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医院小儿骨科诊疗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医院小儿骨科诊疗手册

前言

近年来骨科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脊柱外科,关节外髁的进步尤为突出,为广大骨科患者带来福音。小儿骨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随着骨科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渗透,新材料、新方法层出不穷,正在促使我们急起直追,跟上世界技术前进的不发。同时随着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治疗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加鞭策小儿骨科界积极奋进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骨科界的现状是该专业医师甚少,尽在少数大型转科医院或部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设置这一专业,绝大部分儿骨科患者由成人骨科医师承担治疗任务,而且小儿正处在发育生长使其具有不同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其病理又存在先天和后天的区别,同时还存在一些独特的疾病,无论是治疗时机和方法都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为满足广大人民需求与专业医师不足的矛盾,适应我国特点,多出版一些普及性小儿骨科专著迫在眉睫,十分重要。

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郭跃明教授于去年提出了编写一部《小儿骨科临床诊疗手册》的倡议,以适应当前骨科医师从事小儿骨科疾病诊疗的急需。一经申报人民卫生出版社,立即受到编辑部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协助。

该书编写的重点是常见病与多发病,结合国内外学术进展,对临床诊疗具有规范化的一本书,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它不仅能成为骨科医师临床工作的重要参考,也希望以此逐渐完善形成小儿骨科的诊疗常规,它不仅可成为规范医疗工作的准绳,也可满足患儿家属日益增长的高要求。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恳切的期望广大骨科同仁、青年医师、研究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行修改补充,希望本手册在骨科事业发展中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主编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第一篇小儿骨科知识

第一章骨骼发育知识

第一节骨骺出现时间

一、出生后已出现的骨化中心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生后2个月出现)

跟骨,距骨

股骨近端出现时间为生后4—6月

二、肘关节的骨化中心及骨化时间

CRITOE的顺序进行

C(Capitellum)肱骨小头 1岁

R (Redial head)桡骨头 3岁

I(Internal or lateral epicondyle)内上髁 5岁

T(Trochlea)鹰嘴突 7岁

O(Olecranon)喙突 9岁

E(External or lateral epicondyle)外上髁 11岁

间隔两年

三、锁骨内侧骨化中心出现最晚(17岁),该处骺板闭合最晚(25岁)

第二节小儿骨骺发育特点

一、生长一般特点

坐高加下肢长度等于身高

异常X线标志着坐高与下肢长度的失衡

双上肢外展距离与身高相当

发育期身体不同部位比例的变化

胎儿50 34 16

新生儿25 40 35

2岁23 37 40

6岁20 35 45

12岁18 34 48

25岁13 40 47

生长速率不恒定,一般分两个高潮:

➢0—2岁生长高速度,逐渐减慢,5岁时为出生的一倍。5—10岁时生长缓慢。

➢青春期生长速度加快,女11岁、男13岁。其特点为:1)身材剧增,身体上、下比例发生改变。2)总体形态发生变化(包括肩宽、骨盆宽

和皮下脂肪)。3)性征改变。4)站立身高科增长1cm/月。5)女孩乳房

发育后2年月经初潮,随后2.5—3年达到最终身高。

➢体重也不恒定,据统计:

男性1岁5岁10岁17岁

(kg)10 20 30 60

➢体积指数=体重(kg)/身高(cm)

正常:20—25;中度肥胖:25-30;重度肥胖:30-40

➢脊柱占坐高的60%(头和骨盆各占20%),从出生到成年增长3倍;

➢5岁时椎管的容积和成人相同;

➢Risser征:可作为衡量骨骼成熟的标志

Risser征分级时间

Risser 0 初潮前

Risser 1 初潮后6个月

Risser 2 初潮后1年

Risser 3 初潮后1.5年

Risser 4 初潮后2年

➢生长高峰时间时间与停止时间均有个体差异,2/3女孩于Risser4 生长停止;61%男孩Risser5阶段生长停止

➢生长高峰后,生长速度小于2cm/年,将标志生长即将停止。

三、髋关节生长

➢髋关节生长除受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影响外,最重要的是与头臼同心动力学刺激密切相关。

➢通常股骨头发育快。髋臼发育慢,在8岁以前完成,其主要是由三个骨化中心形成的Y形软骨实现的。

➢初生的股骨近端骨骺完全为软骨,且最初几年近端骺板与大转子骺板相融合,以后随发育4—6月后股骨骨骺骨化,股骨近端骺板呈L形,至2岁时形成正常状态。

➢决定股骨近端形态为股骨颈干角、前倾角、ATD值(关节转子间距)

初生3岁9岁15岁成人

颈干角(°) 150 146 138 133 126

前倾角(°) 40 28 23 18 13

ATD值:3岁时,男孩儿约为15-31cm,女孩子约为13-27cm;9岁时男孩儿约为22cm,女孩儿约为17cm。

➢下肢纵向生长主要发生在膝关节上下;不同部位生长速率如下:

部位

股骨胫骨腓骨

近端远端近端远端近端远端

生长速率30% 70% 60% 40% 75% 25%

➢从生后至4岁,股骨纵向生长增加1倍

➢一般股骨近端增长10mm/年,胫骨近端增长6mm/年,男孩长至16岁,女孩长至14岁

➢力线发育:

1、胫股角发生变化

✓初生至1岁胫骨角呈明显内翻

✓ 1.5—2岁膝关节胫股力线可变直到中立位

✓2—3岁胫股角呈外翻,3-3.5岁时外翻最大

✓6—7岁外翻矫正,平均外翻5-6°。

2、小儿旋转力线变化:

足前进角:前进时足长轴与前进线之间角度,婴儿期变化大,至儿童期内旋3°--外旋20°之间,儿童期平均外旋10°。

股足角度即膝关节屈曲90°,比较足轴和股骨轴间形成的夹角,可测定胫骨扭转度数。儿童中期为-5—30°,平均为10°。

髋关节旋转角度---俯卧位屈膝90°,髋关节内、外旋转,可间接测定股骨前倾角。婴儿期髋关节外旋最大,儿童期逐渐下降,7-8岁时达到高峰。在儿童中期:男孩:25-65°,平均50°;女孩15-60,平均40°一般说旋转畸形随儿童生长可自行矫正,8岁时趋于稳定。

五、足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