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多维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多维探析

摘要:有效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着重大的意义.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须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主要从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和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反思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着重大的意义.

历史课堂教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学生个体智力活动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须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粗浅的探析.

1努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知识经验、思想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参与者.而积极地参与与消极地参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毫无疑问,在历史教学中,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历史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而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历史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应该为"学"服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教师控制、主宰着全部教学进程,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和听命于教师的安排.久而久之,学生不是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而是把它当作教师的事情,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变弱,学习兴趣日益消减,学习质量不断下降.为此,教师首先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并有效地加以引导,帮助每个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产生学习的持久动力,真正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

其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是讲述、板书、念课文,带着学生从课文中划答案,教师充当了灌输者,而学生则充当了某种容器.学生对此反感而又无奈.《历史课程标准》主张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和推广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这样,历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感知与体验历史学习过程、掌握正确探究方法的伙伴.教师可以历史为平台与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中思索、体会、成长.比如,笔者在讲解秦朝的皇权与中央官制时,让三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短剧,分别扮演秦始皇、丞相、御史大夫.短剧的主题是讨论赢政统一六国以后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与权力问

题.在短剧表演前,先提出问题:"皇帝的由来"是什么?皇帝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短剧,一边认真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枯燥地讲解,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含量,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是教学活

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课程

改革的背景下,有众多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交谈法、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

择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

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但有些教师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过分追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而放松了对内容的深透理解,使一些原本鲜活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变成浮躁空间,一些人因过分追求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使一些本来充满智慧的历史教育艺术显得苍白乏味.所以,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的,老方法同样可以用,用得好,比新方法更灵.比如,讲授法,有些教师谈"讲"色变,似乎沾上了

讲授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但在上历史课时,必要的讲授还是存在的.比如,一个概念、一章或一课内容的总述、一道题目的解法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讲授.当然,讲也要讲得得法,纯粹的独脚戏,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可以发挥创新意识,比如,把旧的灌输式的讲授法,换成问题式的讲授.

在讲授内容之前,先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授.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积

极性调动起来,有针对性的去听讲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讲授的相关内容,用图片、影像资料同时展示出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鸦片战争的背景时,为了讲清相关事件之间的关系,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些连环问题: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英国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走私鸦片?

(学生回答: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为什么会出现贸易逆差?(学生回答:受自然经济的抑制,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同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吸食鸦片时中国人的沉迷、颓废、憔悴的形象.这些形象,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勾起了他们各种联想.

这样,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被动实体,而是能动的思维者,知识在大脑

中被反复地进行着认识、理解、分析、运用等加工,故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活化,使学生在思索中明理、证史,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教师不急于把结论塞给学生,巧问引导,启迪学生主动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更灵活

地运用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