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关于董仲舒的知识点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中涉及董仲舒的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中涉及董仲舒的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以下全部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整理

相关知识一:神话起源说

1.代表人物:

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观点:

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3.评价:

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相关知识二:两汉时期的教育

1.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成为汉代的三条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实现了私学的统一,教育的儒学化。

②太学。汉代太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从真正意义上说,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始于汉代的太学。

太学的老师是博士,博士首领在西汉叫仆射、东汉为博士祭酒;太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大学,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即必须通晓一种或两种经书,具备“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③察举制,汉武帝设孝廉一科(举孝廉),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选拔了不少济世之才,促进了讲习儒经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被称为科举制的先导。

2.东汉时期。汉灵帝在洛阳鸿都门设立官学,称为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东汉宦官集团为了与太学生支持的官僚集团斗争,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建立的。

毕业去向:多封高官。

教师编更多知识点总结见公众号——教师编上岸刷题

鸿都门学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促进学校多样化。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郡国学。汉代除了中央设立官学外,还在地方设立官学,郡国学就是朝廷设立的地方官学。

始创于汉景帝时期的“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送地方管理到京师学习进修,后回蜀郡为官或为教,在地方设立学校,培养地方官吏。促进了蜀郡的经济发展。

汉武帝对文翁兴学极为赞赏,下令各军国普遍设立学校。东汉时郡国学盛极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