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风貌状况及其再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街区的风貌状况及其再发展

一、引言

历史街区(Historic Quarter, Historic District):是历史地段的重要类型之一。在这里强调的不是个体建筑,地段内的单体建筑可能并不个个都具有文化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因而使其价值得到升华。从地段的构成上看,也不只限于宫殿、庙宇等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而是包括了民居、商店等更广泛的内容。它是城市活的肌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城市或城镇最密集、最繁华、最活跃、最具生气的部分。

仓前老街位于杭州余杭区仓前镇,历史文化街区东接良睦路,西临仓前派出所东侧规划道路,南至京航路以南30米,北靠仓兴路,面积约28.12万平方米。

作为杭州市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它的保护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的一环,对城市、城镇历史环境及文化内涵的延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城市开发、城镇开发以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一些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相悖的做法,历史街仓前老街范围

区的保护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问题显现出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历史沿革

仓前老街位于杭州余杭区仓前镇,历史悠久,伴随着京杭余杭塘河及余杭塘河内河航运发展,历尽变迁。仓前古镇原名灵源。唐永贞元年(805),刺史张纲在余杭安乐山建仓42间,仓周筑围墙4里余,号称仓城。后临安建仓,仓前由此得名。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官方在街北建临安便民仓,古以南为前,遂称仓前街,距今已有873年历史,虽隶属关系和建置几经变迁,但仓前之名一直沿用。临安仓以前是南宋建都时候的粮仓。“仓库约几十米长的门面,大得很。杭州的粮食在这里汇总,用水路运往各地。”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粮食所在地,仓前名声鹊起。

仓前因粮仓而名,因粮仓而兴。老街是从南宋时期设立粮仓开始兴旺起来,商业繁荣,人气非常旺盛。仓前老街上的道胜桥、仓西桥两座老桥,在明代重修、加宽后合二为一,印证了当时交通繁忙。民国时期,从东到西,老街上还有:人和堂药、方济洲中医内外科、仓前初级小学、泰丰油坊、宝昌南北货店、同益酱园、汪氏钉头店、王老虎纸店、秋德元理发店、章阿利豆腐店、杨叙生竹器店、陆阿庆茶店、和丰碾米厂等40多家商铺。沿街建筑全是檐廊房、马头墙、石库门;临河美人靠,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风格。目前的历史建筑多为清末民国年间遗留物,最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集中在沿河老街上。上世纪50至80年代,仓前粮仓的“四无”经验轰动全国,并吸引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官员前来考察取经。

上世纪60年代起,交通方式改变,“沿河”变成“沿路”,集镇沿陆路向北发展,沿河老街逐渐冷落。

三、保存现状

目前街区现存的主要遗迹包括章太炎故居、杨家台门、陈家藏书楼、仓前茧站以及清代木板粮仓等遗迹。街区内绝大部分建筑为住宅建筑,仓兴路沿线主要为商住建筑,仓前农贸市场沿余杭塘河布置,夹在古建筑群中间,无论从噪音、卫生等环境状况,还是景观要求,对于街区保护的影响最大;工业建筑主要位于街区西侧,建筑功能、建筑建筑年代、新旧,显得差次不齐。现状街区内有给水、电力、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但没有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消防防灾系统脆弱。水体污染严重,临街的余杭塘河,一方面由于沿河居民、工厂企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河道长期淤塞,水流不畅,造成水质下降。环境卫生条件差,由于街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人员复杂,居民整体素质不高,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的现象普遍。

这片曾经是老仓前最繁华的街区如今显得与外围城镇格格不入,加之外来人口入住,房屋年久失修,现在的文明街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怀旧与时尚焦灼的混乱状态,历史风貌的保护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形式比较紧迫。

四、街区风貌特色

1、悠久的粮仓发展历史

宋元时期,全国粮食产销中心在江浙一带,在南宋时期,仓前兴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仓城——临安仓。临安仓是便民仓,主要为平抑粮价而设,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800米。清末,为方便储运粮食,清政府在临安仓旧址上兴建了木板仓。1954年,仓前粮库的一大批粮仓又率先实现了无虫、无鼠、无雀、无霉的“四无粮仓”目标。因此,仓前粮库先后18次受到中央、省、市的各项嘉奖,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时,连苏联、美国、越南等国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前来参观取经。古老的“四无粮仓”仍在使用中。

仓前的粮仓遗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且富有特色的产业建筑遗存。目前国内,对大量的近代产业建筑、产业遗产如何进行保护与再开发、再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旧城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珍贵的历史遗存

目前街区现存的主要遗迹包括章太炎故居、杨家台门、陈家藏书楼仓前茧站以及清代木板粮仓等遗迹。

章太炎故居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木雕精美,是一个前后四进加一过道的大宅院,占

陈家藏书楼地约0.07公顷。杨家台门,属中式宅院,原是一个三开间五进的大宅院,现仅存两进。牛腿雕刻精美,人物造型生动,艺术价值较高。陈家藏书楼,陈家藏书楼建于清同治年间,三开间两进,马头墙,门头有砖雕,牛腿饰人物木雕,地方特色构件保存较好。仓前茧站建于晚清,两层木结构,两进院落空间,局部雕花较为精细。清代木板仓,解放前已废弃不用,无人管理,已破败。章太炎故居

3、丰富的人文资源

古镇仓前,人文蔚盛,历代名人辈出。国学大师章太炎出生在仓前,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很多,有《新方言》、《文始》等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精湛研究的学者,而且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园丁。

近代的章文小姐,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和邓颖超、宋美玲等人在南京组织了战时难童救助会,也就是后来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仓前的中医药业也颇负名气,名医辈出,有“半仙”之称一方名中医巴桐轩;以“仓前七先生”闻名于世的葛霈,号载初,是晚清江浙名医,独辟蹊径,自成医林一脉;有载初遗风的葛子诒,辑有《验方摘录》,著有《药性大全》;在中医理论上远远超过葛载初的著名中医徐闲庵。

4、多彩的民俗文化

仓前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仓前的民间文娱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和传统饮食文化。

仓前的民间文娱活动有:水龙会、拳灯、赛龙舟,其中以每年的赛龙舟最盛。仓前的传统手工艺品有清水丝绵,南宋康王赵构建都临安,慕丝绵质地优良,特谕将清水丝棉列入贡品。

传统饮食文化主要有:掏羊锅、豆腐、小白蚕豆。掏羊锅——仓前最为著名的一道独特的“农家食文化”,目前在仓前镇举办的每年一届的羊锅节影响广泛。

五、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

由于保护力度不够,相应的保护机制未及时跟上,历史文化价值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原因,造成了目前历史街区内用地功能混乱,建筑使用功能不当,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新建建筑不断涌现,水系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主要表现在:

1、更新改造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