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以及翻译学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解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4
解构主义基本理论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anti-logocentrism)
替补 (supplementarity)
延异 (differance)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4
逻各斯中心主义
3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与此同时, 书面文字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 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
语言学中 中心主义
2将逻各斯当做真理和意义的中心,并相信真理能为 主体经过理性的内在之光而知晓。这个传统将存在当 做主题,并且极想建立一个关于各种对立概念的等级 次序,维持意义的稳定和理性的有效。
逻各斯
1 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 的意思。 与汉语的“道”有相通之处
结构主义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 括研究方法。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 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 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 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 of 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找出 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 构。 语言学中,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索绪尔则把具体的语言行为(“言语”)和人们 在学习语言中所掌握的深层体系(“语言”)区 别开来,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产生意义 的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的组合关系。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讲解人:李文涛
解放规则 离经叛道
打破结构
破而不立
1
解构主义概览
1
解构主义概览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创始人为雅克· 德里达
解构主义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 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 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 上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 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
5
离经叛道
本亚明在《译者的任务》一书中提到“翻译不是文学的附庸,翻译是一个文 本的来世(afterlife)”。 解构主义宣称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新生语言。
从而译文不仅原文地位平等,而且原文还得依赖译文生存下去。 解构主义还认为翻译不是求同,而是存异。因为之前提到了延异这一概念, 在这里不再赘述。
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 《书写与差异》、《散播》
2
各个领域中的解构主义
2
服装设计的解构主义
不对称
不完整
不常见
不规律
解构主义一词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可认为是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 拆分、组合,形成突出的外形结构特征。
2
其他领域的解构主义
比如德里达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的概念问题。 所以我们不要期待哲学家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但我们能 够通过他们的观点和理论更深刻地理解翻译的本质问题。 解构主义的理论十分抽象难懂,甚至有些互相矛盾。所以很多著名的哲学 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5
作者死了
法国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罗朗巴特曾宣言作者死了。
建筑呈现一种弯曲、扭曲、变形 的形态。造型夸张新奇且支离破 碎,是典型的解构主义风格设计。
解构主义风格的特点是失去对称性或连续性。 同时, 设计规则被打破,“形式跟随功能” 的法则被忽视
3
结构主义
3
结构主义基本概念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发端于十九世纪的 一种方法论,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
4
互文性
解构主义认为,文字不是外在实物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符号的推迟和 差异的永无止境的游戏。文本也不再是外在世界的再现,与之相 反,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中,客观世界也被文本化了。或者说,整个 世界都被归纳为一个文本。 一篇作品既不属于某一个作家,也不属于某个时代,它的文本贯穿了 各个时代,带有不同作家的文本痕迹。所以,针对一个文本的解释和 阅读也只能是开放型的,而且千差万别。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了解
感谢
参考文献:
[1] 刘敏慧;徐亚辉;王瑞峰;张淑娟.解构主义翻译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 学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8-06-25 . [2]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3] 苏琪.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4). [4] 吕俊.结构· 解构· 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 译,2001-11-15 [5] 吕俊.翻译学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译学研究的反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10-20 [6]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为了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偏见,德里达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以 便突出并确认书写文字的优越性。这种文字优越性表现在两方面: “可重复性”和“不考虑讲话人之意图性”。 可重复性乃是符号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一个符号能够在不同 情况下都被认作为“相同”时,符号才能够成其为符号。 符号的另一必备条件是:当听话人对最初讲话人的意图一无所获时, 同样也能借助于符号系统了解其意图。换言之,符号应该在不考虑 讲话人的意图的情况下,依然能被人们正常地加以理解和接受。符 号上述的两个必备特征即。
4
延异
延异(différance)它的原文是一个法语词汇,德里达巧思 将其改编为专有词汇。 defer:延迟 ;differ:差异;differe(拉丁文):播撒 中文翻译糅合两种主要意义译为延异。 我们谈论椅子时,无需呈现椅子实物,只需使用声音或Chair文字即可,这样就推 迟或延后了实物的在场。这种通过一系列符号链条,来推迟延缓意义或实物在 场的现象,就是德里达所说的“延迟”(to defer)。 延异的另一重要含义是差异(to differ)。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词的意义,字典会 告诉我们更多的词语来解释它,而这更多的词语的意义又使我们继续不断地查 阅下去。所以意义实际是一系列无终止的象征符号的差异.
他认为文本一旦完成,语言符号即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 读,解释文本的意义,因此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决于读者。这时作者已 经无法限制读者对文本的解释了,起作用的是语言符号和读者对语言符号 的解读。 以上观点引入翻译学,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译文。 由于文本本身没有确定不变的意义,所以每一次翻译就都改变了原意。所 以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译文决定的。 文本能存在下 去完全依赖于译文所包含的特性。
3
结构主义基本特征
结构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 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 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 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 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 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索绪尔认为,既然语 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 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 至于一种语言的历史,也可以看作是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系 统内部诸成分的序列。
4
延异
enemy
cat
pet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son
animal
.
friend
domestic
human
4
替补
卢梭说过:“语言是讲述的,文字仅是言语的补充。” 德里达所谓的“替补”,主要来源于卢梭有关“补充”的说法。 德里达提出,言语需要文字的补充,这说明言语的本身并不完整。而他所说的 替补,实质上就是一连串无休止的语言代替。 在他看来,卢梭的“补充”除了说明文字是言语的补充,也证实言语本身也是一 种替代,比如生活中我们用言语使唤其他人做事情。 一句话,替补实际是一种漫无际涯的延伸系列,它使在场持续不断地被延异。
任何一个新文本,都与以前的文本、语言、代码互为文本,而过去文 本的痕迹,则通过作者的扬弃而渗人他的作品。 不仅如此,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更是无声地潜伏于语言体系中 。互文性,不仅是语言互文,它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互文。
5
解构主义翻译观
5
破而不立
哲学家谈翻译不是为了提出具体的描写性和规范性的翻译模式,或者探讨 翻译过程,分析翻译作品,而是试图通过对翻译问题的探讨,阐明他们的 哲学思想,尤其是他们关于语言的本质和意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