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韩城

新城三小五六班吉皓哲

我的家乡——陕西韩城,东临黄河,西枕梁山,物产丰富,百业宏达,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四季宜人,素有“小北京”之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韩城县,是我的家乡的最初始,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韩城1983年撤县建市,1986年韩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听大人们说,以前,人们的屋子都是用土坯砖做成的。一下雨,人们生怕屋子会被淋出洞来,所以,一到下雨,人们就惶惶不安,因为怕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过去,路都是些泥泞小道,一到下雨,泥巴就像胶水似的把鞋子粘住,叫人走一步都难。哪像现在,路都成了混凝土、柏油的,下雨天也可以照常出门行走。过去人们穿不暖,一到冷天,就冷得直打哆嗦。那时人们穷,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睡觉呢?那就更不用说了,就把破棉被盖上,就靠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

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住的大都是高楼大厦。街上的车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家家户户都是电器化,人人手里都有高科技的手机。电脑聊天时,能看得见对方,就像当面聊天一样。衣服都是流行的,衣服破了一丁点儿都不要。孩子们都有一个明亮的教室,在那里快乐地学习着,每个教室都有一台电视,学校有实验室,多媒体室等等。还有,现在韩城的新城区---街道纵横,高

楼林立,绿荫花香中的黄河大街、太史大街、龙门大街、状元街、人民路,宽阔笔直,纵横贯通。临街一座座设计新颖,风格各异的高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中心区、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卫生区和园林风景区布局科学合理,一切无不展现出现代化城市的宏伟气魄。当晚霞烧红西天的时候,华灯与星光辉映,三三两两的,人们悠然、闲庭信步禹甸园广场,太史园广场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中央喷泉在五光十色霓红灯的照射下,把串串珍珠抛向空中。晚风徐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韩城还有很多名胜古迹,司马迁祠墓依山而建。穿过芝水桥,就踏上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司马古道,曾几何时,这里是通往长安城的车马大道,至今这条由河石铺就的道路上还有马车的深深印迹;顺坡道而上,第一道祠门题有“高山仰止”四个大字,这是2000多年前司马迁想到孔子时的感受,今天的人想起司马迁、来到司马迁祠来拜祭他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怀着“高山仰止”般的崇敬心情;祠后有司马迁墓,青砖裹砌,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似巨掌撑天,如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之间!

文庙位于韩城市老城学巷。从正门进入文庙,只见松柏林立、古树参天;门前的照壁为彩绘琉璃五龙壁,五只蛟龙,精美绝伦,似从惊涛骇浪中腾空而出,取意为飞黄腾达;1500年前的五指古槐,当地人们称它为五子登科槐,高可参天;还有元代私塾明伦堂,依墙而立的石碑见证了明伦堂的兴盛和韩城一直以来尊师

重教,正殿的盘龙汉白玉台阶前横着一根雕龙的“龙杠”,据说当时只有皇帝和今科状元拜访时,才有资格将“龙杠”抬起从盘龙道进入正殿,在韩城的历史中,曾中了一位文状元,叫王杰,回乡祭拜孔圣人,龙杠被抬起了一次,可以想象当时的仪式是多么的隆重。

党家村,它的明清古建筑、它朴实淳厚的民风、它浓郁儒雅的文化气息都是韩城的一个精致而生动的缩影。党家村最负盛名的当然是一百多座四合院以及祠堂、文星阁、看家楼、节孝碑、泌阳堡,这些仍然可以令我们依稀看到党家村昔日的繁华。当村里的老人带着无限的敬仰讲起他们艰辛创业的祖辈、带着无限的神往讲起那“钦点翰林”的至高荣耀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孔孟之道教导出的典型。如今,党家村人代代相传的心愿都寄托在文星阁下的琅琅书声中:往日总希望能出个进士,而今也盼着能出个博士。在党家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史之乡的气息。

将来呢?我想会更加精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一座生态化城市,家家户户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光靠嘴上说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让这一切都变成真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韩城,我爱我的家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