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参考格式(正文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在学期 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论雅各布森

姓名李飒飒

年级 2010级大三

班级英语(IT)2班

学号 20100511922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年12 月26 日

论雅各布森

摘要: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通过发表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从雅各布森此篇论文出发,对其翻译理论思想进行了研究与解析,包括语言的符号事实、翻译分类、符号信息对等及可译性的研究,并主要从“创造性的移位”问题发现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翻译理论雅各布森符号学对等可译性不可译论

引言

在中西翻译史上,罗曼·雅各布森专注于翻译理论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的造诣。1959年,雅各布森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不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因此,作为当代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开创性意义。

一.雅各布森关于翻译理论思想的概述

雅各布森站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立场上讨论了翻译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所有语词都是确定的语言学或符号学事实,并将语言符号的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这基本上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概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进而解释了语言符号的对等:语内翻译使用近义词或迂回表达法,语际翻译使用译语的完整信息取代原文信息,然后探讨了翻译可译性问题。雅各布森是语言共性论者,认为现存语言都是可以表达的,并分别从词汇空缺和语法范畴空缺两方面进行分述。最后对于语法范畴相当重要的翻译进行了详述,说明了其不可译性。最后提出“创造性移位”,建立了完整而科学的“感性活动着的人”的理论,给人启迪。

二.雅各布森看语言的意义

雅各布森吸收了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在文章的开篇就从这一角度阐释了语言的意义问题,他不同意英国哲学家罗素对语言意义的看法。按照罗素的观点,“人们如果在非语言方面不知道什么是乳酪,就不可能懂得乳酪…乳酪‟(Cheese)这个词”。换言之,只有通过认知经验,才能理解词的意义。雅各布森认为,任何一个词或词组,都是一种符号现象,“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There is no signatum without signum)例如,我们从来没有吃过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神仙吃的美食(ambrosia)和美酒(nectar),但我们却懂得这些词,并且知道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同样,要引导出一个生词,就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语言符号。如果不借助于语言符号,是不可能通过对各种具体“乳酪”的认识而推断出来的。由此可见,意义是与符号有关,而不是与所指事物或对象有关。这一观点体现了翻译本身是一个解码过程,奠定

了雅氏的翻译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按照雅氏的观点,人们只要使用一种符号去解释另一种符号就能理解一个新事物或者新词。笔者认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如果人们的脑海中没有一个与该事物的对应物,哪怕是一个相距甚远的模糊图像,即使再完美的描述也是很难为人们所接收的。罗素强调要理解词的意义,就必须要有认知经验,甚至是亲身体验,似乎过于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三.雅各布森看翻译的分类

雅各布森关于符号和翻译的理论是建立在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研究基础上的。皮尔斯符号学重视交际的所有形式——语言的以及非语言的,皮尔斯理论的焦点放在不断发展的文本上,放在符号运动的形式上。由于皮尔斯理论的丰富性和普遍性,他的符号学理论能作为任何其它种类理论的基础。雅各布森从符号学出发,把翻译进行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分类:1.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n)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rewording)。如把古文改成白话文,把广东话译为普通话,把英语诗歌译为英语散文。语内翻译在同一语言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或在其不同的变体之间进行,一般具有一致的内容和语言文化基础。对一个词做语内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也可以采用与会表示法,但一般说来,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词。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减原意,通过“改变说法”后,也只能是最近似的对等。正如皮尔斯所指出的,所有定义和解释都是翻译。2.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的翻译,也是众多翻译研究家关注的焦点。3.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亦称跨类翻译(transmutation),就是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或音乐来表达。很显然,符际翻译把翻译的领域扩大到人类交流的方方面面,翻译所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符号世界。符号翻译的优势并不在于信息的传达或思想的表达,而在于它的创造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把法国诗人维庸的《美丽的老宫女》一诗用罗丹的《丑之美》塑像来表达,罗丹以富有表现力的雕塑符号,将维庸的诗意整个突现了出来。诗歌和雕塑,表现符号不一,但传达的精神是沟通的。

雅各布森的这一分类方法在翻译界已成为公认的权威,虽然这三种类型的翻译实际上早已存在,但雅氏是第一个对之进行高度概括和论述之人。同时,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翻译能使翻译跨出纯语言研究的范围而进入一个更加广阔而绚丽多彩的天地,即文化的研究,能够全面系统地描写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

雅可布森在论述翻译的三种类型时,分别使用了三次“解释”(interpretation)这个词,他似乎默认了翻译是三种不同的解释。这和皮尔斯的“翻译就是符号解释,符号解释就是翻译”的观点不谋而合。笔者认为“解释”的范畴比“翻译”要大得多,“翻译”不过是诸多“解释”现象中的一种。“改变说法”和“跨类翻译”中有很多是超出翻译范围的,是属于解释活动的。翻译活动要根据上下文做出适当的选择,而符码之间的替代则是没有选择的自由的,因而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