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二节 税收原则 第三节 税收负担 第四节税负转嫁与归宿 第五节 税收效应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含义
概念: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 向社会成员强制地、固定地、无偿地征 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五)税率 是指国家征税的比率。课税对象与税率的
乘积就是应征税额。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 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 政策。
第一节 税收概述
按照税法中的分类,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 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
1.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 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特点:计征简便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二)课税对象 ❖ 就是对什么征税,即课税的客体或标的物。 ❖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 按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三大类所
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目
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了具体的征税 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
例如,营业税,9个税目,交通运输业、建 筑业、文化体育业3%、服务业5%。 (四)税源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 概念:税收原则是指政府在设计税制、 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也是评 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 况的基本标准。
二、税收的公平原则
❖ (一)概念
❖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做到普遍 征税和平等征税的行为准则,前者指所 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纳税;后者指政 府征税应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 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税收超额负担
❖ 1.概念
❖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 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 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 外的负担。
❖ 2.内容
❖ 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 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 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如果因征税而 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 而增加的经济效益,则是发生在资源配 置方面的超额负担;
第一节 税收概述
四、税收的分类 所谓税收分类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税
种进行的归并和综合。 (一)按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税收可分为
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三大类。这是世 界上通行的分类方法。 1、商品税也称为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或 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二)公平标准的确定
❖ 以什么为依据来确定财政分配的公平性, 理论界存在两种标准:
❖Fra Baidu bibliotek一是受益标准 ❖ 二是纳税能力标准
1、受益标准
(1)概念: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 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应按各 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
(2)受益原则的局限
2、支付能力标准
2、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取得的各项应 税所得额作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收。
应税所得额一般是指纳税人取得的各 项收入扣除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 之后的余额。
第一节 税收概述
3、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各种应税 财产作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所谓应税财产是指属于纳税人所有的 有形和无形财产。
1.稳定性强,适宜 地方征收; 2.不易转嫁,属于 直接税种; 3.有一定程度的公 平作用。
(2)衡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主要有: 企业综合税负率、企业流转税税负率和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个人税收负担率等。
(二)按税收负担是否由税收转嫁引起, 可分为直接税收负担和间接税收负担。
1、直接税负:是指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 款不能转嫁给他人,由其直接负担。
2、间接税负: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 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最 终转嫁给他人负担。
❖ 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相对价格,对 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等经济行为产生不 良影响,则是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 额负担。
第三节 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概念:
❖ 简称“税负”,指因国家课税相应地减少经 济主体可支配收入的数量而使其遭受的经济 利益损失。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一)按税收负担所涉及的范围划分,分为宏观 和微观税收负担。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 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 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 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特点: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
第一节 税收概述
(六)计税依据:是根据课税对象计算应 纳税额的数量依据。
例如,卷烟的计税依据是卷烟的销售 价格,税额=销售额×税率;盐的计税 依据是销售盐的吨数,税额=数量×税 率。
四、税收中性问题
❖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 中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 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 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 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 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 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自然单位(重量、 面积、数量、件数等)为计税依据采取固定税 额计征的税类。
从量税的应纳税额随着课税对象实物数量的变 化而变化,虽然计税简便,但税收负担不能随 价格高低而增减,不尽合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价内税 和价外税。 价内税是指税金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中的 税,故其计税价格(计税依据)被称为含税 价格。 价外税是指税金附加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之外 的税,故其计税价格(计税依据)被称为不 含税价格。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一)强制性
1. 强制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凭借政治权利, 通过颁布法律和法令进行的。具体表现就是 以法律形式颁布的税收制度和法令。
2. 税收为什么具有强制性 3. 税收的强制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三)按纳税人承受税收负担的表象与实 质,可分为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 担。
1、名义税收负担:指纳税人按法定税率 和计税依据计算的纳税人应承担的税款 总额与相应经济指标之间比例。
2、实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 的名义税收负担下,扣除税收减免、税 收抵免等各种税收优惠,以及各种因素 造成的不足缴纳以后,实际缴纳的税额 数量与相应经济指标之间的比例。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拉弗曲线
G
A
F
D O
税收收入或GDP
1、税率有一个临界点,在A点上可获得最高数额的税 收收入,超过这点,即使提高税率,税收收入也要 减少。
2、同样多的税收收入,既可以通过高税率取得,也可 通过低税率取得。
3、在达到最适度税率之前,提高税率可增加税收,这 个区域称作可行区OAG;超过这一点,税率越高, 税收收入或GDP越少,当税率提高到B点即100%时, 税 收 收 入 或 GDP 为 零 , 因 而 这 个 区 域 称 作 课 税 的 “禁区” 。
第一,绝对均等牺牲原则;
第二,比例均等牺牲原则;
第三,等量边际牺牲原则。
三、税收效率原则
❖ (一)税收效率原则的概念
❖ 税收效率原则一方面是指税收行政效率 要高,以尽可能小的税收行政成本,取 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是指 税收应有助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 提高,前者我们把它成为税收的行政效 率,后者成为税收的经济效率。
三、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政府职能范围 (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四 )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变化的影响
四、拉弗曲线
❖ 它说明了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 间的函数关系。
❖ 直观说明了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水平与国 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由来 (二)拉弗曲线的主要理论观点
税率 B(100%) C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从价税的税额随课税对象的价格变化发 生同向变化,能适应价格引导资源配置 的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便于贯彻税收 政策和增加税收收入,因而被多数税种 所采用,是现代税收的基本计税方法。
第一节 税收概述
有悖于量力负担原则
2.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 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特点:计算方便
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税负不尽合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3. 累进税率:它是对同一课税对象规定不 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 越高;数额越小,税率也越低。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 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 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1、宏观税收负担: (1)定义: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
全体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占同期经济产出的比例。
(2)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或者 国民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的比值,税收总额占 GDP或GNP。
2、微观税收负担
(1)定义:是指某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 或某一经济事件过程中,所缴纳的全部 税收占同期或该事件的经济收入的比例。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五)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可分为中 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三大类。
1、中央税:凡属于由中央政府征收,其收 入归中央支配的税种为中央税。
2、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其收入归地 方支配的税种。
3、共享税: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配 后支配使用的税种。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概念
4、其他税
资源税类
行为税类
以纳税人使用国有资源 产生的级差收益为征税 对象的税种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 概念: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 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产品的 享用程度。
这是公认的比较合理且易于实行的衡量 税制公平的标准。
(1)客观说:主张应当以个人拥有财富 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
❖ 第一,收入 ❖ 第二,消费 ❖ 第三,财产
(2)主观说:认为衡量纳税能力应以 每个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为标准。 牺牲程度的测定以纳税人纳税前后从其 财富中得到的效用的差量为准。
❖ 公式表示:税收的行政效率=税收成本 /税收收入×100%。
❖ 2.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 该原则是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优化资源 配置,促进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和社会经 济效率的提高。当经济运转本身已是高 效率的前提下,税收应保持“中性”, 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当经济运转无效 或低效的前提下,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弥补市场缺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