然没有具备学习迁移的能力。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能力。
影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原有经验、初始学习和学习情景。
(一)原有经验
包括概念理解的变化、在原有知识上建构、迁移与文化实践。
1.概念理解的变化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影响迁
移能力
的因素
原有
经验
初始学习 情境 概念理
解的变化 在原有知识上建构 迁移与文化实
践 理解与记忆 学习时间 学习反馈 创设复合情境 学习动机 形成弹性迁移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它,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这就说明因为学习涉及到先前经验的迁移,一个人现有的知识也能成为学习新信息的障碍。
在课堂里,只做复杂的解释而没有探究学生的学科前概念,会使学生形成很多不正确的理解。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表征问题,也可以提高迁移能力,通过迁移量,建立一套问题的表征使学生能够弹性思考复杂的领域。
2.在原有知识上的建构
在原有知识上的建构,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如: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小红帽》、《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歌曲,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便能把已经学过的知识与音乐学科联系起来。
3.迁移与文化实践
家庭、学校、社会甚至地域、文化对学生学习迁移也有影响。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景等日常场景。
促进从学校向其他场景迁移的重要策略,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学生必须面对的非学校环境。
比如音乐课中,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阅历,出示大提琴的图片学生可能会误说为是小提琴,或者对少数民族不了解而不能辨别区分各民族。
(二)初始学习
影响成功迁移的第二个因素是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
初始学习的质量会影响到学习的迁移。
初始学习的重点我们将它归纳为几点:理解与记亿、学习时间、学习反馈、学习动机。
1.理解与记忆:理解性学习是新的学习科学的特征之一,强调在原有理解的基础
上,运用基本知识和学科原理框架对新经验和新知识建构新的理解。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能让学生容易理解,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
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
再如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
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乐理知识的记忆学习,形成知识的有效迁移。
2.学习时间
在所有的学习领域中,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时间的主要投入密切相关,学习材料所用的时间大致与被学材料的数量成正比。
学习不能操之过急,信息整合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在唱歌教学中,利用指唱方法帮助学生唱好跨度较大的音程。
唱好音程的基础是唱准音阶。
音阶的练习要持之以恒,才能牢固地打好学生音准的概念。
当学生掌握音阶的音准后,唱级进音程是较容易的,但唱好跳进音程,特别是要唱准四度以上的音程就会出现许多困难了。
教师可先出示音阶挂图,用唱级进音的方法用指挥棒领学生从低向高或者从高向低,让学生记住前一个音准后,从前到后反复进行训练,再有目的的引导到教材中去唱乐句里的音程或者重点乐句,学生就能很快突破这一难点。
3.学习反馈
不同的使用时间方法所产生的学习和迁移效果是不一样的。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潜在迁移含义,迁移得到加强。
案例:聆听《百鸟朝凤》,欣赏完第二音乐片段后,要求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鸟儿向凤凰祝寿。
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象表演,音乐中利用各种鸟叫声的典型特点,来引导学生表演。
学生只是模仿各种鸟儿飞来飞去向凤凰拜寿,纯粹表演情节,流于表面形式。
在以上案例中,学生虽然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没有使用正确的时间方法,抓住音乐本质来进行聆听,因而不是有效的迁移。
这时该反思,是反馈要求不具体?还是指导不到位;是我们教学的针对性不强?还是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
如果换一种方式,先将各种鸟儿的声音提出,分别学一学这些叫声,让学生听有多少种鸟儿的叫声,再加入到音乐中去,最后再表演,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所以,学生的学习必须有反馈,教师及时指出错误,加强学生学习迁移能力。
4.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主要是指人学习某种知识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当人对学习产生正确的认识和兴趣之后,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行动,从而使学习达到较高的水平。
学生其实是有表现欲的,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如果我们我们能提供一个好的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肯定能促进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在音乐课中会分组让学生自己准备节目,每组选出一个评委,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及个人。
通过这些活动,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意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有效的团队活动。
(三)情境
影响学习迁移的第三个因素是情境。
包括:1.创设复合情境
2.形成弹性迁移
初始学习的情境也会影响到迁移,当一个科目在复合情境中传授时,人们更有可能抽象出概念的特征,形成弹性的知识表征。
如:在六年级《亚洲弦歌》这个单元,介绍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音乐,有印度的、印度尼西亚的、越南的、科威特的,在高段的音乐欣赏课中,有很多课题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欣赏,还涉及到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有些跟相关的美术、科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
如果只是简单的唱歌曲,学生一样不了解歌曲的风格及特征。
所以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复合情境,让学生形成弹性迁移。
这样才能够充分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交互式和启发式
分析了这些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我们来谈谈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
主要有交互式和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实践是结合有关通俗易懂,易于引起学生联想的具体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悟出其中道理,并从中得到启迪,获得意念的变化,达到举一反三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欣赏《劳动号子》一课中时,教师先出示无声的录像。
(录像中建筑工人在打桩、抬石板)让学生思考他们在不停的劳作,很累。
怎样才可以使他们减轻疲劳?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各抒己见,教师不急于对学生的态度表态。
再让学生抬一张很重的讲台,引导学生去体会乐曲与画面之间、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引导,给出若干段不同风格的乐曲(进行曲、摇篮曲、劳动号子),供学生选择,哪一种风格更适合?及时调控课堂节奏,对学生启发性的进行教学。
小组交互式学习是交互式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
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
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这种小组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这是我校六年级的一个班级的一节音乐课,整节课从策划到上课全部由学生完成。
每个小组轮流担任教学任务,自己找背景资料、素材、音乐等,老师只给学生一些建议及指导。
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健康积极的歌曲。
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以他们的话说:“我们的音乐课我们做主!”
书读完了,可我们的学习永远不会结束,教师同样需要培养学习迁移的能力。
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做学问。
做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那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最后一首小诗送给大家共勉:
冬夜读书示子聿 (yù)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