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和对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和对策【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技术成瘾和网络色情成瘾。网络成瘾损害大学生身体健康、荒废大学学业、扭曲大学生人格、丧失道德规范、弱化交际能力、增加安全隐患。为此,必须加强互联网产品及内容的分层分类管理,加强对网络产品的审核、分级、筛选,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教育与管理,激发学生的潜能;家庭关爱,取代其对网络的依赖;加强自我管理训练,在正确价值观下使用网络。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tu69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421-02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科学内涵
1、网络成瘾的涵义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时空,表现为对互联网的国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状态以及伴随的一
种生理性不适。它将危害身体健康,耽误学习和工作,导致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
(1)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成瘾者长时间地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大学期间的学习压力相比中学而言较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而校园活动不可能人人满意,大学生极易产生松懈和厌烦
行为。网络游戏内容生动、情节神秘、角色逼真、互动性强、自由度高,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投入其中。大学生为了打发时间就三五成群在网吧里吃喝玩乐,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刺激和满足,久而久之便沉溺于网络游戏中。2010年4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cnnic《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娱乐网络游戏占77.2%。[1]
(2)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就是大学生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实际生活中的亲朋好友更为重要。他们喜欢向网友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倾诉生活的失意,期待在网络中找到浪漫恋情。网络带来的快乐使大学生不可遏止地越陷越深。
(3)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者经常性的强迫自己从网上收集大量无关紧要的信息。由于互联网上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成瘾者们能够在其中浏览各种网页并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从而使得他们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搜索或下载过多的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资料或数据。有的甚至在夜间起床时,还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浏览”,看看有无“重要”信息。
(4)网络技术成瘾。网络技术成瘾者沉溺于电脑编程、游戏程序或网页制作中不能自拔。他们对网络上的新鲜软件有强烈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为了破解
某项游戏程序或者增加个人网页的点击率不惜花费大量精力来“钻研”。
(5)网络色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者长期浏览和观看各种色情网页和视频作品,对于网页上的各种淫秽文字、声音、信息等来者不拒。自制力辨别力较弱、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只要稍不留心极易陷入“黄色泥潭”。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
(1)依赖性强: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网络或无法上网时会躁动不安和精神不振。在学生网民群体中,大学生网民上网时间最长,达到18.6个小时,超过青少年网民平均上网时长,同比增加0.2个小时。[1]
(2)耐受性低:网络成瘾者对上网的忍耐度和抵抗度极低。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满足,他们不能按预先计划的时间上网或者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上网时间。
(3)反复性强:网络成瘾者经过对上网进行一段时间的控制和戒除之后,成瘾行为会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4)波动性大:网络成瘾者的情绪会随网络活动而波动。上网成为成瘾者应对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略,在网络活动中网络成瘾者可以产生激惹、兴奋和紧张等情绪体验,也可以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一旦失去网络会出现失落、压抑、自卑等体验。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消极影响
1、损害身体健康
大学生利用有限的精力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必然会导致视力下降、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等,各项生理机能都受到极大影响,跟毒品上瘾之后表现出的症状非常相似。
2、荒废大学学业
网络成瘾大学生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3]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必定会造成时间分配不均,生活秩序紊乱,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据统计,在大学生数门课程不及格的情况中,约80%是由沉迷于网络造成的。[4] 中国教育报曾有报道,武汉某高校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该校面临退学的800余名学生中,大多数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成绩太差。其中该校有一名学生,曾为某地高考状元,因为大一时整天泡在网吧,结果一年累计7门功课不及格。[5]
3、人格异化扭曲
在错综复杂的网络活动交往中,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 他们分不清网络中的角色与现实中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在网络中的无拘无束
使得他们对现实环境的感应能力变弱。一旦在现实社会中受到挫折时就容易转向虚拟的网络寻找慰藉, 消极地逃避现实。网络成瘾者一般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冷漠他人,不愿与社会接触却又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幻觉”、“假想”等现象。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抑郁感、压迫自身在网络世界里找到自我。
4、道德规范丧失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成瘾大学生都是隐姓埋名与网友交流无法面对面的了解对方,在隐匿性别和身份的情况下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活动。加上缺少现实社会中的家人、老师、朋友等对他们的行为监督,使得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识感减弱或者丧失。在虚拟的世界里所有的行为活动都是被肯定的,在现实生活中被否定或禁止的砍杀、爆破、枪击、侵犯等具有毁灭性的行为在网络中大肆宣扬。他们在火爆刺激的场面中道德认知逐渐模糊,为了在游戏中表现个体自我,将社会自我抛之脑后。他们在沉溺于游戏世界中的所作所为时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痛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行为是合理的。道德规范的丧失极易引发各种违法行为的产生。
5、交际能力弱化
大学生网络成瘾后,会变得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丧失自尊、失去自信、自暴自弃,继而慢慢发生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责任心缺乏、自卑和欺诈等人格改变,甚至引发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偏执症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6]这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