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创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市普通中小学学术主题报告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创设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王小红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象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象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这要求数学教学既要充分体现数学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必须重视数学发现、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即数学教学既需注重演绎推理的一面,又要注重合情推理的一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而承载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的最有效载体就是数学实验.其实在发达国家,数学实验已经成为常见的数学教学形式或课程内容,美国的中学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实验教学开始受到了高中数学教师的关注,但更多的教师因认识上的不足,总以种种现实问题来回避这个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调研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46.8%的学生喜欢在数学学习中有动手实验活动,却只有15%的老师在课堂上曾创设过数学实验活动.
1.考题重现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22题
(Ⅰ)给出两块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如图1,图2),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图2中,并作简要说明;
(Ⅱ)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
(Ⅲ)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栟成一个直三棱柱,使它的全面
积与给出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
评析:这一“剪拼”实验题,对学生提出了怎样的实验要求呢?
⑴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空间图形非常熟悉, 并能准确地用语言去说明剪拼后图形的空间形状与位置关系;
⑵要求学生设计方案,并论证或说明方案合理性,讨论它的可行性,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思维空间;
⑶第(Ⅱ)、(Ⅲ)问要求学生将感性、形象的思维上升到理性、逻辑的思维,应用自己在立体几何中学到的基本原理进行比较和计算(第(Ⅱ)问),再运用(第(Ⅲ)问),其实质就是实验的归纳和总结,把实验经验内化为数学思维的过程.
02年高考中出现这一“剪拼”实验题,当时着实有点意外,现在看来实属必然,也是一种需要.
2.什么是数学实验教学
2.1什么是数学实验
曹一鸣先生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中把数学实验界定为: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种数学思想,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帮助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所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言简之,即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和思维活动.
2.2 什么是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数学实验教学是根据研究目标和数学思想发展脉络,创造或改变某种数学情境,利用实验手段,设计系列问题,通过思考和操作实验,从直观、想象到发现、归纳、猜想,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这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数学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或试验,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状态,变
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建构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应该说数学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案例1 指数函数定义的引入设计
实验设计:学生分成小组,动手折纸,观察对折次数与所得纸的层数的关系.得出折一次为2层纸, 折两次为22层纸, 折三次为23层纸,…得对折次数x与所得纸的层数y的关系式为y=2x.
评析:数学实验的创设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相对于初中,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归纳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一动手操作实验,对归纳得出y=2x没有思维上的帮助.学生能脱离具体事物操作进行独立思考的,如果还让他们动手操作的话,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维,造成了思维的惰性.不是任何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都要让学生动手操作.
案例2 一杯糖水给学生产生终生难忘的数学结论
问题情境: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a
b m b +
> +
实验器材:一杯开水与若干糖;
活动实验:(师生互动,有时可分小组进行、或全班进行、或个人探索等)
教师:先在开水中加入一小勺糖,尝一下味道如何?(分别叫一些同学尝试)
学生:有点甜
教师:若在糖水中再加入一勺糖(再由同学品尝一下),味道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纷纷美滋滋地舔着舌头)说:变甜了.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用数学模型对这种现象作一解释.然后,让同学思考、或分组讨论.此时,教师根据讨论的进程进行恰当指导.
归纳猜想:由讨论与思考达成共识——实际上是质量分数增大的原因;因为加糖前的质
量分数为a
b
,加糖后的质量分数为
a m
b m
+
+
,所以有
a m a
b m b
+
>
+
,然后说明这是本例的一种生
活背景.为了更好理解条件,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评析:在糖水中再加入一勺糖,当然是变甜了,这是生活常识,不用通过实验去获得“变甜了”的结论.这样的实验创设在课堂上只是浪费时间,从这个角度看,不仅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了.
数学实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怎样的实验活动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呢?应该怎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