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加减法教学设计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设计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设计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轮执教: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doc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田明芳 一、教学内容 课本 80 页的例题 1,“试一试”和“练一练” “练习十四”第 1~4 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 的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 学“转化” 的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㈠、复习 1、口算: 10 米+8 米 5 吨+10 米 2、计算下面各题 7 1 3 + 2 2 + 3 5 1 8 8 7 7 9 9 12 12 指名口算,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㈡、教学新课 1、教例题 1. ① 出示例题 1,指名读题。 1 1 指名回答(板书: + ) 2 4 追问:这与复习第 2 题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 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 所以把它叫做 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② 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呢? 指导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 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它的 1 和 1 ,再看看 1 与 1 相加 2 4 2 4 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 1 + 1 的的数是多少吗? 2 4 追问:你是怎样看出 1 +1 的得数是 3 的?把涂色部分看作 3 时,原来的 1 被看 2 4 4 4 2 作了几分之几? 想一想,计算 1 + 1 时,先要做什么? 2 4 学生尝试计算汇报。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明确:计算 1 + 1 时,先要把 1 和 1 通分,把它们转化成通风坟墓的分数,再进 2 4 2 4 行计算。 2、教学“试一试” ⑴ 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⑵ 汇报交流方法 指名反馈。(在已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加“和减法” 。) 追问:① 计算 5 1 时,你是怎么想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6 3 ② 你是怎么计算: 1 1 的?你是怎么想到把 1转化成 9 的? 9 9 指出:计算 1 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数,把 1 转化成与减 数同分母的分数。 ③ 你会验算吗?你打算怎样验算?不能用同分后的数字。 3、归纳小结 ⑴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在小组说一说。 ⑵ 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 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4、完成“练一练” ⑴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⑵ 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六、巩固练习。 1、做第 1 题。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数下册第六单元P93~9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2.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及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受到环保的教育。 重点、难点: 理解只要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视频情景导入,出示统计图。 师:张叔叔是一名乡镇环卫工人,他每天除了清理垃圾,还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张叔叔是一个特别精细的人,他每天将垃圾分类后,都要作详细的记录,制成图表,有一天他给了我这张图表。 从图片中你读出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2、提出问题:根据你读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用已有知识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纸张和食品残渣占垃圾总数的几分之几? 3 10+3 10= 6 10= 3 5 4、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 5、其他问题,师:能不能给出解决思路?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跟前面刚学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我们用已学的知识能不能解决?导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尝试体验 1、其他几个算式,我们怎样计算出结果? 2、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已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解决?选择一个: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他们在生活垃圾中占几分之几?(这里对垃圾回收的意义说一说) (合作探究,交流思路) (一)初次尝试,体验方法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若没有过程,教师应提醒学生把过程写出来)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6810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过程与方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复习交流、 强调能约分要约分 二、情景引入。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揭示课题。 1、师边说边出示情境图: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五一节了?我想你们 一定盼望很久了吧?为了渲染出更欢乐的节日气氛,(课件1)学校手工小组的同学决定做40面彩旗,装扮我们的校园。 2、信息(课件1):已知男同学已经做好了20面,如果用分数来表示,男生完成了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 )女同学做好了10面,那么女同学又完成了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 ) 3、师:(课件2)我们知道男生完成了这批任务的12 、女生完成了这批任务的1 4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用什么算式来解答? — = 73+ 72 52 + 53 4 14 3 — 8 7 — 83

4、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4、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计算,请孩子们给这些算式一个恰当的名称。(逐渐完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感知体验 1、让生初步感知,根据以往做加法的经验,直觉猜测并质疑。 师:(1)猜测:我们来看第一问是一道分数加法1 2+1 4 ,根据以往做 加法的经验,你认为结果可能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猜的结果并说出猜算的方法。 (2) 师质疑:科学探究从来不会、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猜想这一步上,它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验证!所有的同学都深入地再想一想,(2 6 )(此结果以学生说的为准)对吗?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它的结果不可能 是2 6 的? 2、深层体验,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如此看来,直接相加的这个经验不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新问题了。它究竟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先独立思考,在稿纸上写下自己的解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互动交流。 1、学生汇报、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师预设的方案: 画图、通分、化成小数。(生说,师出示课件3,要设计成学生说哪种,我们就能出示哪种方法。) 师:2、在不同方法的比较中突出“转化”思想,优化算法。虽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111页例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我们已经学了许多有关分数的知识,老师来考考大家。请看第一题。(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其他知识。请同学看图, 出示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1/4,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种丝瓜用了总面积的1/4。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把下面的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 1 3 2 5 3 4 7 20 5 12 3 8 和 和 思考:什么是通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口算 2 7 4 7 6 7 4 5 2 5 2 9 3 9 5 6 1 6 = + + - = = + = 6 5 5 9 思考: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 3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 (1)种豆角和丝瓜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2)种黄瓜比种豆角多几分之几? (3)种黄瓜和丝瓜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 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三、新授。 <一>教学例1 ,探讨算法。 1、学生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同学们先猜想一下,结果会是多少?(指名回答)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先请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这道题目,再在同桌间交流一下。 教师:指名交流算法(两种:1分数化成小数2分数通分) 比较哪种方法更适用。(指出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不能得出精确值。)再次复习如何通分?(找出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计算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2和1/4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2/4和1/4。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4。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小练笔:题略 <二>例1(2) 1、刚才我们已经用通分的方法解决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那么减法呢? 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独立计算1/2-1/4。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2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三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1、对于小精灵提出的“分数加减法的验算与整数的相同”通过例1引导学生体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教案

分式的加减(二) 教案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杨梅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分式的加减》第二课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 (2)理解通分的意义,会用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3)能够正确的使用分式的符号法则,去括号法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数学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通过实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意识。教学重点: 1、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 2、理解通分的意义,会找最简公分母。 教学难点: 1、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 2、符号法则、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分式的约分及分式的乘除等。这节课只是在简单异分母分式相

加减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复杂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且本节对于第五章分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承上启下。否则,会面 临许多学生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却得不出正确答案的窘境,有着功亏一篑的遗憾。 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即 =+c b c a 练习:1、;3932m m m -+- 2、x x x x x x -+-----212252 设计说明: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基本知识点,然后用两个简单的例题热身,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好的进入课堂。当然练习也总结一些 计算的基本要求,如最后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或者整式等。 二、获取新知: 1、分式的通分: (1)通分的依据:分式的 . (2)通分的目的:异分母 ( ) (3)通分后的分式与原来的分式必须 .(即变形不变值) (4)通分的关键是确定 . (5)通分时,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要先对分母进行 . 例1 通分:

人教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110~112页例一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探究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突破方法:分析思考,比较理解。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归纳概括。 学法:合作探究,分析概括。练习反馈。 教学准备 与例一相应的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 2010年5月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7372+ 8285- 103109- 123125+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5341和 3152和 4183和 10365和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成互质关系(公因数只有1) ②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和减法计算,同学们都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法则。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自主探索 (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1出示课文第110页教学例题 ○2学生自主探索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3反馈探索结果 提问学生回答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一边听学生回答,一边在黑板演示思维过程。(见课本第111页图) 10341+ ——————> 206205+ 列出计算过程 2011206520 620510341=+=+=+ ○4折一折 a 、取出学具——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 b 、折出一张纸的21,并剪下来,折出另一张纸的41 ,并剪下来。 c 、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在一起,看占原来的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d 、写出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4341424121= +=+ ○5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异同点 (2)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1提出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2学生自主探索 ○ 3反馈探索结果 a 、你如何比较20310 3和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第5单元第2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62-64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 “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 3. 情感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81+85= 92+94= 65+6 5= 1813-187= 2517-257= 1211-12 7=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为改善空气质量状况,某市实施了“蓝天工程”。请看屏幕,出示情境图。下表是该市2012年9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回答。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解决的问题。 (1)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 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解决第一个问题。 (1)指多名学生口头列式。 师板书:52+2 1=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特点?能直接计算吗? 谈话: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4)汇报交流: 方法一:先化成小数,再化成分数计算。 52=0.4 2 1=0.5 因为0.4+0.5=0.9=10 9 所以 52+21=10 9 方法二:借助直观图形来计算。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

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用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新 、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看扇形图加深理解。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和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4页的内容及第9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 1.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同学们都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法则。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自主探索。 (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①出示课本第93页例题1(呈现课本例题图)。 ②学生自主探索。 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当学生列出算式3 10+1 4 时,教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③尝试计算“3 10+1 4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2)集体评价这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1 4和3 10 通分时,没有找10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弄错了。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①先通分,找出不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②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进行计算。 ③反馈探索结果。 (4)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①你如何比较3 10和3 20 的大小? ②要求3 10比3 20 多多少,怎么计算? 板书:3 10-3 20 =6 20 -3 20 =3 20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师生共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即时练习。 (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查。 (2)完成课本第9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①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学之间交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案 陶志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揭示课题。 1、情境: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什么节日了?我想你们一定盼望很久了吧?为了渲染出更欢乐的节日气氛,五(1)同学自由组合参加了各种活动来庆祝节日。 2、信息:51班21的同学参加体育项目比赛。41的同学参加文艺表演。31 的同学参加3小制作活动。41的同学参加绘画比赛。 3、问题:如果用这几条有关分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什么算式来解答? 4、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 (1)上面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1/4+1/4) (2)这属于哪一类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谁会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因为分数单位相同) (5)那另外3组的分母又有什么特点呢?(异分母分数) 5、揭示课题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计算,给一个恰当的名称。 二、尝试研究

1、我们先来看1/2+1/4这题,请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目,需不需要老师或同桌帮忙?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通过集体的智慧,你们小组可以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 1、交流、反馈(板书) (1)1/2+1/4=0。5+0。25=0。75 (2)先通分1/2=2/4 1/2+1/4=2/4+1/4=3/4 (3)画图 2、尝试练习,共同探究 师:以上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化成小数,这样计算简便)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化成小数来计算,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从1/2+1/3、1/3+1/4中任意选择一题,进行计算。 反馈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幻灯演示1/2+1/3=3/6+2/6=5/6,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1/3+1/4=4/12+3/12=7/12 师:咦,刚才不是很多同学喜欢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吗?为什么现在全部用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计算了? (因为1/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呢? (化成小数计算虽然很快,但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这样做的,运用通分的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可以用在所有的异分母加法题中。师:要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 师: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就像我们同学一样,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计算题目选择什么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特点进行选择,那么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方法呢? 3.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讨论下面的思考题: (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怎么办? (3)异分母分数相加与同分母分数相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看书,交流。 4、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1)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 (2)回忆一下,我们整数加法验算可以用什么方法? (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的方法)那么分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写出这几道用减法验算的算式?(板书) 3/4-1/2 7/12-1/4 5/6-1/2 3/4-1/4 7/12-1/3 5/6-1/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句容市白兔中心小学潘恭元 212403 【课题】: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材简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目标预设】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设计理念】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设计思路】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3)解释应用,深化认识(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下图,谈话:周末,老师一家人到南岸景观公园玩,其中有两条路线: 1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会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生活垃圾情况的分类、分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上节课我们刚刚学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学们还记得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同分母分数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3、老师这里有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题请你们快速抢答。(强调结果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 4、出示:1/6+3/8 同学们为什么不能像上面那样很快说出答案?(因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5、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与解决 1、创设情景,提高兴趣 (1)出示有关生活垃圾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2、列出算式,探究1/4+3/10 (1)学生尝试计算1/4+3/10 1/4+3/10的分数单位相同吗?它们能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那样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出示小精灵提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2)学生思考:如何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桌一起讨论研究。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生板演不同方法,全班讨论) (4)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我们已经学了许多有关分数的知识,老师来考考大家。请看第一题。(课件出示) 1、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1235和 37420和 53128 和 答:561515和、1572020和、1092424 和 思考:什么是通分? 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香的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其他知识。请同学看图,(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14+310 =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 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三、新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异分母加减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出示一组数: (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 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教师引入: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 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 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 板书: 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 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5.反馈练习: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 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2.汇报结果. 3.填空,并说明理由. 4.反馈练习: (三)整理法则. 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反馈练习: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 ③验算. 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4) 2.列式计算. (1)与的和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3.填空. (1) (2) 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 五、布置作业.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⑴通过学习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⑵能准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⑶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环保教育,节约资源。 教学重难点: 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①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很多知识,对吧?(对)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都学了哪些知识?谁来试一试?(学生站起来) ②什么是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 通分。) 指名学生回答。 师:今天他是我们班第一个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真棒,我希望待会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敢于发言,勇于发言。 师:我们全班也来复述一遍。(学生复述) 师:好,你会通分吗?(会) 师:好的,请学生拿出练习本做一做这几题。(课件出示练习)(给学生单独计算1分半钟)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师巡视,学生做完的举手示意一下老师。 看大部分学生举手就开始请个别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显示答案,并问问其他学生是不是一样的结果,如果是就直接进入下一题。 师:谁来? 师:7/20用通分吗?(不用)为什么?学生说理由。 师:你们对通分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 师:全部作对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组分数通分成了同分母分数,我们学过同分母分数如何加减呢?老师这里有几道分数加减法,来看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1/5+2/5 4/7-1/7 1/9+5/9 7/12-5/12 (为了节约时间,大家直接写结果就可以了)(给学生1分半的时间写) 师:第一题谁先来? 学生个别汇报(同意吗?)第一行做完,掌声送给你们。 师:接下来继续。 师:我们来看看电脑会不会送掌声给你们呢? 师:刚刚我们计算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那么谁来说说如何计算呢? (学生举手回答)(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 师:(还有补充吗?)说得真完整,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师:这是我们学到的同分母分数的一些知识,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另外一些知识。大家看大屏幕,你能猜猜这是什么吗?(垃圾)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一些垃圾,我们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这些垃圾,垃圾就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危害我们的健康。现在在我们县城的大街上,大家可以看见有这样的垃圾桶,这样的垃圾桶分两种颜色,绿色和红色,大家知道这两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是的,绿色的代表的是可装可回收垃圾,红色那边代表是不可回收垃圾。而且据老师观察发现,我们二小的每个班级也都有可回收垃圾的袋子。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平时就已经养成了把垃圾分类,放在班级指定的位置了呢?(是的)既然同学们知道了如何给垃圾进行分类,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做到不乱扔垃圾,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共建美丽罗城。那么在这之前,我们通过调查可知道把垃圾分成这样的几类(课件出示)纸张,废金属,危险垃圾和食品残渣。下面大家慢慢观察这个圆里面的这4个分类,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吗?大家思考一下(半分钟请学生回答)同意吗?可以吗?你呢?还有吗?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提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列出式子,真的很棒!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些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请同学们想想这些算式能直接计算吗? 生:不能。因为分数单位不相同。 师:是呀,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那我们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生:能。(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我们随便挑选一道来试试:(板书)3/10 +1/4。看看纸张和废金属等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这对于我们妥善处理垃圾是很有帮助的。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教 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3)你能想方法验证吗?自身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验证一下到底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 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 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 计算: l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合并?(分数单位不同,不能合并)怎样解决?(想方法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合并)板书:异(通分)同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异分母分数是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是分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关键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掌握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时,通过创设八戒吃西瓜的情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动脑,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从而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品: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一路跋涉,又累又渴,又找不到任何解渴的东西。八戒说:“哎呀,实在走不动了。”这时,悟空突然发现路旁不远处的地里有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他一个跟头翻过去,把西瓜抱回来, 大家可高兴了,悟空把西瓜嚓嚓分成四块,想知道是怎么分的吗?投影展示。唐僧13 ,沙僧14 ,悟空14 ,八戒16 。同学们想一下,八戒会同意吗?八戒说:为什么你吃那么大?悟空说:别急,只要你能算出我比你多吃多少,那我这块也给你,八戒怎么也算不出来,同学们愿意帮一下吗?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3-95页例l。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对学生进行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班级姓氏调查:3-4种主要姓氏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进行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口算练习。 思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 1、投影生活垃圾图片。 师:这是什么?同学们,现在我们郴州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华塘镇也在大搞新农村建设。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我们将垃圾分类来处理,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能节约能源。目前我们一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纸张、废金属、食品残渣、危险垃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