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反思_基于S小学的个案研究_李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6期 (总第206期)
THE MODERN EDUCA TION JOURNAL No.6,2015 General ,No.206
·79·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反思
——基于S 小学的个案研究
李 敏14
摘 要:随班就读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残疾儿童为主要对象,使特殊儿童获得了公平的教育机会。然而,普通学校里存在的没有被证明的特殊儿童,却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困扰。准确判断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有助于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效率的提高。认定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关键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政策的引领和制定、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对政策的认可和执行、学校及社会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关键词:全纳教育;随班就读;教育公平;特殊儿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5)06-0079-06
收稿日期:2015-09-02
作者简介:李敏,佛山市三水区实验小学教师,硕士研究生(广东佛山,528100)
自1994年6月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提出全纳教育后,我国迅速把“随班就读”的要求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制定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是国家提高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度,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各地学校普遍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充分的照顾。但是,如果一间教室里出现了没有被证明的特殊学生,老师如何公平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一个普通学校的特殊个案
某市某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班主任陈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学生何某突然行为失常,使劲把铅笔插入前座一位同学的背部,这位同学马上哇哇大哭,但何某仍然不解气,继续殴打这位同学。陈老师见状马上跑过去拉住何某的手,何某用力挣扎,歇斯底里地狂叫。虽然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何某的力气特别大,陈老师费了好大劲才勉强控制住何某的行为。其实引发何某伤人行为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找到橡皮,向前面这位同学借,但这位同学平时厌恶其行为而不愿意借给他,因此触动了何某的自尊,引发了他的狂躁和攻击性行为。课堂上发生上述一幕,陈老师不得不先控制住何某而停止上课。
下课后,陈老师把何某带到办公室教育了一节课,第三节课上课时,陈老师把何某送回教室上课。没想到上课不到三分钟,科任老师报告班主任和德育处,说何某跑出教室,不知道去哪里了,因为自己不能丢下其他学生而不顾,只好寻求班主任陈老师帮助。
学生何某因狂躁而造成的攻击性行为时常发生,比如午睡时何某先躺在床上,他会讨厌看见后进来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走进睡室,如果遇
上他心情不好,他会尖叫,甚至会跳起来殴打他看不顺眼的同学;别人的一个无意扫视的眼神都可能引起他的不满,继而引发他的怒视和殴打。
何某,6岁,刚刚进入小学,居然有这样的恶性行为,让我们不寒而栗。学校找到专业人士对学生何某进行初步诊断,认为该生心理异常。后经学校慎重考虑,通知家长到三甲医院对何某进行进一步诊断。几经沟通,家长终于同意带何某去医院诊断,尔后,家长告知学校何某“是有一点问题,纠正一下就可以了”,并未向学校出示诊断结果证明。事实上,何某的问题“纠正”了一年多仍不见好转,且情绪和行为偏差依然不能自我控制,狂躁和攻击性行为日渐增加。于是,未被家长“承认”为特殊儿童的何某成了随班就读的边缘人。对“随班就读”对象的界定较难主要体现在,《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中规定,对于有争议或一时难以确定的儿童,一律视为正常儿童,分配他们就近入读,不要轻易给他们戴“弱智”的帽子,也不要单纯以智商或其它单项材料草率判定为弱智儿童。对于已入学的学生,如发现有的不是弱智儿童,应通过主管部门及时转入普通小学就读。要严格防止把差生混同于弱智儿童。[1]因此,要取消随班就读对象名号相对简单,如果有争议或因为家长不配合等原因难以确定的,一律视为正常儿童,但要确定为随班就读对象则非常艰难。学者华国栋在2003年提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特殊教育对象将不再只有智力落后儿童、视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学习困难儿童、情绪行为有问题的儿童、超常儿童等也应该得到特殊教育。他指出,开展随班就读对象的确认工作首先应由社区、家庭和学校提供线索,然后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调查、筛查,对筛查出的疑是儿童由医院等部门进一步诊断确定。[2]事实上,除了视力问题和肢体残缺的特殊儿童容易被学校和家长一致认为是特殊儿童外,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筛查的难度非常大。例如,什么样的孩子属于特殊儿童?家长能否配合学校把孩子送到相关机构进行医学鉴定?在鉴定的过程中,家长是否愿意并能够如实告知医师真实情况?什么样的特殊儿童适合在普通学校里随班就读?这些横亘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系列难题尚待解决。
二、特殊个案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何某极具代表性。在何某所在的学校就有三个类似的案例。家长往往不愿意正视问题所在,认为孩子长大一点就懂事了,自然会自我纠正行为。实际上,孩子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不但加大了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失去治愈的机会;还有的孩子已经被医生确诊为疾病,由于家长顾及面子而隐瞒病情,放弃治疗,硬是把孩子送到学校,结果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机。家长的这一系列做法不仅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也给孩子所在的学校带来教育的不公平。从学校的视角出发,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效率公平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机会公平。公平的教育可以看做每一个学生得到“爱和教育”的机会均等,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机会均等,甚至得到老师的爱护和关注程度基本均等。有研究者从学生的视角得到对学校公平的看法: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校公平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出发点。以何某为例,他的情况必然占据老师的主要精力,令老师无法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是老师几乎无法预测到该学生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突然出现异常行为;二是无法预料何某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严重的后果;三是何某的智力比较高,一旦发生情况,他会迅速逃出教室躲起来,每次能让学校里的老师花上一两个小时寻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神经几乎时刻被何某牵动,即使上课期间,老师也必须经常关注他是否伤害其他学生或突然跑出教室,一旦发生特殊情况,老师必须马上处理。何某的班主任坦言:只要走进学校,我的神经马上绷紧,脑海里不断浮现何某,担心他今天的行为。其他科任老师都不希望上该班的课。一次学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