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暗示着是一种控制权下移的口号,隐含着“基层”的决 策。
还用来传递“它与集权化教育相对立”这样的信息。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 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 基于学校。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 课题批准文号:XJK01AJ013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关于国外校本课程:我们主要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
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信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由 于中央不集权,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大,为校本课程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土壤,加之长期的习惯是形成学校校本课程较为发达的缘由。但也 有例外,法国是发达国家中,学校决策权最小的典型;日本到1999年 才打破无校本课程的状态。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
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
彭海鳌
概述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构建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 和任务”的目标之六: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 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变 课程管理) 改变千校一面的现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从张智育、徐玉珍、崔允漷、钟启泉、吴刚平、门秀 萍等学者教授的文献、报告及讲话当中,研究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国内外开发现状,获悉了国内 目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大致程度与基本信息。 • 关于概念:从各种课程文献中专家学者们所给出的不 同的定义来看,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大 致如下的观点:一是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二 是作为一种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三是作为课程变革 的一种新的模式;四是另外还有的界定强调校本课程 开发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有的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 成果;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 有的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社会需要。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2.通识培训 2001年7月,教育局召集全区的校长会议进行 校本课程通识培训,由教育科研中心彭海鳌副主 任主讲。 讲解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了解校本课程 开发的基本思路。 并每校发送一批崔允漷教授编撰的《校本课程 开发:理论与实践》及相关书籍,让各校自主学 习与研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二级培训工作。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1、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2、我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 3、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体系; 4、促进研究人员与实验教师专业成长。 • (二)研究内容 1、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政策的研究; 2、义务教育校本课程样本的研究; 3、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操作指导的研究; 4、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机制效应的研究; 5、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推广的研究
案例一
台湾校本课程开发的亮点
立足学校周边环境,优化整合乡土资源
例1:台湾高雄中州国小,地处岛屿,四面环海,居民世代以捕鱼为 生,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民风保守。但该校在研究学校生存地理位置后, 将自己的校本课程定义为渔村特色,结合乡土和环境两大主题,打造出 了 “海岸守护神”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包括海洋族群生态、海边植 物生态、旗津地理景观、船与产业发展、中州社区文化、沙滩体育活动。 各学年老师根据年级特点,将这门课程纳入各自的教学计划中,将校本 课程有机的与国家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 例2:花莲县大兴国小提出学校愿景是“阅读探索关怀心,生生不息 嘉罗兰”。在这个愿景下,大兴国小的校本课程就围绕着“立足学校, 探索社区”“大兴今昔,鉴古知今”“终身学习,再造大兴”这三个方 面来进行。学校通过对社区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的学习和介绍,结合设 计了一些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游戏,使这门课程朝气蓬勃,也显得十分 意义深远。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 2、正式实施阶段: (2002年12月─2005年12月) • 措施:诠释与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进入校本课程研发与课程教学并呈现良好 状态,完成结合本区本校传统和优势、学 生兴趣和需要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深入研究。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 3、总结评估阶段: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 • 措施:追踪与重建。加强对实践经验与开 发案例的分析,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的基本原理,完成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操 作体系的构建。
•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 课题主持人:刘芝萍
• 主持人单位: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
• 研究周期:2000年12月-2006年12月
相关概念澄清
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合计16-20%的比例。 如何内部分配?
课程 课时比例 级别 教育部 九年课时 总计比例 湖南省 9年总课时 占课时比例
国家课程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 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 育 开设课程待定 学校自主开发 或选用 16-20% 486 556 593 5.10% 5.83% 6.22%
867
9.10%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相关概念澄清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层面)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支持)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须编写课程方案,包括课程标准与教师用书,以 及课时计划设定,才具备课程的基本要素。 但不主张编制学生用书。“校本教材”概念违背课程政策。
案例二
台湾校本课程开发的亮点
小处着眼,放眼社会,联系现实 台湾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从一点入手,引领全局。这不 但使学校校本课程特色鲜明,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深挖教材, 目标执行明确,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而且通常这关键的一 点在课程的开展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例3:台北市华江里国民小学四年级的校本课程《画我 华江里地图》,从怎样认地图到认读华江里地图,了解华江 里的社区人文历史环境;如何用四种不同的方式绘制地图; 如何在地图上进行标识;如何美化地图。当课程结束的时候, 每个参与的学生不但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掌握了认读地图和绘制地图的能力。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我们认同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 充”,并“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它有三方 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 学校。校本课程在我国,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 验方案中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学校自行 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 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 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仅是专家。而校本课程开发, 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 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在我国,它是 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在各中小 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 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行动研究通过决策、建设、实施、评价四 个环节完成开发操作的生成。 见《校本课程开发操作指南》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 (二)研究步骤与进程 • 1、预研究阶段:(2000年12月—2002年12 月) • 措施:整合资源。理论学习与文献研究, 接触、深入了解校本课程及开发与研究, 完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建立,及对现 行课程计划和将来课程改革实验课程计划 实施校本课程的构想,开发样本校本课程 并尝试实施。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4.文献研究
• • • • • • • • • •
• •
通过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查询。 主要研究的图书文献有: (1)《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张智育,台湾师大书苑发行。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关系评析》,徐玉珍,首都师范大学。 (3)《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崔允漷,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现代课程论》(新版),钟启泉,上海教育出版社。 (5)《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吴刚平,樊莹。 (6)《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条件》,吴刚平,载《教育研究与实验》。 (7)《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门秀萍,开明出版社。 (8)《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刘旭东、张宁娟、马丽,中国人事 出版社。 (9)《校本课程的沿革和发展趋势》,刘旭东、张宁娟、马丽。 (10)《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傅建明,广东教育出版 社……等等。
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3、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5、有利于学校发展办学特色。
Leabharlann Baidu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校想要什么?
研究的背景
• 1、新课程推动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新 课程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 2、突破教育的僵化和“千校一面”的现象, 学校特色发展基于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 3、承认学生的成长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 生个性化成长基于个性化课程。 • 4、我省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当时还未见有正式文 献出现。需要前瞻性的研究。
• 关于港台校本课程:我们比较了香港与台湾校本课程的异同。香
港与台湾校本课程相同的是,都属于规定课程的拓展课程;不同的是, 香港校本课程是从学科知识角度作延伸拓展,台湾校本课程是从学科 实践的角度向外拓展。香港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课程为直接拓展,取 决于教师的人力资源,学校管理简便。台湾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课 程为整合拓展,综合了各学科的学习实践,作用于同一课程资源来展 开课程学习活动,如典型的《我的校园》课程,描写校园是语文科的 实践学习、描绘校园是美术科的实践学习、制作校园模型是美劳科的 实践学习、统计学校的各种数据和测量尺寸及计算面积等是数学科的 实践学习……,其课程开发依赖于校内外的条件资源与教师素质水平。 看来台湾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要走得宽广些。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关于发展: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英 等发达国家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 • 校本课程开发的3个发展阶段: 一是兴盛时期(1970年至1980年),各国政府大力 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 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二是回落时期(1980年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 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 期。 三是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 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 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 以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 革的响亮口号。
研究过程
• 二、具体研究内容
•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政策的研究
• 1.学习与座谈 2000年底,我们在了解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的精神和首批国家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的 情况时,当时主管教育教学的刘芝萍副局长召集教育 科研中心教研员进行座谈。 了解校本课程,探讨怎样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 究。并认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将会对我区课改实 验与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学习与研究崔允漷教授《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 实践》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政策。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3.专家引领 • 2002年8月,我区进入了首批省级新课程实验, 我们聘请专家来我区讲学,先后听取了郭晓明教 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思路与策略》、石 鸥教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肖川 博士《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等专家报告。对 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和开发策略的培训,让教师初 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为课 程开发提供理论准备,借助专家引领推动校本课 程的开发研究。
概述
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的、兴趣性的、灵活的,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概述
“校本课程”——是一个在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术语。
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下课程权力的再分配。
还用来传递“它与集权化教育相对立”这样的信息。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 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 基于学校。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 课题批准文号:XJK01AJ013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关于国外校本课程:我们主要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
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信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由 于中央不集权,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大,为校本课程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土壤,加之长期的习惯是形成学校校本课程较为发达的缘由。但也 有例外,法国是发达国家中,学校决策权最小的典型;日本到1999年 才打破无校本课程的状态。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
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
彭海鳌
概述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构建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 和任务”的目标之六: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 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变 课程管理) 改变千校一面的现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从张智育、徐玉珍、崔允漷、钟启泉、吴刚平、门秀 萍等学者教授的文献、报告及讲话当中,研究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国内外开发现状,获悉了国内 目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大致程度与基本信息。 • 关于概念:从各种课程文献中专家学者们所给出的不 同的定义来看,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大 致如下的观点:一是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二 是作为一种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三是作为课程变革 的一种新的模式;四是另外还有的界定强调校本课程 开发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有的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 成果;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 有的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社会需要。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2.通识培训 2001年7月,教育局召集全区的校长会议进行 校本课程通识培训,由教育科研中心彭海鳌副主 任主讲。 讲解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了解校本课程 开发的基本思路。 并每校发送一批崔允漷教授编撰的《校本课程 开发:理论与实践》及相关书籍,让各校自主学 习与研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二级培训工作。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1、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2、我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 3、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体系; 4、促进研究人员与实验教师专业成长。 • (二)研究内容 1、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政策的研究; 2、义务教育校本课程样本的研究; 3、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操作指导的研究; 4、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机制效应的研究; 5、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推广的研究
案例一
台湾校本课程开发的亮点
立足学校周边环境,优化整合乡土资源
例1:台湾高雄中州国小,地处岛屿,四面环海,居民世代以捕鱼为 生,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民风保守。但该校在研究学校生存地理位置后, 将自己的校本课程定义为渔村特色,结合乡土和环境两大主题,打造出 了 “海岸守护神”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包括海洋族群生态、海边植 物生态、旗津地理景观、船与产业发展、中州社区文化、沙滩体育活动。 各学年老师根据年级特点,将这门课程纳入各自的教学计划中,将校本 课程有机的与国家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 例2:花莲县大兴国小提出学校愿景是“阅读探索关怀心,生生不息 嘉罗兰”。在这个愿景下,大兴国小的校本课程就围绕着“立足学校, 探索社区”“大兴今昔,鉴古知今”“终身学习,再造大兴”这三个方 面来进行。学校通过对社区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的学习和介绍,结合设 计了一些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游戏,使这门课程朝气蓬勃,也显得十分 意义深远。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 2、正式实施阶段: (2002年12月─2005年12月) • 措施:诠释与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进入校本课程研发与课程教学并呈现良好 状态,完成结合本区本校传统和优势、学 生兴趣和需要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深入研究。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 3、总结评估阶段: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 • 措施:追踪与重建。加强对实践经验与开 发案例的分析,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的基本原理,完成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操 作体系的构建。
•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 课题主持人:刘芝萍
• 主持人单位: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
• 研究周期:2000年12月-2006年12月
相关概念澄清
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合计16-20%的比例。 如何内部分配?
课程 课时比例 级别 教育部 九年课时 总计比例 湖南省 9年总课时 占课时比例
国家课程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 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 育 开设课程待定 学校自主开发 或选用 16-20% 486 556 593 5.10% 5.83% 6.22%
867
9.10%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相关概念澄清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层面)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支持)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须编写课程方案,包括课程标准与教师用书,以 及课时计划设定,才具备课程的基本要素。 但不主张编制学生用书。“校本教材”概念违背课程政策。
案例二
台湾校本课程开发的亮点
小处着眼,放眼社会,联系现实 台湾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从一点入手,引领全局。这不 但使学校校本课程特色鲜明,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深挖教材, 目标执行明确,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而且通常这关键的一 点在课程的开展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例3:台北市华江里国民小学四年级的校本课程《画我 华江里地图》,从怎样认地图到认读华江里地图,了解华江 里的社区人文历史环境;如何用四种不同的方式绘制地图; 如何在地图上进行标识;如何美化地图。当课程结束的时候, 每个参与的学生不但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掌握了认读地图和绘制地图的能力。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我们认同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 充”,并“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它有三方 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 学校。校本课程在我国,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 验方案中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学校自行 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 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 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仅是专家。而校本课程开发, 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 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在我国,它是 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在各中小 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 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行动研究通过决策、建设、实施、评价四 个环节完成开发操作的生成。 见《校本课程开发操作指南》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 (二)研究步骤与进程 • 1、预研究阶段:(2000年12月—2002年12 月) • 措施:整合资源。理论学习与文献研究, 接触、深入了解校本课程及开发与研究, 完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建立,及对现 行课程计划和将来课程改革实验课程计划 实施校本课程的构想,开发样本校本课程 并尝试实施。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4.文献研究
• • • • • • • • • •
• •
通过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查询。 主要研究的图书文献有: (1)《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张智育,台湾师大书苑发行。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关系评析》,徐玉珍,首都师范大学。 (3)《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崔允漷,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现代课程论》(新版),钟启泉,上海教育出版社。 (5)《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吴刚平,樊莹。 (6)《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条件》,吴刚平,载《教育研究与实验》。 (7)《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门秀萍,开明出版社。 (8)《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刘旭东、张宁娟、马丽,中国人事 出版社。 (9)《校本课程的沿革和发展趋势》,刘旭东、张宁娟、马丽。 (10)《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傅建明,广东教育出版 社……等等。
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3、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5、有利于学校发展办学特色。
Leabharlann Baidu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校想要什么?
研究的背景
• 1、新课程推动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新 课程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 2、突破教育的僵化和“千校一面”的现象, 学校特色发展基于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 3、承认学生的成长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 生个性化成长基于个性化课程。 • 4、我省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当时还未见有正式文 献出现。需要前瞻性的研究。
• 关于港台校本课程:我们比较了香港与台湾校本课程的异同。香
港与台湾校本课程相同的是,都属于规定课程的拓展课程;不同的是, 香港校本课程是从学科知识角度作延伸拓展,台湾校本课程是从学科 实践的角度向外拓展。香港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课程为直接拓展,取 决于教师的人力资源,学校管理简便。台湾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课 程为整合拓展,综合了各学科的学习实践,作用于同一课程资源来展 开课程学习活动,如典型的《我的校园》课程,描写校园是语文科的 实践学习、描绘校园是美术科的实践学习、制作校园模型是美劳科的 实践学习、统计学校的各种数据和测量尺寸及计算面积等是数学科的 实践学习……,其课程开发依赖于校内外的条件资源与教师素质水平。 看来台湾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要走得宽广些。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关于发展: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英 等发达国家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 • 校本课程开发的3个发展阶段: 一是兴盛时期(1970年至1980年),各国政府大力 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 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二是回落时期(1980年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 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 期。 三是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 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 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 以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 革的响亮口号。
研究过程
• 二、具体研究内容
•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政策的研究
• 1.学习与座谈 2000年底,我们在了解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的精神和首批国家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的 情况时,当时主管教育教学的刘芝萍副局长召集教育 科研中心教研员进行座谈。 了解校本课程,探讨怎样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 究。并认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将会对我区课改实 验与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学习与研究崔允漷教授《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 实践》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政策。
研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
• 3.专家引领 • 2002年8月,我区进入了首批省级新课程实验, 我们聘请专家来我区讲学,先后听取了郭晓明教 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思路与策略》、石 鸥教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肖川 博士《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等专家报告。对 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和开发策略的培训,让教师初 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为课 程开发提供理论准备,借助专家引领推动校本课 程的开发研究。
概述
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的、兴趣性的、灵活的,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概述
“校本课程”——是一个在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术语。
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下课程权力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