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度
1 目的
为使双控机制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立制度健全、职责明晰、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双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结合单位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所指范围为全市卫生健康单位及其部门科室
3 职责
3.1 “双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双控”机制建设的宣传贯彻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科室“双控”机制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明确责任和目标,细化任务和措施,确保“双控”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3.2 安全办:负责医院“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具体实施,“双控”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等工作。
4 术语和定义
4.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4.2 风险点:也称风险源,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作业活动、工作环节等。
4.3 风险源辨识:识别风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4 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5 安全风险管理: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
4.6 事故隐患: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再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 工作程序
5.1 人员管理
5.1.1 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单位“双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副组长为主管副院长、其他院领导;成员为各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办,办公室主任由安全办负责人兼任,组织、推进、落实、监督、考核“双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及落实。
5.1.2 职责分工
5.1.2.1 组长为“双控”机制建设实施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双控”机制建设工作组织、推进、监督、考核,负责落实“双控”机制建设相关费用。
5.1.2.2 副组长做好“双控”机制建设实施总体推进、监督、考核、落实、后勤物资及资金保障工作。
5.1.2.3 “双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双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组织进行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双控”机制建设相关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
5.2 制度管理
5.2.1 风险辨识及公示制度
5.2.1.1 单位按照科室、岗位、工作流程、设施设备、特殊作业等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5.2.1.2 安全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全面辨识每年进行一次并形成风险清单。安全风险辨识范围覆盖单位所有活动及其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5.2.1.3 全面辨识依据LEC危险性评价法,各科室查找本科室危险源,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讨论,对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要素开展辨识,客观辨识出本科室全部危险
源,通过辨识确定风险点数量,并逐个制定管控措施,确定责任人,实现对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全员、全方位、常态、规范的有效管控。
5.2.1.4 专项辨识范围涵盖单位消防安全系统;门诊楼、病房楼等建筑物及其安全环境状况;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配电室、手术室、病案室、药品库、药房、库房、食堂、污水站等部位。
5.2.1.5 单位生产经营环节及其要素发生重大变化、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推广应用前、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专项风险辨识,或上级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时开展并按规定时限完成,并根据辨识情况及时调整风险清单。
5.2.1.6 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将风险点划分为“A、B、C、D”4个等级,分别实行“红色、橙色、黄色、蓝色”预警,A级最为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理责任。
5.2.1.7 公示风险分布。按照风险因素辨识的结果,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进行风险等级标注,并在显著位置悬挂张贴岗位安全事项提示卡、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括: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形成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安全流程;发现异常情况处置办法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方法。同时依据各风险远点的分布情况,制作风险分布图,悬挂张贴于单位醒目位置。
5.2.1.8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工作完成后,经单位“双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形成《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并公示。
5.2.2 风险管控制度
5.2.2.1 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控动态评估,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开展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指导生产计划、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以及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等工作。
5.2.2.2 制定管控措施。针对风险因素辨识的结果和风险分布图的内容,将单位风险点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从工作环境、管理、个体防护等按照安全风险等级,逐一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对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5.2.2.3 依据安全风险等级高低,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实施差异化动态管控,较大及以上等级的风险制定专门的管控方案。
5.2.2.4 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新设备使用或者发生事故后,应当对相应的风险重新进行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或方案,并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