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鲁迅小说的“看客”情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鲁迅小说的“看客”情结
文学院中文系 2007级1班魏晓溪指导教师:郑永格
中文摘要:“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形象系列,文章主要依据鲁迅的小说作品,分析作者笔下的“看客”形象及其实质,以及“看客”小说独有的“看/被看”的叙事模式,进而探析作者的“看客”情结。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看/被看”;情结;意义
引言
在鲁迅的作品中,人们大多可以发现,在许多作品中都有“看客”这一
特有的人物形象,都有“示众”这一特定的故事情节。对此笔者进行了具体
而系统的统计。仅以《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为例,共收入作品26篇,
有看客形象出现的就有13篇,占50%。出小说外,在鲁迅的其他文体,如杂
文《娜拉走后怎样》,散文《藤野先生》等作品中也有多处对“看客”形象
的具体描述和对其表现的批评。
经统计后发现,在鲁迅的创作中,居然有如此多的作品都涉及有“看客”
形象或“示众”场面的描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何他如此迷恋这样的描写?其中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亦或是隐含了作者的某种特殊
情结?
一、鲁迅“看客”情结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及其本质
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受到封建礼教制度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的严重压迫与毒害。在鲁迅看来,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已变得麻木不仁和愚昧冷漠。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自己受到的压迫与剥削不敢与强敌进行反抗,以及他们对于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们,不仅不给予同情与温暖,反而幸灾乐祸,将自己的快乐与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中。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看客”形象不仅集中的展现了中国人们的精神麻木,更体现出了中国国民性问题病根的所在。鲁迅在塑造这些看客形象的时候,由外到内地去剖析,从形象到精神去描写,各有各的独特特征,他用“看客”的形象勾勒出了芸芸众生相。
(一)“麻木”的看客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选自《<呐喊>自序》)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目的就是要用他那犹如“匕首”、“尖刀”的犀利文字来拯救那些麻木不仁的国民灵魂,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正义感,促进民族的复兴。而促进这一思想形成的因素就是这件深深刺痛青年鲁迅内心的“幻灯片事件”。不但在《<呐喊>自序》中而且在《藤野先生》中也有同样的描写。而其中的清国留学生便是鲁迅接触并仔细观察的第一批“看客”。
面对即将被砍头的同胞,面对日军砍下的头颅,看客们表现出一种麻木与冷漠的心态。具有这一心态的看客, 在鲁迅作品中是其塑造的典型形象。犹如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1
然而什么是麻木呢,当我们面对一个悲惨或者悲剧的场面(例如杀头)却没有任何反应,不动情也不动心,就是冷静的围观。
我们从主观及心理方面分析,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种麻木的看客,缺乏起码
的怜悯之心,这恐怕与他自己对生命本身的麻木有一定关系。譬如啊Q,虽然不知道怜悯,同情别人的生命,但是他对其自身的生命,何尝又有怎样自觉的感知,他在被拉入刑场被杀头时,还在懵懂地要面子,还在想着“二十年后还是一条”,一直到他临死时,才猛然感觉到一阵恐惧。阿Q,就是这样一个对自身生命也没有多少感知的却依然活着的麻木的人。刑场上,无聊的围观看客,也有如阿Q
一样缺乏,甚至失去感知的麻木的人。一个对生命缺乏,甚至失去感知、麻木的人,他怎么回去同情怜悯别人的生命呢?
(二)“无聊”的看客
“无聊”一词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譬如,在1934年5月16日写给郑振铎的书信中写到:“不动笔诚然最好。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2那么“无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辞海中这样解释道:“由于清闲而烦闷”。这让的解释固然正确,但是我们不防从其本质与哲学方面理解:所谓无聊,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生命的一种真空状态。○3那么,既然是真空,他必定要摄取些什么来补充自己空虚的灵魂。在一些有理性有价值的人来看,觉得自己的生命已毫无意义、甚至毫无价值时,这种真空对于他们来说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如此,他便可以去使自己原本“真空”的生命获得价值。但是在那些没有理性没有精神价值的人来看,这就成了一种极为恐怖的状态,但是他们要“摄取”、“补充”些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些无聊、为其消遣的事物罢了。于是,加入了看客的行列,去看杀头,看剥羊,去嘲笑奚落弱势群体等。然而“摄取”的却有些欠缺,是因为“摄取”的内容毫无价值。源于无聊而导致的真空摄取,一般都变现得非常急切,贪婪。犹如《藤野先生》中所描写的,看得高兴时“酒醉似的喝彩”。亦或是像《药》中所记述的“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烁出一种摄取的光”。这一切非正常的表现,都源于无聊所致。这种麻木与无聊的内心,必然会通过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
(三)“丑态”的看客
“无聊”与“麻木”形成了其“丑态”的外在形象。《藤野先生》中的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