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当代经济研究 ∃ 2010年第 12 期 相对独立, 有助于将人的主观选择引入到制度变迁理论中, 也为使用一些经济假设和分析工具搭建起基本 的理论结构。其次, 形成了 制度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方向 !
[ 5]
这一基本认识 ( 此处的组织
等同于广义上的利益集团 )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人虽然渴望扩大收益与成本的差额 , 却只具有有限理 性 , 而交易成本的存在也决定人只能掌握不完全的信息, 必须依靠制度来减少不确定性, 节约决策成本。 因此人通常处于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 制度界定人的选择范围。但当一些因素发生变化, 如相对价格调 整、 技术进步、 偏好改变, 使原本属于制度范围之外的潜在利益大于得到该利益的成本 , 现有制度便蕴含了 获利机会。这种获利机会将诱致组织的形成, 组织会不断尝试改变现有制度安排 , 以获得潜在利益。制度 限定组织的选择范围 , 而范围之外的潜在利益又激励组织改变这种选择范围 , 这一交互过程促使制度不断 演化, 并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再次, 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会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现实中各个集团所 追求的目标往往会相互冲突, 在上述交互过程中, 不同利益集团可能对制度变迁施加不同方向的推动力 , 这些力的合力将主导变迁的方向, 而合力的产生过程就是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
制度由人创造, 制度的变化离不开人的选择。但是作为选择主体的人, 不是单个的人, 而是按照一定 的社会关系和制度形式组成的社会群体。 参与制度变迁的人一般以集体或集团的形式出现, 而利益关 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 , 也是界定集团边界的主要参照, 因此利Fra Baidu bibliotek集团就成为制度变迁中主要的行为主体。
[ 1]
一、 利益集团基础理论简述
#当代经济研究 ∃ 2010年第 12 期
三、 利益集团结盟与制度劫持
利益集团之间并非只存在竞争关系, 当双方各取所需、 互惠互利成为可能时 , 集团有动机相互合作, 结 成利益联盟。虽然利益集团结盟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很难准确判定, 但是经济学家一直对经济领域中行 为主体的结盟行为持谨慎态度 , 因为他们认为结盟会导致垄断 , 垄断会造成竞争的不公平以及效率的损 失 , 所以他们对卡特尔、 辛迪加和托拉斯等垄断联盟的态度往往是拆分和抵制。因此当分析视角转移到政 治领域中利益集团的结盟时, 经济学者的态度也并不乐观, 如奥尔森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时 , 着重强调 了利益集团结盟的负面作用。 但当国民在小型团体中最终形成了彼此间足够的信任时, 他们就会为他 们的共同利益在集团内安全地共谋。 ∋∋最终整个企业、 行业、 地区、 甚至是种族或语言团体形成协议。 ∋ ∋每个共谋圈子从社会产出中所得甚少 , 以致每个这样的团体仅拥有一个狭隘利益 ( ( ( 这就是说 , 对维 [ 9] 持社会生产率仅有微弱动机或根本没有动机。这样 , 危机总有一天是要出现的。 ! 在制度变迁中, 哪些集团容易结盟? 上述两类特殊利益集团无疑最具有结盟的可能性。官僚集团掌 握权利资源 , 需要利用权利来交换以经济利益为代表的其他社会利益, 同时也需要用权利博取民众的支 持 , 维护权利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而小型富裕集团拥有大量社会资源 , 并主导制度需求, 是官僚集团最佳 的交易对象。同样, 小型富裕集团也具与官僚利益集团结盟的愿望 , 因为与它结盟, 意味着找到了便捷、 稳 定、 高效的制度需求申述渠道, 避免了大规模集体行动的巨大开支 , 也省去了繁复的行政管理环节, 使得表 达制度需求的边际成本递减。因此, 在利益双赢的驱动下, 官僚集团与小型富裕集团的利益联盟得以结 成。 一个发起组织或受托团体从当局的项目中获取利益 , 这常常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当局能够提供它所 需的服务, 而官僚当局依赖于受托团体对它的政治支持。在这种条件下 , 官僚当局与发起组织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 %双边垄断 & 的关系。 ! 这种集团联盟的突出特点是, 联盟内部具有完整的制度供求体系 , 可以实现制度安排上的自给自足。
[ 3] [ 2]
概念的放宽 , 使利益集团可以融入到经济领域中, 成为公共
选择理论、 管制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其中与制度变迁相关的利益集团基础理论主要有集
得出集团规模越大, 集体行动能力越强, 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结论。但曼瑟
奥尔森以理性经济人为基础
假设, 以集团内成员的成本收益分析为基本方法, 给出了集体行动的经济学解释。他认为集团行动所追求 的是一种公共产品, 而公共产品的非竞争和非排他性导致成员即使不遵守集体规则, 也可以获得集体生产 的公共物品 , 即成员会选择搭便车。当成员数量庞大或没有有效的激励手段时, 集团的集体行动会陷入瘫 痪。据此奥尔森提出了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 , 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 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 有理性的、 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 同的或集体的利益。 !
[ 收稿日期 ] 2010 10 14 [ 基金项目 ] 吉林大学 985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 作者简介 ] 赵岳阳 ( 1985- ), 男 , 哈尔滨人 , 吉林大学经济学 院博士研究 生 , 吉 林大学中国 国有经 济研究 中心助 理研 究员 , 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 。
二、 制度变迁中的特殊利益集团
上述理论构成了制度变迁视角下利益集团理论的基本框架。而具体的制度变迁过程中 , 有两类利益 集团因其在变迁中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特性而与众不同。 1 制度供给中的官僚利益集团 虽然官僚制度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 如诺思认为官僚政治推行政府决策的边际成本较小, 但官僚并非 传统政治理论中 , 一种用来推行政府政策、 没有主观意愿的工具。 即使纯粹的以官方的身份行动 , 每一 个官员还是拥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强烈动机。 !
[ 4]
此理论表明, 人数与集团的行动能力负相关, 人多未必力量大。该理论纠正了传
统集体行动理论的错误, 明确了集体行动的前提条件, 成为日后分析利益集团行为的基础理论。 2 . 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关系的基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解释长期经济绩效的核心内生因素 , 开创了新的经济领域, 同时也着重分析 了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的关系。首先 , 对制度与集团作了明确的区分, 避免二者混为一谈。制度与集团的
[ 7]
官僚利益集团的特殊性源于其在制度变迁中所处的位置。官僚是具体制度安排的执行、 监控以及维 护者, 并且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而具有天然垄断这一特征, 其利益集团自然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处在制度 供给的关键位置 , 官僚利益集团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意愿行使权力, 违背制度安排的初衷, 在供给过程中加 入自利行为 , 导致制度供给的非中性 , 即官僚利益集团对不同制度需求者提供不同的制度, 或者提供相同 的制度 , 但在该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采取不同的执行标准。 2 制度需求中的小型富裕集团 其他参与到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 大部分是制度需求者。为了集团利益, 他们会采取多种集体行动 ( 如示威、 游说、 捐助 ) 向供给者表达制度诉求, 并相互博弈以争取诉求得到回应的机会和扩大诉求的兑现 程度。在博弈中哪种利益集团会占优呢? 加里 贝克尔通过构建 政治均衡模型 !
[ 10]
因而联盟的长期发展 , 会使参与制度变迁的主体范围由全体社会成员缩小为利益联盟内部的成员, 以联盟 内部的制度供求均衡替代社会范围内的制度均衡。政府难以获取真实的制度需求和供给情况 , 政策制定 无法取得的预期效果。而其他利益集团的制度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 , 或面临解体, 或附庸于利益联 盟。可见, 制度会被利益联盟劫持, 联盟迫使制度向有利于联盟利益的方向演变。虽然利益联盟可能具有 生产性 , 它的发展会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它控制下的制度变迁方向也可能与生产力发展方向相一致, 但它 削弱了竞争 , 缩小了人们对于制度的选择范围 , 减少了更具生产力的利益集团出现和成长的机会。一旦制 度环境中, 分利比生产更节约成本, 联盟便放弃生产 , 不断强化有助于分利的制度环境 , 扩大自身分得社会 财富的份额 , 最终导致社会生产能力的大幅下降。而制度变迁也因而会偏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路径 , 最终 导致制度变迁被集团联盟锁定 , 制度也因而趋于僵化。因此, 面临大范围制度变迁的转型国家 , 需时刻关 注本国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 不能讳疾忌医, 应尽早规制和引导利益集团的行动 , 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供 求环境 , 避免大规模的集团结盟。
利益集团原属政治学范畴 , 随着经济学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扩张, 利益集团也逐步纳入到经济学的研 究范围内。经济学家沿袭了政治学家对利益集团的基本看法 , 同时对其含义作了新的扩展 , 如乔 史蒂文 斯认为 : 利益集团之间在规模、 资源、 力量和政治导向上有显著区别, 但有一个共同因素是成员间存在着 某种程度的共同利益。利益集团代表消费者、 生产者、 行业、 选民、 工人、 政府、 地区、 江河流域、 无家可归者 和几乎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所有其他分类。 ! 体行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两个方面。 1 . 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理论 要认清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首先应了解利益集团的行动规律。政治学家的利益集团基本行 动逻辑公式是: 个体有利益要求 !∀ 参加利益集团 !∀ 利益集团像个人一样追求集团利益 !。 自然会
[ 8]
回答了这一问题。
该模型是一个由两个利益集团参与的静态纳什均衡模型 , 各个利益集团都向制度制定者施加一定的压力。 但是施加压力需要付出成本, 为了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每个集团都会计算对方压力一定的条件 下 , 自己最优的压力产量, 从而得出一个依赖对方决策的反应函数。不同集团施加压力的能力不同, 所以 各自的反应函数也不同, 因此联立两个反应函数可以求得唯一的均衡解 , 此解意味着政治市场存在稳定状 态 , 此时双方都不会改变决策, 一方的制度需求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 而另一方则忍受不利的现状。可见 , 集团的施压能力将决定博弈结果, 而确定影响该能力的因素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贝克尔运用上文中的集 体行动理论 , 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左右集团的施压能力 : 一是集团拥有的资源量。资源越多 , 集团可选的 施压方式越多, 施压的能力越大 ; 二是集团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该能力越强 , 施压的行动成本越低。而 成员人数较少的小型集团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23
#当代经济研究 ∃ 2010年第 12 期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
赵岳阳
(吉林大学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长春 130012)
[摘 要 ] 利益集团是制度变迁中的 行为主体 , 在集体行动规律的支配下 , 其相互博弈 以及与制 度的交互作 用
将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 。 在制度的供给和需求领域 , 各 存在一个特 殊的利益集 团 , 它 们拥有较强 控制权或 较 多的经济资源 , 在制度供给和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 , 具有较强的合作动机 。 而二者的长期结盟会劫持制度 , 控 制变迁的方向 , 加大制度僵化的风险 。 转型国家应及早对利益集 团进行规制 , 保证制度的良性发展 。 [ 关键词 ] 利益集团 ; 制度变迁 ; 集团结盟 [ 中图分类号 ] F091 34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 2674( 2010) 12 0022 03
[ 6]
当官僚组成利益集团时 , 这种利己性将更加明显。此外 ,
官员如同政治领域的职业经理人, 并非权利的所有者, 却具有权利的实际使用权 , 而官僚的信息优势以及 交易成本的存在 , 使得作为委托人的最高权力机构无法完全掌握官僚的真实情况, 官僚有能力、 也有动机 采取一些败德行为来谋求自身利益 , 在谋利过程中官僚会逐步结成利益集团。 为什么官僚会结成利益 集团: 因为他们在拥有特殊共同利益的同时, 还可能满足了形成利益集团的其他诸多条件; 因为他们不仅 仅是某些利益的代表 , 同时还是那些利益的 %直接所有者 & 。在某些场合下, 官僚们只有相互串通一气 , 才 能最好地形成并最终实现其利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