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改革

[摘要]基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涉及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双重变化,必然导致管理模式的变革。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既需要树立“以人为本、有章可循、服务为先”的高职院校管理新理念,又需要建立项目管理、分类管理、绩效管理等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管理路径。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改革

[作者简介]何展荣(1963- ),男,四川蓬溪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综合素质养成问题研究。(四川遂宁 629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05-03

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立的教育类型,必然要建立独立的发展渠道;三是人的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必然产生多元化的职业教

育需求。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涉及教育与社会、学校与企业、职教与普教、中职与高职等多元主体的优化整合,需要调动各方资源、整合各方资源,因而对高职院校高度凝聚和有效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管理的改革成为应对挑战的重要突破口。

一、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逻辑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是就教育而论教育,也不是就体系建体系,需要相应的管理模式作支撑。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的管理主体发生了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因此,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也将向多样主体的方向发展。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都将涉足高职院校的管理,如何统筹不同利益主体以有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的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高职生源越来越多样化,入学方式也日趋

多元,高职教育的对象要从在校的学生个体扩大到社会上的大众,服务那些准备就业的、正在就业的、已经就业的和想要再就业的广大人民。例如,中职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社会人士(插班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的“回炉生”)等,都成为高职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类型的多元化对高职院校的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应的高职院校管理改革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只有通过高职院校管理的改革搭建管理主体多元化和管理对象多元化之间的桥梁,才能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基本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纵向与横向并举的庞大立体式体系,涉及终身教育理念和全民教育理念的落实。在这个体系中,涉及多方主体和多方对象交叉和集合,必然需要树立新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以适应这个复杂、庞大体系的新要求。

(一)以人为本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由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驱动,应该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机会,还要为全民提供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温家宝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可见,在“基于满足人民群众接

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教育应当是一种“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因此,作为满足人民和社会双重需要的教育类型,“以人为本”成为高职院校管理理念的应有之意。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不断建立适应不同教育群体的管理模式。

具体而言,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建立一种“需求导向”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教育主体的需求,即高职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以“服务”的理念,为高职院校师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从单一的教育视角跳出来,回归到人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源头上来。以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澳大利亚为例,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框架,构建了灵活的、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教育需求,有效实现了学分互认和转换。

(二)有章可循

教育主体的市场化、教育目标的多样化、教育形式的社会化、教育过程的终身化、教育对象的全民化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性导致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变得更为繁复而特殊。基于此,高职院校的管理更需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前所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的管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加剧矛盾和冲突,而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有效办法就是健全制度,强化制度

管理。例如,在校企合作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日趋增多,涉及面也越来越广,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协调学校与企业不同立场的权、责、利矛盾就需依靠完善的制度。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让复杂而特殊的管理有章可循。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管理“有章可循”的依据和来源在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即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高职教育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管理模糊不定。随着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逐渐清晰,高职院校管理才逐渐走出中职教育管理的桎梏和普通高校管理的影响。因此,“有章可循”的高职院校管理首先应当依据人才培养的定位,制定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标准。以澳大利亚为例,政府通过建立质量培训框架加强办学机构层面的质量控制的经验,在各级质量控制标准指导下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当然,由此产生的管理问题还需要注意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即对标准及规章的尊崇文化。只有管理主体具备了强烈的规范意识,才能使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落实于管理实际当中,也只有营造了这种规范化的氛围,才能激发“有章可循”的源动力。

(三)服务为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院校管理,需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为先。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行业。然而,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管理统筹与管理一线,并非践行这种应有的“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