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献祭以撒”系列作品看西方美术的风格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献祭以撒”系列作品看西方美术的风格变迁

作者:刘凯

来源:《美术文献》2018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选取西方美术史上著名的基督教题材作品“献祭以撒”,自公元4世纪至20世纪,将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作品置于风格演变的视野下研究,既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西方美术风格的发展脉络,也有助于从微观上观察同一题材绘画的变化,使我们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西方美术。

[关键词]献祭以撒西方美术风格变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识别码:A

“献祭以撒”(the Sacrifice oflsaac)这一题材来自于《圣经·旧约·创世纪》。上帝为考验先知亚伯拉罕的信心,命他将独生爱子以撒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时年137岁,他遵循上帝的旨意,带着36岁的以撒到上帝指定的摩利亚山。当亚伯拉罕将要杀死以撒时,天使现身阻止了亚伯拉罕。其实,上帝为亚伯拉罕预备了一只公羊,代替了以撒作为燔祭的祭品。自古以来,西方艺术家以这一母题创作了很多传世之作,不同时代的作品体现出了美术风格的变迁历史。

一、个性化的古罗马时期与图示化的中世纪艺术

较早期的“献祭以撒”是浮雕作品,来自公元4世纪古罗马朱尼乌斯·巴苏斯(Junius Bassus)的石棺雕刻(图1)。其上的浮雕被誉为“可能是最著名的基督教浮雕”,1 597年被重新发现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博物馆。“献祭以撒”这一情节的展示以两根科林斯柱隔成一个构图空间,亚伯拉罕在画面中央,身着罗马长袍,右手持刀上扬,左手按住被缚跪地的独生子以

撒,以撒背对着父亲,以右膝跪地。亚伯拉罕右手似乎将欲砍下(据研究,云中有上帝的手抓住了他的刀,现上帝的手与刀均己遗失)。亚伯拉罕左边是位年轻男子,右边是一只羊。

雕刻表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雕刻艺术追求人物性格刻画的特点。其使用较为写实的手法,着重头部刻画,身体被繁复的衣褶覆盖,有较强的质感,与头部形成繁简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公元6世纪,意大利拉文纳圣维塔勒教堂有一幅相同题材的马赛克镶嵌画,画面中只表现了亚伯拉罕和以撒两人。人物面部僵硬,个性消除。通过扁平化来表现无物质感的世界,体现了静态感和神秘感的图示化风格。

这一镶嵌画反映了中世纪时期,艺术家对自然与细节的观察,已经让步于神圣性表现的这一特点。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绘画功能的改变。基督教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相信有一种神秘力量的统治,而不再是自己。个性和人体之美因为遭到蔑视而不再被表现,能傳递神性力量的僵硬刻板风格成为了主流。

二、人性美的胜利——“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献祭以撒”作品有两件。众所周知,佛罗伦萨圣乔万尼洗礼堂的北门和东门铜门浮雕设计制作者为吉贝尔蒂。两门的制作权是他赢得竞赛获得,而吉尔伯特赢得这场比赛的题材正是“献祭以撒”。这场比赛的决赛是1401年在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基之间进行的。

“他们都把当时艺术发展的可能之路压缩在小小的浮雕之上”——两人间竞赛无意成了人性美的“文艺复兴”与情感表达的哥特式艺术的较量。主办方整整花费两年时间才宣布结果。两块浮雕作品均由镀金青铜制成。故事中都有相同的元素:亚伯拉罕、以撒、天使、公羊、驴、两个男性同伴、木柴、祭坛等。

吉贝尔蒂把画面以对角线分开,在斜线左边,两个男同伴和一头驴站在一边,他们似乎看着对方,是主要场景的见证人物。公羊出现在山顶,与右边的天使在同一水平上,突出了公羊是替代牺牲品的地位。吉贝尔蒂着重表现了刀子接近儿子喉咙之前的那一刻,极端的紧张让艺术家可以全面展示以撒的裸体躯干,呈现完美的腹肌和胸肌的解剖技巧。

而布鲁内莱斯基将画面以水平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两个同伴和驴子放在水平线下方。左边的男孩正在拔除脚上的刺,驴子在地上嚼草,而另一个同伴在摆弄靴子上的皮带。这些成为与紧张的献祭无关的元素。而亚伯拉罕的刀子即将插入孩子的喉咙,以撒的嘴巴张开了,似乎在尖叫,而他的身体笨拙地扭动着,双手被绑在背后。天使的手抓住亚伯拉罕来阻止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亚伯拉罕野性的眼睛反映出了他的狂热。

布鲁内莱斯基集中于父亲将独生子放在祭坛上作为燔祭的恐怖情绪。观众能感受到以撒的感觉,布鲁内莱斯基选择了展示最可怕的时刻。

吉贝尔蒂并没有像布鲁内莱斯基那样强调故事的情感顶峰,也没有那样的戏剧性。在他的版本中表现出更多的克制,亚伯拉罕虽然举着刀,但观众相信亚伯拉罕并不是真能狠心杀死自己的孩子。

这一竞赛显示出“文艺复兴”与哥特式艺术的差别:

哥特式艺术往往对圣经故事的情感价值感兴趣。亚伯拉罕献祭以撒是一个尴尬的、可怕的磨难,这就是布鲁内莱斯基所描绘的:儿子的身体扭曲而丑陋,父亲的面部被恐惧和厌恶所打击,这些痛苦支持亚伯拉罕的灵魂在遵守上帝之约与父子亲情取舍之间的激烈搏斗。对于布鲁内莱斯基来说,宗教故事是中世纪思维的一部分,每个人的行为都与信仰和教会相关。

而无论什么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都倾向于对美的展示感兴趣。吉贝尔蒂的胜利显示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展示解剖学知识和理想化人物形象的愿望,使他们意识到个人是比宗教更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对重要的事物做出新的陈述:独特的人性和美丽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现场——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伟大的画家卡拉瓦乔、伦勃朗、鲁本斯等人,均留下“献祭以撒”的作品。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是舞台式的灯光,戏剧性的表现。

卡拉瓦乔的《献祭以撒》作于1604年,画面充满了卡拉瓦乔标志性的强烈明暗对比的暗色调主义(Tenebrism),年轻天使脸上的光似舞台聚光灯一样落下,亚伯拉罕和以撒的面孔在阴影中,但表现出复杂的情绪。天使的手搁在公羊的头上,同时亚伯拉罕的左手搁在他儿子的头上,另一只手拿着刀,但在听到天使的话时已经放松了。这幅画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没有背景,一切都隐没在暗色调中,这似乎表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分散亚伯拉罕实现对上帝的诺言,哪怕是丧失独生子。

画面上用逼真的色调戏剧性地表现了文字场景,以几乎纪实的方式让观众感动,就像邀请观众参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困境。观者可以感受到儿子将要被坚定的父亲杀死的恐惧,几乎能听到天使向亚伯拉罕呼喊的声音。卡拉瓦乔像镜头一样放大了场景,带我们去创世纪叙事最微妙的时刻,进入亚伯拉罕的内心。为了让观众接近事件,他使用了复杂高超的肖像技术,画面几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收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的伦勃朗的《献祭以撒》则展示了巴洛克艺术的另一种特质。我们在画上看到以撒双手被绑,在亚伯拉罕的压制下仰面朝天露出喉咙。亚伯拉罕正要执行上帝的命令,以证明他的信仰。紧急关头,天使阻止了他,他的刀掉落下来。亚伯拉罕的表情和姿态,强烈地表达了他接近疯狂的状态。

伦勃朗捕捉到了这个可怕的高潮时刻的所有戏剧性。这不仅是伦勃朗17世纪30年代作品的典型特征,也是巴洛克风格的特征:对角线构图,舞台式灯光和强烈的戏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