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的侠义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的侠义精神

文学院04级郭双学号20042838

摘要《水浒》一直以来被誉为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的侠义小说,他秉承中国古代一贯的“游侠”传统,围绕“侠义精神”的各个方面——四海之内皆兄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快意恩仇,劫富济贫,仗义疏财,重“义”等,讲述一百零八个好汉的侠义故事,对后世武侠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游侠”传统义侠准则“平不平”重“义”武侠小说

《水浒传》一直以来被誉为梁山泊草莽英雄官逼民反替天行道的侠义小说,它从全程式观照的视角出发,以英雄传奇的叙事方式,讲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个好汉从个体到聚义,起义,接受招安至最终瓦解的故事。这些好汉们组成的草莽集团十分特殊,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他们标榜并追求一种“英雄主义”,信奉并表现出一种“侠义精神”。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松为兄报仇,扶危救困等豪侠行径都体现出了这种“侠义精神”。那么,这种“侠义精神”是不是《水浒》的作者所独创的呢?如果不是,它的源头在哪呢?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对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水浒》中侠义精神的起源和流传原因

水浒中所体现的侠义精神可追溯到古代的游侠传统。在中国,“侠”的起源很早,战国时代的“游侠”是与“辩士”出身相同的特殊阶层,没有财产,游行不定,以好勇斗狠而著称,表现出强烈暴力倾向。司马迁《史记》为“游侠”立传时,开篇即云:“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直接指出了他们的行为特点及其性质。他们本属于社会动乱、封建解体时期的时代产物。至秦汉大一统时期,这些游侠遭到了政治的镇压,暂时收敛行迹以避祸,有的隐姓埋名,有的“屈节以事尊”。但他们作为一种抑强扶弱的社会辅助力量,并没有绝迹,他们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否定。司马迁立传一面显扬了游侠的地位,一面也显露了他在非理性的政治势力之外,要求有多元的社会势力以保障人生价值的闻识孤怀。”[1]

对游侠的认可还表现在唐传奇中,这些传奇所塑造的“剑侠”,张火庆先生在《从自我的抒解到人间的关怀》中指出,“并无史实的记载,而是文人的一种想象性创构,并不符合真正的侠义行径,而只是借以找到精神上的慰藉,表达了他们对人间正义的企求。”到宋代,“以文官治国,武者之流屈居次等的从属地位,侠客亦只能出之以民间解怨,私人拼斗的形态。同时,为了加强这阶层彼此的联系,他们以一个代表朋辈的友谊的“义”字作为行走江湖的信条。”《水浒》的流传,与这样的背景不无关系。“这样的侠义行径字汇受到人民的欢迎和私许,成为一种政治腐败时期的法外认同。[2]”

总结的说,梁山泊的好汉队伍既具有农民起义的一般性特征,又带有江湖,绿林的独特风格,而它的精神则来自源远流长的游侠传统。

水浒的侠义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们同时也是下层社会普遍推崇的义侠准则。

一四海之内皆兄弟。《水浒》中众好汉往往先前互不相识,但一见之下就义气相投,结为兄弟。如第二回中,盘踞少华山的跳涧虎陈达带人马要攻打华阳县,来史家庄借路。陈达见到史进,开口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烦借一条路。”当时史进虽没有和他“皆兄弟也”,而是出马拿住了他,但不打不相识,他们最后真成了兄弟。又如第四回,鲁达对热情款待的赵员外说:“员外错爱,洒家如何报答。”员外答:“‘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第四十四回,时秀对萍水相逢“赐酒相待”的戴宗、杨林表示感谢时,杨林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就是“平不平”,这是好汉的“英雄信条”之一,它构成了“侠义精神”的基础,符合一般民众对侠义的印象。在水浒中,对这一点阐释的最到位的莫过于鲁达。当鲁达在《水浒》中大踏步出场时,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就跟随着他。第三回中救护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放弃提辖的身份开始他亡命江湖的生涯,并展开了一系列锄强扶弱的行动:痛揍小霸王,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一路上“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展现了人间最充分的侠义精神。鲁达可以说是水浒世界里面唯一一个真正具有纯正侠者胸怀的人,他所奋身干预的事情,没有一件与他切身相关,没有一件关涉到他的个人厉害,但他无不慷慨赴之,甚至损耗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是十足真金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三快意恩仇。这在中国古代侠义精神中源远流长,《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以身犯险刺杀秦王。在《水浒》中,快意恩仇同样是好汉们行走江湖的重要方式,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语句,“冤仇若不分明报,枉做人间大丈夫”、“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先说报恩,第二十回,晁盖在梁山泊站稳脚跟后,想起宋江通风报信活命之恩,与吴用道:“知恩不报,非君子也。”第一件事就是派刘唐送去百两黄金给宋江。第五十二回,柴进失陷高唐,为报柴进对山寨、对宋江的恩情,宋江亲自带领梁山泊兵马攻打高唐,最终救出柴进。

除了报恩外,水浒好汉更不忘的是血腥复仇。只要是梁山泊的对头、仇人,不管是清风寨、扈家庄、祝家庄、高唐州,还是青州、华州、大名府、曾头市、东平府,一旦庄园或城镇被破,继之而来的就是对庄主或太守,及其将佐,家人的血洗。在第四十一回,对仇恨的报复更是达到了极至,为帮宋江报仇,李逵活割黄文炳,生炙其肉,血腥无比。

在水浒世界里,最能体现这种快意恩仇精神的是行者武松。武松的一生,是报恩与报仇交织的一生。第二十六回为报兄长被杀之仇,人前设祭,诛杀潘金莲、西门庆;第二十八回,为报施恩酒菜款待之恩,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地盘;第三十一回,为报张督监陷害之仇,血溅鸳鸯楼,连杀十五人……在遍地尸体和血液中间,武松宛如复仇之神。在血腥杀戮后,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一句话就道出了江湖人报仇的“快意”。在快意恩仇中,报仇才是最主要的。

四劫富济贫,历来是下层民间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掌正义的游侠所看重的行使正义

的方式,他同时表达了贫困老百姓对侠客的向往,和对改善自己贫困生活的渴盼。从上面所说张顺与老丈的对话可见,老丈对梁山泊好汉的认同就在“老汉听得说,宋江这伙端的仁义,只是救贫济老”。但老丈对梁山泊的定义有失偏颇,梁山泊的劫富济贫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不需劫富而纯粹的济贫,也是贫苦百姓真正的渴望。第三回中,鲁达知道金氏父女的处境后,掏出身上所有的银两,并史进资助金氏妇女做逃走之资。第十八回介绍宋江时描述道,“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3]”

第二类是不济贫而纯粹的劫富,梁山泊筹取粮草就属于此类,劫取为富不仁之人,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给予贫苦民众以安慰。第十七回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前提就是这生辰纲乃不义之财。第七十一回有一段话就是对劫富的具体描述:“原来泊子里好汉,但闲便下山,或带人马,或只数个头领,各自取路去。途中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子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其馀些小,就便分了。 [4]”

第三类是既济贫而又劫富。在攻打祝家庄后,各家赐粮米一石;攻破青州后,分发散粮米救济;攻陷东平府后,“将太守家私,裱散居民”;打破东昌府后,将钱粮一一给居民……

五仗义疏财,这是水浒好汉最普通和最基本的行为之一,其目的是“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是好汉敬重好汉的一个标准,在水浒中多次体现,特别是在柴进,晁盖,宋江三人身上。第九回,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投柴进庄上歇宿,临行时,“捧出二十五两一锭大银,送与林冲”。第十四回介绍晁盖便道,“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资助他起身”[5]。

此外,第二十八回,武松十字坡遇张青,临行张青送了十两银子与他;第三十七回,宋江与穆弘别时,穆弘“取出一盘金银,送与宋江”,等等多处,可见水浒间好汉以银两相助是极为常见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准则是“重义”。“义”之一字,在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壮大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义”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凝聚力,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经历和走上梁山的原因尽管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极讲“义气”的血性汉子(包括三个女性),受到“义”字的感召,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既十七回所说“同声相应归山寨,一气相随聚水滨”。“义”既是他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和理想人格,又是维系他们的精神纽带。

重“义”的思想,由他们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如智取生辰纲之前,七星聚义,之所以事成,全在他们都讲求一个“义”字,宋江私释晁盖,朱仝私释宋江等,也全在一个“义”字上。再如第十九回,林冲火并了王伦后,对晁盖等人表白道:“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可见,火并完全出于“义气”,而非私意。这里,“义”作为好汉的标准,又有了整合分歧、识别同类、团结人心的作用,凡不讲“义气”者,如王伦,梁山上绝不能容他,而“义气”相投之人,则纷纷“投托入伙”,用阮小七的话来说则是,“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